由“晦涩”说来

作者: 眺山 | 来源:发表于2019-10-25 07:00 被阅读0次

晦涩,首先并一定是语言文字问题。因为,在当今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没有人会把食品搞向晦涩的,那会导致无人消费——谁会去消费晦涩的食物,即便有消费能力

说到语言文字晦涩,作为相当的读者,是会想起老子庄子的缥缈玄言的,其中不仅有古汉语的晦涩问题,恐怕还有其他问题的存在。

康德黑格尔呢?还有萨特海德格尔,或是尼采呢?不讲他们母语的语言文字,中文译本就足够晦涩得让人头痛不已了。

作为现代汉语文本,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该是鲁迅作品中的最晦涩。凡是读过《野草》的人,对其中的一些篇目,大都感到看不懂。然而,《野草》却是“20世纪中国文学最为幽深诡丽的文集”。

如上,晦涩确实是一个问题。

对于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我们为什么会有语言文字上的晦涩问题?不都是人言人语吗?

语言文字上的晦涩,是有其具体成因的,我们暂且不论,所论则是:晦涩的语言文字,如切近我们的鲁迅作品《野草》,不是考验并挑战个人的能力吗?我曾想,若是一个人自言其很有能力,自视不凡,则当以《野草》验证之,看其怎样思维能力、思想水平和作业能力,这可谓“真金火炼”。我亦用《野草》批评自己:若是弄不明白、说不清楚,则不能自言有什么过人的才华!

时下,似乎是影音图画的阅读时代,人们愿意在影音图画中获得轻松的愉快,对于晦涩的文本,避之唯恐不及。这当然无可厚非。然则,别具只眼、别开生面地一想,人的能力会否在这影音图画的轻松愉快中被矮化被平庸化呢?这也确是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

“语言从未到达过的存在的状态。”这是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野草》晦涩的原因。因而,《野草》被称为“语言的历险”。作为个体,我们有过这样的历险吗?没有,则说明我们在能力上还有相当的落差。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就是鲁迅先生《野草》中的代表性语言。我们有过这样的生命体验或存在状态吗?语言文字上的表达能力呢?


相关文章

  • 由“晦涩”说来

    晦涩,首先并一定是语言文字问题。因为,在当今这个消费主义的时代,没有人会把食品搞向晦涩的,那会导致无人消费——谁会...

  • 晦涩

    未来给你写封信 说不要去未来。 你拿着信四处找寄信地址 跑到邮局换来一句查无此人。 你纠结着坐在家门前老树下 啃着...

  • 晦涩

    烟波,沉默中漂泊,望山,一碗凉茶即可。枝头立了墨鸦,似有思索;尘世泛了幻沙,不可捉摸。萧萧瑟瑟,抵不过心绪大雨滂沱...

  • 晦涩

    和你共患难的人注定无法与你终老。 不服气吗? 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你去挣扎吧 你赢不了命运 你看这个城市有的地方歌舞...

  • 晦涩

    时间正以极其不安分的方式前进着 那匍匐在大地之上的蚂蚁 又如何能够治愈结痂的疤 就让它顺应时差 我想生命是难能可贵...

  • 晦涩

    晦涩的生命 到了夜晚 就会显出本色 在所有抑郁中 流尽最后一丝希望 那些有关夕阳余光中 朝晖也黯然 每一天 都在等...

  • 晦涩12345

    稚嫩的时候,觉得时间它很长,很漫长,很慢,很长。 可能是日子真的很苦,那么难熬,仿佛永远都熬不好,那是一碗...

  • 晦涩难懂

    昨之午后评会,同事言笑,言为前日车内之所言。言为笑矣,字为吾言,为不知,为何,言廉耻,或为颜,为无担当,遂放弃。言...

  • 晦涩隐喻

    “我要离开这儿了” “去哪?” “先回家…” “还会回来吗?” “嗯…应该会,再说吧!” 那是余枫最后...

  • 晦涩难懂

    在这个自媒体、融媒体时代,短视频似乎更被人喜爱。有笑点,有猛料,足够短。反而文字深耕者变得可贵稀少。我继续让自己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晦涩”说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jzd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