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看了影片《乡关何处》,我被它忧郁的独特气质打动了,莫名的感伤油然而生,正应了古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无疑,忧郁是这个影片的总基调。
主人公李朝阳是忧郁的。我相信每个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对李朝阳那张忧郁的脸有着深刻印象。从一开始坐长途汽车回到镇上,到最后乘长途汽车回城里,脸上始终满含忧郁,难得见一次笑脸,即使笑了也是那么的凄惶,令人心酸。
城市不要他。事业失败,债务在身,年龄偏大,没有老婆,可以说,他为了梦想付出了正常人本该拥有的东西。他累了,需要稳定,需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歇歇脚,温暖温暖疲惫的身躯。但他的能力还不能够融入城市、扎根城市,于是他想回家试试。
家乡拒绝他。在外的游子日子长了难免会有这样的感慨:回不去的故乡,亲近不了的故人。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小镇也不例外。李朝阳显然还没有了解小镇的湖水有多深。
他踌躇满志想开个婚庆店,召来昔日旧友筹措经费,没有人敢应承,即使应承下的也是不靠谱的,不欢而散。李朝阳忘了当前的农村已和往日有大不同,唯钱是从才是老百姓的命根。不然,他的那个开车拉沙子的朋友怎么会像苍蝇一样粘住镇上有钱摆酒席的朋友。
看到这些,他无可奈何,感到哪里都一样世俗。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刚开不久的婚庆店在一伙地痞面前被嘲弄的啥也不是,也即意味着城市高大上那一套在这里行不通。李朝阳望着得来的一堆奖杯,忧郁纠结。
更悲情的是他的情感没有归宿。如果说事业上的失败还可承受打击,情感的无归宿才是致命一击。回镇上后,李朝阳遇到了曾经的青梅竹马陈静,当他看到陈静经常挨丈夫打过得不幸福后,本想再续前缘,可没想到的是,陈静又有了现任丈夫的孩子,于是失望大于希望,不得不无奈终结刚刚燃起的爱之火苗。
事业的不成功,加上情感的无归宿,让李朝阳感到在家乡越来越待不下去,越来越感到失意和茫然,越来越感到他在这里也没有根。特别是当他看到昔日好友、故人各忙各的各走各的路时,他就像一个局外人一个看客,融不进这里的生活,近不了这里的人和事。
随着城镇建设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搬迁到了城市,同时意味着失去了习惯多年的根。就像影片最后部分李朝阳父子三人同乘一条船祭奠祖辈一样,这里曾经是一片村庄,现在变成了湖水。这是改革进程中不得不经历的阵痛。
是抛弃过去,是拥抱现实,李朝阳是忧郁的,搬迁至城市的农村老百姓也是忧郁的。李朝阳的忧郁代表了和他经历类似的一代人的命运,他只是一个缩影。
忧郁的元素随着主人公李朝阳故事情节的展开布满了整个画面,包括人物,包括音乐,包括慢节奏的情节,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李朝阳那张忧郁的脸。我想,忧郁还不足以展现深刻的悲悯情怀,可否撕扯的更厉害一点、让我们感受更深入一点呢?
李朝阳终究还是带着无奈的感伤再次踏上离开家乡的长途汽车。这一次,他那无处安放的灵魂将会魂归何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