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日志》
李本聪
45、按照常识去办就够了
(2018.12.1.)
这话许多人说过,我还要说,我说我的。所谓常识,就是千百年人们实践经验的积累,一点也不晦涩,明明白白摆在那里的东西,遵照执行就行了。谁要是违反了它,天谴人怨。
譬如说儿子不能打老子。父母尿一把屎一把,辛辛苦苦把自己养大,他们老了,你打他、骂他、虐待他,天理难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批判护胡适思想的时候,他的小儿子就跳出来,为了表现政治上积极,揭批父亲,向着老子发射重磅炸弹。胡适读到儿子的这篇批判稿,眼前一黑,差点心脏病复发。即便是上级授意,你有不配合的权利。“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譬如学生是不能打老师的。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和你没有血缘关系中的人,就老师对你最好了。他们教给你知识,教会你做人,让你从混沌中走出来,明白事理。可在“文革”中,学生提着棍棒,赶着老师游街,在老师身上贴白条幅,写些侮辱的口号,捆起来吊在树上。这样的恶行从城市到乡村,层出不穷,比比皆是。
譬如工人的薪水是不能不发的。既然出来做工,家里不可能还富裕,打了工,出卖劳动力,挣钱拿回去,养家糊口,做老板的不可能不知道。给小工发工资,是老板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仅只一点常识。可现在的工人,卖工不怕,就怕卖了工领不到薪水,竹篮打水一场空。很多农民工,舍近求远,不在当地卖工,要到沿海地区去,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那里的老板比较守信用,每月能按时领到薪水。
再譬如儿女是用来爱的,国家政策是要执行的,法律法规是不能违背的,毒奶粉是不能造的,假蜂蜜是不能卖的,保质期过的食品是要销毁的,假话是不能说的,街心路道是不能乱占的,垃圾是不能随便焚烧的……这些不过一点常识,可许多人仍然揣着聪明装糊涂,违反常识,挑战常识,害得政府不得不组织这样委员会,那样委员会来监督和执法。
46、大医医心
(2018.12.2.)
真正的教师是教心的教师,也就是改造人心的教师;真正的医生是医心的医生,首先医心,然后医病。只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何其难啊。一些在乡村里流串,没有取得资质的医生,他们来了,在乡场上摆个地摊,把花花绿绿的药袋子排列出来,搞个喇叭播放着,以祖传秘方为噱头。顾客来了,不多,一二个,三五个。反正时间有的是,医生给病人望闻问切。开始聊,聊病情、聊饮食、聊气候、聊医疗保健、聊生活经验……你要说医生的药有多好,不可能的,赚钱才是他的目的,反有喝哄吓诈在里面。但你也得承认,他们照样能治好一些人的病。我的观察,很可能不是药物在起作用,而是他的“话疗”在起作用,医心在起作用。
在正规医院里看病,这个过程是没有的。等机器给你看完病,医生每天早上八点查房,看看床头记录本上的数据,问你几句,再多的交流就没有了。一切例行公事,一切公事公办,解释说明安慰的话,医生忙,忙不得和你聊,医心就说不上了。就像学生特别听老师的话一样,生病的人也特别在乎医生的话。可现在的问题是,像古代老中医那样,拉着你的手,问这问那的,一个都没了。谁还愿意做大医,做个小医,开动赚钱的机器,把病人的钱赚来装在口袋里,目的达到,不也很好吗。
医疗改革,着重的是技术层面的改革,至于病人心理治疗层面的改革,基本不存在。交给心理医生去,可心里诊疗室门前,门可罗雀。因为国人没有这个文化传统,完全不像西方。你这个大医生跟病人说说话,还要收费,天方夜谭。况且心和病纠缠在一起,一团乱麻,怎么解开,颇为怀疑。理想和现实,距离太远了。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