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意思是“过度”和“不及”是一样不好,“适度”才是最好的。但在学习上,“过度”往往是必要,这就是“过度学习”(overlearning)。
所谓“过度学习”,就是在知识识记和操练中,不要一学会就停下来,而是要再多记几遍,再多练几遍。实验证明,这种过度学习,比那种一会即停的“适度学习”,效果要好很多。这里说的“实验证明”不是套话,做过过度学习实验的学者很多,包括艾宾浩斯和W·E·克留格,实验的具体内容这里不再赘述了。
“过度学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和认知规律,不要给“过度学习”贴上“应试”、“题海”或者“机械”等标签, 过度学习和这些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在某些人那里,批评教育与应试是政治正确。
“过度学习”既不是一会即停,也不是多多益善。“一会即停”达不到熟练,不熟练就容易出错;“多多益善”也不可取,实验证明,150%的“度”的费效比最高。以背诵为例,如果4遍可以背诵,那么会背之后再背两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96196/ba541ad97b0b498f.jpg)
下面说一下“过度学习”的日常学习中的应用。
一、避免“一会即停”
既然过度学习是必要的,那么就要避免学习中的“一会即停”。“一会即停”其实只是停留在“理解”的层面,没有达到“巩固”,更没有“熟练”。
“一会即停”在各种程度的学生中比便存在着,尤其是“着急”或者“自负”的程度好的学生,更容易忽视“过度学习”,天长日久,往往“不扎实”,“不熟练”,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成绩总是差一点。
二、过度学习可作为一个学习环节
对于阅读,理解之后多读两遍;对于错题,纠错之后再做一遍;对于背诵,背过之后再背两遍;对于单词,记住之后再记两遍。
三、过度学习不同于复习
复习往往隔时进行,过度学习往往即时进行;复习中也应该贯彻过度学习的理念。
四、避免过度学习的极端化
“过度学习”要有度,即150%。无限过度并不会带来学习效果的持续提高,反而会对学习造成危害,包括:损害了学生的健康、耗尽了学生的潜能、扼杀了学生的天性、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所以要掌握“适度过度”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