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第113季〗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感动?

〖第113季〗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感动?

作者: 吴老师教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17-11-24 17:30 被阅读231次
〖第113季〗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感动?

这两天上课,有点郁闷。

明明是很感人的、打动人心的故事,孩子们居然还能笑得很灿烂。这到底怎么啦?

昨天,在八年级上作文评讲课,作文题目是以“节日”为话题写作文。学生互批互改之后,评选出优秀作文上台展示。孩子们经过一番筛选,选出了张哲同学和许文轲同学的两篇以“清明节”为主题的文章。

他们俩到前台给大家朗读作文,一篇是写自己的太姥姥,一篇是写自己的爷爷,都是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但让自己怀念的亲人。作文里回忆了与亲人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后来亲人因病离开,自己对亲人的那份留恋,那份深情。小作者善于运用环境渲染,描写很生动,感情很真挚。作文写得很动情,听了之后,我很感动,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几欲掉落。

让我疑惑的是,孩子们在听这么动情的作文的时候,居然不时地有笑声传出。并且,他们在尽量控制自己的笑,如果要是不加控制,是要大声哄笑出来的。

到底怎么啦?我听了想流泪的作文,他们听了却控制不住地想笑。这事有点离谱呀?我很生气,开始找笑的同学调查。“听了两位同学的作文,你为什么在笑?哪儿比较好笑?”

一生依然笑容满面地回答:“因为,因为张哲前一篇作文里写过爷爷的去世,这篇又写了。感觉有点好笑。”

另一生答:“许文轲的作文里有一处写妈妈骑车让他掉水里了,感觉好笑。”

……

这些理由听了让人很无语。

再说说九年级的事情。我给孩子们上《乡愁》,孩子们刚开始接触这首诗,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不能进入这首诗的意境,读得时候没什么感觉,这个我能理解。为了营造氛围,我让他们观看李进的视频朗读,可以说,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乡愁》朗读版本。动情的朗读,悲伤的音乐,一下子就把人带入到那种氛围中去了。听完之后,鼻子酸酸的。可是,依然有学生在笑!

后来,又让他们观看了一个小视频《半瓶酱油》。视频根据1949年被母亲派去打酱油的孩子,中途遇到了国民党军队撤离,被迫离开大陆去了台湾,40年之后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拿着半瓶酱油回到故乡,儿子一句“妈,我回来了,酱油给你打回来了。”母亲一句“儿呀,妈等你吃饭等了整整40年呀!”刹那间,触动心底最柔软的部分,泪水夺眶而出。

可惜的是,我依然看到有孩子在笑。

呜呼,无法可想。现在的孩子究竟怎么啦,怎么变得不会感动了呢?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读《高山下的花环》片段,几乎是全班同学都感动得静默无声,泪水爬满面庞。而现在的孩子呢?

似乎他们的脑海里,就从不曾出现“感动”二字!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不懂感恩,不会感动。这一点,我真的感受到了。但是,根源在哪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真的不能接受他们的这份冷漠。看着这些,我感觉到的是一种悲哀!

基于此,我对他们说教了一番。我知道,效果微乎其微!

只想问问大家,这些孩子怎么啦?为什么不会感动了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92悦读:我和学生看《妈妈再爱我一次》,我自己情不能自已,但学生几乎是全程在笑,甚至有学生说:哭的好好笑。我后来明白了,他们的童年,所有的精神需求几乎不被看见,更不会被关注,他们已丧失了同理能力
    吴老师教语文:@就爱叨叨 同感!我们感动的泪水横流,他们感觉太可笑了。我们不理解他们,他们也不理解我们。这是怎么了呢?说不清楚。
  • 山涧泉_316a:感动,要有感觉,受到触动。部分学生或许进入不了那情境,或许没有那经历,或许根本没有听。无动于衷也就不奇怪了。
    吴老师教语文:@山涧泉_316a 多种因素影响吧,这应该是其中的一种原因!还有,现在的孩子受关注度太高,太过于娇生惯养,比较自我
  • 夏茉如风:前段时间师生一起观看禁毒宣传演出的节目,有个节目看得老师们泪流满面,却有一大部分学生哈哈大笑,那一刻,我真的很悲哀!
    吴老师教语文:@夏茉如风 很可悲,不能接受!
  • 957180382:早就如此了,十年前的学生还知道感动,感恩,这几届的学生就如你写的这样了。可悲啊!怪只怪老师没教好吧,都是老师的错。唉!
    吴老师教语文:@957180382 老师的引导所起得作用很小,怎能是老师没教呢?

本文标题:〖第113季〗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会感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huf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