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非首发,文责自负。首发为头条号,ID 岱梵君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21679/a652860c326c8619.jpg)
不管你知不知道,大多数的失败都因自身的自卑感而起,但又不管你信不信,大部分的成功也是得益于自己的自卑。
所以,你会因自卑而烦恼,还是庆幸有着一丝自卑来帮助你成长?
叔本华曾在书中说过:“所有局限和节制都有助于增进我们的幸福,我们感受到欢乐还是痛苦,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意识的内涵。”
意识即个人的精神世界,内涵就得靠阅读书籍和人生经验来提升个人认知高度而得到丰富。多读书的好处,已经众所周知,但怎么读才能高效得益,却只有少数人才知道。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读书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提升自我价值,所以大量读一些技能知识类方便升职涨工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读兴趣爱好类的书籍,不断精进自己的手艺;读小说类,是想满足自己的个人幻想……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不同方面的需求而从中获得幸福感。但我们读久了也知道,幸福感能维持的时间不长,有些人更是从合上书籍回到现实世界的那一刻,幸福值也即下降。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你未曾真正了解过幸福从何来,因为你所读的书籍未能帮你提升人生智慧,从根源上帮你解决现实生活中等待你去处理的困惑。
今天推荐几本书,都是能帮助我们从根源上了解个人幸福以及克服未来恐惧和时下烦恼的内容。不妨抽空阅读,相信会对你的人生有很大帮助。
《自卑与超越》: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而是个人在追求卓越时的一种正常表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21679/34972554f90f266d.png)
每当我们遇到人生挫折或一时的困境时,很多时候都问自己:“为什么是我?”“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活着,到底是为什么”。客观地说,只有在人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问到这类问题,如果人生平坦顺畅,没有遭遇艰难磨难的话,就不会产生这些想法。
另外,很多人被自己的自卑内向所困扰,有人的自卑感过大,作出很多自负行为,损人不利己,事后又后悔,再一次增加自卑,恶性循环。例如,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傲慢的人,我们能猜测他的想法是:“别人老是瞧不起我,我必须表现一下,让他们瞧瞧我的厉害!”如果我们看见一个说话时手势过多的人,我们也能猜出他的感觉:“如果我不强调的话,我说的话就显得太没有分量了!”
一个行为举止处处故意要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人,我们也怀疑他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自卑感,需要装腔作势一番。这就像是嫌自己个子太矮的人,为了使自己显得高一点儿,总要踮起脚尖走路一样。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希望改善自己的处境。只要一直保持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和满意的方法改善环境—来使我们摆脱自卑。
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书中分析很多他的所见所闻,从心理底层中挖掘自卑的产生与行为,更是启示我们要确定具体目标去超越自己的自卑,从而到达新的人生高度。
特别建议有小孩或者准备生小孩的家庭阅读此书,因为阿德勒所提及的案例很多从儿童行为上进行剖析,所以想减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自觉形成自卑的风险,可以精读此书。
《人生的智慧》:你的烦恼很多,证明你的人生智慧不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21679/fc2b253902fbfaf1.png)
实际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总是变幻不定,与此紧密相关的就是人的心旌摇动和精神折磨。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短期满足、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如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时常为了掩盖自己的孤独,而挤进花天酒地的舞池,那些人接受了庸俗;一群人的快乐,很多时候是一群人的孤独选择凑在了一起。独处,被人看来是孤独的外象,却是一个人收获真实快乐的满足。
一个人在晚上睡觉前,应该详细地逐一检查自己在白天的所作所为。如果一个人耽于世俗事务或者纵一情于感官享受,对过去了的事情不加回想,而只是随波逐流地生活,那么,他对生活就欠缺清晰、周密的思考,情感就会杂乱无章。
《人性的枷锁》:生活中有两件宝:思想自由和行动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21679/05802196cf919822.jpg)
这是来自毛姆的小说,通过叙述主人公菲利普从童年时代起的三十年生活经历, 反映了一个青年的痛苦、迷惘、失望、挫折和探索, 以及逐步摆脱种种枷锁, 寻找生命意义, 走向成熟, 获得精神解放的历程。
都说三十而立,对于已经到达30岁人生的时候,共同都有这样一个感觉,自己到了一个言不出来的瓶颈,无论是对过去的自己,还是对将来,思想上都有了一番不同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让刚到这个门槛的人有些不适从。
如果对自己的人生有很多困惑和不解,不如在书中看看别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是另一番风景和活法选择?
《情感勒索》:我们或多或少都是情感的受害者和被害者
![](https://img.haomeiwen.com/i29021679/1f332201ce5ea21c.jpg)
“中国留学生为保护“闺蜜”,被捅十刀死亡!”这则关于女留学生江歌的新闻引起网民公愤,因为震惊了我们的三观。她的悲剧正是被所谓的闺蜜情感勒索所致。
"如果你真的爱我,……"
"我为你做了那么多,……"
"你怎么能这样自私,……"
当你听到有人对你说这些话时,就该警惕。尤其是我们最关心、血缘最浓、交往最频繁的人,对我们的杀伤力最强。
一段亲密关系,之所以陷入勒索的陷阱,一定不是勒索者单方面的原因,受害者也有责任。受害者的弱点、言谈、举动,如果不加规范,就是在给勒索者引路,你每次都不能有效地质疑和反抗,以致逐渐被勒索者控制,最后,亲密关系不再亲密,而你,也将丧失自我。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会告诉你4种勒索形态:施暴者、自虐者、悲情者、引诱者,以及受害者的特征有哪些,对照起来,我们难免已经在被情感勒索或勒索别人的情感,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受害或伤害别人?
从人生意义到观察自我,不断精进自己的认知世界,才有可能摆脱不必要的苦恼,早日得到人生智慧。以上4本书,就是我想推荐给大家去阅读的书籍,希望幸福常驻心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