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间发现有些歌的词作者都额外加了一个人,叫作“车万育”。

此人何许人也?
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一字与三,号鹤田,又号敏州、云崔,湖南邵阳人。康熙二年(1663年),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明年(康熙三年)三甲八十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部给事中,转兵科掌印给事中。据称他“在谏垣二十余年,拒请谒,发积弊,当路严惮之”。性刚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
What? ? ?

讲华语作词,为什么说到了清代人?和《中国有嘻哈》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重点是他著有一本非常有名、启迪了无数后人的《声律启蒙》,其深远意义远超乎我们想象,影响也是深入骨髓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这是《声律启蒙》开篇的几句,也是很多歌曲引用最多的部分。歌手引用部分内容,很多时候是在致敬或者表达这些内容对自己曾经引起的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尤其是引用这些传统文学或文化的内容,也总是有象征意义和教育影响意义的,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听众,不要忽视经典,不要忘本。
《中国诗词大会》一度火过其他娱乐综艺节目,也掀起了一股国人学习诗词和国学的热潮,经典就是这样,地位永远不可撼动。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分为上下卷。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
华人写作,不管是以前的诗,还是现在的文章,都不自觉带有押韵和格律的身影,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童子功”。
写诗词自不必说,对仗押韵这是基本。仔细去翻歌词,大多也都有意境和词语的对仗,特别出名的作词人,对此更是研究深入。
一如林夕,华语情歌教父。
你是千堆雪我是长街,怕日出一到彼此瓦解。----《邮差》王菲
谁能告诉我,要有多坚强,才敢念念不忘。----《当时的月亮》王菲
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十年》陈奕迅
……
这些曾经被我们视为爱情“宝典”的歌词,哪个不是押韵的典范。
一如方文山,一度掀起中国风的狂热,对押韵和格律的运用更是深入。
繁华声遁入空门折煞了世人,梦偏冷辗转一生情债又几本。----《烟花易冷》周杰伦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东风破》周杰伦
……
方文山的歌词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学教材中,原因不言而喻吧。
最近火得天翻地覆的《中国有嘻哈》,虽是一种比较前卫的文化,可是有非常严格的声律的运用啊。

很多年长一些的人会很排斥这种音乐形式,因为听起来感觉很吵。家长们看到这种音乐通常也都很反对孩子接触。然而说唱这种音乐形式,对作词的要求还真的是高,对押韵等元素的研究也是格外深刻的。从这个方面来讲,它带来的积极影响也并不见得会亚于读其他书,毕竟这要求每个rapper亲自去作词,亲自去研习押韵,并在押韵上做得能多好就多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呢?

说唱中要写词,还要力求押韵,但肚子里得首先有词啊。
我在设想,若是在说唱的词中多加入一些具有典型性中国风的词,是不是也会有很好的融合,一如方文山对流行音乐歌词的突破?是不是会有更好玩儿的打开方式呢?
就算不用这些词,《声律启蒙》也会对作词人在韵和词的运用上提供很好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灵感,所以我说车万育才是华语作词第一牛人啊!
不管你是作词还是写诗,若要玩儿文字,去找这本小书就对了。
当然,车万育是在前人唐诗宋词以及之前几千年的文学形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这些声律的运用。所以,若要底子深,还是最起码从唐诗宋词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