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去挤,总是会有的”。诚如斯言,每天挤一点时间阅读简友的文章是可行的。阅读他人文章,写点体会,历来众说纷纭。文章这种东西,衡量标准不同,价值认定也不同,好坏并无定论。有的文章偏重工具性实用性,有的文章偏重审美性艺术性,根本无法放在一个盘子里比个高下。想到自己也曾踽踽独行,希望得到高手指点鼓励,而说到底,是希望得到“一直写下去”的力量。至于写得好坏,实在是要读得够多、写得够多,才能自家“悟”出来。悟,是写作里的重要法门。
点击简书主页面,或者点击“发现”栏目会跳出文章,标题吸引我,我们的缘分就开始了,我阅读您的文字,您给我启迪。
读了有体会,这就是“悟”。读了凌波微语老师的美文《最有成就的三件事》,我想我最有成就的三件事是什么呢?我也想写系列文章了,我最遗憾的三件事,我最讨厌的三件事,我最担心的三件事。
绿叶垂芳的文章《几朵小烟火》,感情细腻,细节感人,生活充满了温暖,善于发现生活的美。
沁钰凌香的书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让我认真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庞余亮先生的《小先生:青少版》,这是一本展现汉语温润之美、仿写作文的最佳范本。书评用爱心发现童心,以童心映亮乡村教育。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必须得耐下性子来读,深入剖析文本,学会理性思考。经过认真阅读,我以为本文是一篇难得的好书评。正如庞余亮在《小先生》序言所说:“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可以温习,都可以取暖”,她的书评,我收入我的专题“遇见美文”以便今后温习取暖。
千嬅的文章《我的读书生活》让我收获很多,读书使人进步,读书有了灵魂,和有趣的人交朋友是有意思的事。
徽韵蒹葭的文章《改稿》对文章修改说得恨、很透。文章是改出来的,写好后放一段时间,如果还觉得可以,再继续修改,一定会改出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
雨凉1994的文章《十元快剪》,写出了一种商业模式,作者认为亏本,我不同意他的方式,理发师的房租远远没有6000元,在江苏省淮安市,很多理发店都是10元钱,他们生存地很好。
我的文章《微信群里故事多》,写出了许多微信群里的趣事,虽然很常见,却给人以启迪。特别是有些中层领导,在微信中收到你的通知消息,就是不回,你必须得打电话确认,电话第一句话还是通知我看到了,非常具有喜剧效果。我还设置了置顶,为什么就没有很多人阅读呢?也许没有矛盾冲突,也许文字不感人,我百思不得其解。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击穿读者的生命?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好又有收益?这需要读者共同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