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糯米除了本身可以做食材外,还可以把它磨成粉。糯米粉又叫糯米面,稍一变身它就又可以成就多种美食,而且还可以作为添加剂的功能使用。下面,我就给您说说我比较喜欢的几样吧。
汤圆
汤圆?元宵?傻傻分不清楚。其实,我的家乡也不叫它汤圆,叫汤果。它的原材料糯米面,我们也习惯称之为汤果面。
汤果是刻在我记忆中的美食,虽然现在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不再爱吃太甜太腻的东西,但只要偶尔想起来那个味道,还是会买来解解馋的。
现在超市里常年有卖,可我儿时每年只有两次机会能吃到。一是农历四月份人们插秧的时候,喝插秧酒吃汤果。据说如果帮忙的人汤果没吃好的话,就会在你家稻田里做些小恶作剧,比如故意漏插或插成歪的。
二是正月十五,就这天爱忙活而不只专注吃的妈妈也不是每年都做。没关系,奶奶和叔叔婶婶家一定会做,我是一定会吃到的。
我们的家常做法也很简单,并不像外面卖的那么花里胡哨,有很多馅料,就是用和好的纯汤果面直接揉搓成的。如果我家做,必然是我和妈妈一同完成,妈妈的手法特别快,甚至能一手捏两个,我慢但是比妈妈搓的光滑、好看。
如果不说快慢,我和妈妈倒是很有默契,因为我们做的大小基本一致。这样在煮的时候就会比较均匀,在同样的时间熟透,盛到碗里也会有很高的颜值。
说到汤果,在婆婆家吃过一次。她煮好后端出来,我问这是什么,她说是汤圆啊,你们那里没有吗?可我一看,每个都有鸡蛋那么大,也是豪迈。
汤果粑
如果说婆婆做的汤果值得吐槽,那么婆婆做的汤果粑倒是很好,虽然有几个炕糊了,但是糊有糊的味道。
汤果粑也是直接用汤果面就行,糯米粉(汤果面)超市里都有卖。面和好后直接做成饼状,往锅边上或者电饼档上直接炕就行。不过妈妈会问想吃甜的还是咸的啊?甜的就可以往上洒糖水,咸的就洒盐水。
现在我觉得原味的也可以,因为粘粘的汤果粑炕熟后原本就有一种淡淡的甜味。
印子粑
印子粑在我小时候很常见,因为那时结婚攀亲家要送四色礼:糖、肉、面条、印子粑。
据说印子粑的制作特别讲究,要一白二清三酥。以籼米为主,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加入清甜的山泉水揉和,用粑印印成粑,放入蒸笼蒸熟。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
印象中的印子粑粘粘的、有淡淡的甜味,上面有各种花色,我们一样在火桶上烤热吃,比糍粑的口感更细腻。
这也是我现在回家过年最想吃到的东西之一,因为听妈妈说我们老家现在又经常有人拉车去卖我们原来都会做现在都不愿意做的古老美食,比如印子粑、糍粑、发粑(大馍)。
红薯圆子、萝卜圆子
红薯圆子和萝卜圆子一甜一辣,都是每年必备的过年食材。妈妈每年过年的前一天就开炸,我总是站在锅边上等待出锅的第一波,就想当妈妈的免费试吃员。
“好了没有啊?”“好了,好了。”我一边嘘着快要烫坏的小嘴一边兴奋地说道。“又软又香又好吃,妈妈做的什么都好吃!”每当这时,妈妈就故作生气地说:“一张小嫖嘴儿!”瞧瞧,妈妈竟然用嫖客的嘴来形容好吃的我。
妈妈炸的圆子为什么口感那么好?就是因为她不仅放小麦面还放汤果面。纯放汤果面太软,会很蓬松而且空心,只放小麦面又太硬,把两种面调好再和萝卜或者红薯一起和,炸出来就刚刚好。
这么写来,我好像写不完与糯米有关的美食。因为只要动一动脑,就会想起一个,比如糯米莲藕、麻团、麻薯、发糕、南瓜饼……
不如就此搁笔,去享受美食吧!
如果您想知道更多我家乡的糯米美食,就请直接点开上一篇或者点击《糯米美味记》吧,谢谢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