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对《诗经》文学意象的影响

作者: LLMM | 来源:发表于2017-11-30 14:15 被阅读74次

    《诗经》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历经千年不衰,其文学、历史、文化方面的多重意义在21世纪依旧十分重要。《诗经》既是一部文学著作,也是研究中国先秦时期文化的重要文本。

    丹纳在《英国文学史》《艺术哲学》中提出“文学文化学”的概念,从种族、时代环境三要素出发,讨论艺术作品的美学与社会文化价值。从种族上讲,《诗经》的创作主体是童年时期的华夏民族,并且受到其他民族部落的文化影响;从时代来讲,《诗经》是先秦人类文明的幼稚时期间五六百年间的流变的记录;从环境来讲,《诗经》分十五国风记载了华夏民族的自然条件以及受此影响下的先民的生产生活。

    《诗经》中的史歌体现了我国古代由原始公社向奴隶制度演变的过程,这是具有深刻的历时意义。而诗经大部分作品的创作都能为我们刻画周时代的民间民俗生活,自然也有着演变,但从共时角度上更好地为我们描绘了整个时代,是我们了解《诗经》时代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

    《诗经》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其文学价值,其中众多的意象已成为中华文化背景下的我们所共同接受认可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证明中华文化延绵不断、生生不息的力证。作为当代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诗经》意象本身的发展也受到不断改变的民俗文化的影响。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是我们读懂《诗经》,接受与推动民俗文化发展的关键部分。

    种族、时代与环境

    与“风雅精神”一样,“香草美人”也是影响中国人千年的重要意象。《楚辞》和《诗经》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经典,饱受赞誉,但其背后显著的文化差异是不可忽略的,这是因为他们蕴含着不同的背后民俗文化部分。以《楚辞》为参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诗经》背后的文化价值。

    种族

    先秦时期还未形成今日这般整体的中华民族民俗文化。《诗经》和《楚辞》尚且代表着不同的文化部分。《诗经》文化所处的相对中原的地区与《楚辞》所代表的偏南方地区总体上还是有着差异,虽然在当下时代的发展这些差异已经显得不显著,可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先秦时期,这样的差异已经足以早就民俗文化的不同,体现在文学作品里,就是《诗经》和《楚辞》的差异。

    时代

    就时代而言,二者相近而有别。《诗经》所经历的历史跨度长,成书于春秋时期,礼乐制度已经呈现崩坏的状态,但周王室仍旧有一定的作用。这个时期的作品中,还有对统治阶级的大胆直白的抨击,甚至将君王比作大老鼠(《魏风硕鼠》),在这一时代,统治阶级和平民之间的文化隔阂存在,但还较小。统治阶级的娱乐还有采诗这一途径,至少为统治阶级了解社会现实提供条件。因为这样的文化环境,《诗经》享有显著的现实主义特色。偏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在黄河自然灾害等影响下本就有着较为艰难的生产环境,在繁重的劳动中解闷解乏的民间歌谣自然而然产生,平民在歌谣中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如赋税徭役、灾害劳作等,这样的民间歌谣在经过乐师改造之后得以享于王室,甚至可以成为一种警戒,这可以算是时代与环境对民俗文化的影响进一步体现在《诗经》中的成就。

    而以《楚辞》为参照,它产生于战国末年,周王室的力量已经微乎其微,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正在出现,君主权威显著加强。统治阶级和平民的文化隔阂进一步加大,这一时期一定也有《诗经》时期那样抨击现实的民间歌谣,只是失去了采诗等途径之后不再闻于宫廷,自然也在历史中流散。这时期的创作主体也在逐渐转变为专职作家,他们是文人士大夫阶级,而他们任然受到礼乐文化的影响,不像平民一样敢于直接抒发内心的不满,这时候他们不得不求助于其他的方式,他们将自己的不满寄托在各种意象和神话、语言中,而这些文学创作集中的表现就成为了《楚辞》浪漫主义风格的原因之一。自然不否认《楚辞》的浪漫主义倾向与作家的个人文学素养和喜好有关,但这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时代变迁,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创作主体,进一步影响着作品的创作。可以看到,统治阶级作为创作主体,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要小于平民阶级。在《诗经》中,统治阶级受到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祭祀活动中,而平民阶级的整个生产生活活动都存在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

    环境

    暂时搁置时代的因素,试想即便《诗经》与《楚辞》放在同一时代,仍旧会有不一样的文学成就出现,在这背后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环境。

    这里的环境强调的更多是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的不同自然造就不同的动植物种类。《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意象在《诗经》中不曾出现,而”佩兰“等虽然相当于诗经中的”茴“,但也可以明显发现它们各自被使用的频率是不一样的,这当然有受到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风格的区别,可又和环境密不可分。

    和”佩兰“等一般,《诗经》中也不乏流传长久的意象,它们在创作中受到民俗文化的影响,而又在一代代的传承中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进一步影响着后代,这些艺术典型的生发,正是民俗文化力量的自我肯定,了解《诗经》中的艺术典型是研究其背后民俗文化的途径。

    《诗经》中的艺术典型

    经受历史考验而能长存才能被称为典型,《诗经》无疑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而这又可以归功于《诗经》文本中所塑造的不同的艺术典型。

    《诗经》分为十五国风,和雅、颂,雅颂中塑造了许多次成功的艺术典型,而许多艺术典型在发展中也形成了各自新的文化意义。诸如咏叹一句”采薇采薇“,就能联想起那个苦苦戍边,在下着霏霏大雪的归家的路上”载饥载渴“的士卒形象;而薇草又承载着首阳山伯夷叔齐之隐逸正直的寓意,成就了“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的名句。薇草以及那戍边士卒在《诗经》之后已经有着不朽的文学文化价值,蕴含在“采薇”中的深切情感成为共享中华文化的我们的一种民族印记,并且在发展中扩展了采薇的内涵,成为了不朽的艺术典型。

    而十五国风中,各国风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意象,但各种文化意象又相互渗透交融,构成了先秦时期民俗文化的精彩画卷。

    以熟知的《蒹葭》为例,作为秦风中广为人知的一首,《蒹葭》对秦地的风土人情有一定的刻画,尽管对《蒹葭》所表达的主旨历来颇有争议,可是“蒹葭”这一意象无疑已成为恋者情歌的象征。“蒹葭”是一种芦苇,生长在河堤沼泽,正符合诗中的“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涘”“在水之湄”的描写。芦苇是古人制作各种生活用品的重要原料,与古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自然出现在平常的歌谣之中,这样的意象只有在民间传唱之后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意象之后才会逐渐出现在贵族统治阶级的作品中,而作为不事生产的统治阶级自然无法接触到这些生产原料,更不可能以此入诗。而对于芦苇等原材料需求较少的地区也自然不会在诗中出现“蒹葭”的意象。尽管如此,“蒹葭”也在当下成为了爱情爱慕的象征,一句“蒹葭苍苍”就能让人想到“伊人”的美好,了解发语者隐藏在背后的强烈情感内涵。原本只会在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下出现的意象在成为艺术典型后广为传唱,成为了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强大的力量。

    民俗文化作为内核,可以在文学艺术甚至自然科学的载体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在文学创作中,影响着文学意象的选择,而在此背景下创造的意象又成为民俗文化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成为只有拥有共同民俗文化背景知识的人才能明白、受用的宝藏。《诗经》中的各篇在创作之时反映先秦时期最朴素的民俗文化,这也是其作为文学、经学、文化学各方面研究的重要典籍的原因。而着眼于个人,《诗经》蕴含的深厚思想、文学、文化价值正是驱使我们自觉学习的动力。在阅读与学习《诗经》中,了解、继承、发展民俗文化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俗文化对《诗经》文学意象的影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nev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