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年间,有个经商人家的年轻寡妇:
因为蒙冤而家破人亡,贫困近洗。
为了重振家族为夫君报仇,
寡妇努力经商创造财富,收集证据证明清白,
但是却与遭到权贵阻挠,
寡妇努力抗争,寻找生路,
但是在抗争过程中,与世仇家的公子暗生情愫,
但是权贵再次阻挠,
最后公子为救寡妇而死,
寡妇崛起而打败权贵,成为陕西首富。
其实这个故事还有个不为人知的版本:
清末年间,有个经商人家的年轻寡妇:
寡妇努力经商,最后成为陕西首富。
第一个故事叫《那年花开月正圆》;
孙俪主演,获得同期最高收视率,
第二个叫《周莹的一句话简介》,
我临时写的,所以不为人知。
其实第二个根本不能叫故事,
因为它干瘪、无趣、枯燥。
可我们大部分人(当然也包括我)
即使心里有雷霆万钧的排山倒海,
到最后只憋出个小浪花,
头脑风暴的酝酿着《那年花开》,
结果笔头咬烂了,写出来的还是《一句话简介》。
其实想写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并不难,
只要你掌握了《小说课2》中的公式法宝,
所有你看到的故事,都可以套用在里面,
你所有想写的故事,也都可以一键成文。
简直就是故事制造机。
一键成文的故事制造机
许荣哲将故事的套路总结为只有十个字的公式,
对此我只有献出膝盖以膜拜大神。
在我做过的文学形态里,
小到广告文案,大到长篇小说,
光是大纲堆起来就跟姚明等高了。
但经常一觉醒后,又觉得都是垃圾,
文卷残,满地伤,情节不够浪!
所以在我看到这个故事制造机时,
久旱逢甘霖,兴奋得忘乎所以。
那话怎么说的?
今后,宝宝再也不用担心写故事了。
故事制造机其实很简单,只有这7零部件:
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甚至可以简化为5个:
因为(有个目标,或者宿命)
但是(一定会遇到阻碍,可能不只一个)
所以(努力突破阻碍,并取得部分结果)
但是(还没完,还有新阻碍)
结果(再次努力,成功与否要看悲剧还是喜剧)
三分钟轻轻松的写出一个好故事,
这5个词就够了,Surprise!
我们回头去看看《那年花开月正圆》,
清末年间,有个经商人家的年轻寡妇:
因为蒙冤而家破人亡,贫困近洗。
为了重振家族为夫君报仇,
寡妇努力经商创造财富,收集证据证明清白,
但是却与遭到权贵阻挠,
寡妇因此抗争,寻找生路,
但是在抗争过程中,与世仇家的公子暗生情愫,
但是权贵再次阻挠,
最后公子为救寡妇而死,
寡妇崛起而打败权贵,成为陕西首富。
是的,洋洋洒洒的74集连续剧,
其实就是因为、努力、因此、但是、最后。
90%的故事(不能说全部)都可以套用在这个公式里,
对于观众来说,以后看电视剧,读小说,
再不用被剧情虐的死去活来,
不用在找论坛找原著去刷剧透!
舒服的躺下来享受曲折的过程就可以了。
对于作者来说,但这个规则看似简单,
却能变幻万物,运作出无穷。
有时有些大道至简的味道,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心中的澎湃万里与雷霆万钧,
在逻辑与感情的滚滚洪流里,
就这样找到了润物无声的出口。
一唱三叹的曲折变化
目标,但是,结果,但是,最终
这个公式直接使用便是个完整的故事,
但它的变化空间大起来,故事将丰满的可怕:
一才女得皇帝宠爱,她希望在宫中平静一生,
但是宫中贵妃善妒,加害至才女流产,
才女沉迷后崛起,终于扳倒贵妃,
但是皇后更善妒,加害才女至失宠,
结果才女出宫,过着平静的修行生活,
但是偶遇王爷,并暗生情愫,
结果才女怀孕,希望相守一生,
但是传信王爷战死,父亲发配,
才女决定回宫复仇,最终扳倒皇后,灭了皇上。
本文并不是要给孙俪做广告,
主要是她没给我钱,
只能说娘娘非常会挑剧本,她选的故事都非常丰满。
《甄嬛传》洋洋洒洒共76集,
概括说来,其实也是在公式以内,
只不过发生了一些变化,
多加了很多个“但是”和“结果”,
于是故事丰盈而曲折,
情节更加跌宕起伏,
人物从豆蔻年华到成熟风韵,
心理从懵懂单纯到阴毒辣手,
几经转折后,读者的心也起起伏伏,
阅尽了故事内的世事沧桑,
却道不尽故事外的唏嘘长叹。
盘根错节的丰盈立体
双十一的时候,为了算购物券,
我的数学恢复了高中水平,
单品满减、店铺满减、跨店铺满减、商城满减……
这不算晚,最要命的是
可!叠!加!
于是各种排列组合算到脑浆爆发,
选品5分钟,算券两小时。
为什么某猫某东不直接减价?而非要用满减叠加?
因为满减叠加会带动其他品的销售,形成一股效应!
就像是我们一直说的公式,
单独套用是曲折的人物故事,
而叠加后,却形成了丰满立体的人性画卷。
还是说《那年花开月正圆》
在主线周莹的经历线路里,
插播了其他人的故事公式,比如周莹的老公吴聘:
目标是通过军需赚钱赚人缘,
但是被告军需造假,沈家大少爷又死在库房,
结果被误会谋害沈家,被打出脑震荡昏迷不醒,
要冲喜,但是未婚妻不上轿,
最后周莹跳上花轿,成婚夜少爷醒来。
正是吴聘这条支线,周莹的人生就此展开不同的画卷,
吴聘与周莹,这两条看似平行的两条线,
在这里汇合,交织出更瑰丽的华响,
如果剥茧抽丝的看过去,
两个人的命运的交汇,
其实就是两个公式的叠加,
于是构筑出半根错节的人性与命运,
成为磅礴之乐,恢弘之章。
个人认为许荣哲《小说课2》比《小说课1》更耐看,
如果说《小说课1》是一本武林秘籍,
告诉你剑法秘诀,练剑方法,
《小说课2》更像是一部菜谱,
做菜的人,即使厨房小白也能做出大菜,
吃菜的人,即使味蕾坏掉也会知道原料和口味,
而这部菜谱,竟精简到只有10个字的公式!
不论是对于写作者还是读书人,
都简单易懂,轻松记住,
却高效适用,受益不断。
这是个故事制造机,
让你三分钟就能写出个完整的故事,
不断变化,成就曲折的一唱三叹,
平行叠加,谱写盘根错节的华丽篇章。
快去找一个你喜欢的故事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