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馆人文社科哲思
儒家的中庸之道何以到现在仍在沿用?其实里面蕴含大学问

儒家的中庸之道何以到现在仍在沿用?其实里面蕴含大学问

作者: 哲学诗画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5:39 被阅读74次

    中庸是儒家思想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中庸是对世界万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是处理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儒家乃至中华民族内向传播的独特运思方式。儒家的传播方式和佛家一样,都是通过向内而不是向外传播的,但它又不是完全向内的,而是内外结合的。具体儒家是如何传播和发展的呢?哲学诗画为你大概整理了下。

    所谓儒家内向传播,一般意义上讲,是士人自我心灵世界中的自我对话,即实然的我(主我)与应然的我(客我)在修身成圣的精神感召下,不断地反省,推动自我朝适应社会、完善自我的理想境界,即“内圣外王”前进的一种思维升华过程与方法的统称。

    儒家向内传播的核心——中庸

    中庸思想是儒家向内传播的核心,了解中庸之道,必须先理解“中庸”二字。“中”通常有两种含义,一个是中心,另一个是内,与外相对。“庸”也有两种含义,一个是用,一个是常,平常的意思。”“中”与“庸”结合起来的含义也有两种,一种是用中的道理,一种是内心的平常。综合起来,中庸是指用中的道理不在内心之外刻意遵循,而是化为内心的平常。

    除了调节内心使之平常以外,中庸也是与外界环境互动的方式之一。《礼记·中庸》不但赋予“中”以新的内容,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外在形式的伦理道德观,更补充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的含义,将“中”与人所固有的含而未发的内心状态联系起来。“中庸”一词实际上贯通了儒家的“内外之道”,一方面“中”是内在的,指人内心的某种主观态度;另一方面,它又是外在的,表现为外在行为的“中节”、合于礼。

    儒家中庸理念的核心点——以人为本,平衡中和

    中庸理念的核心是以人的内在要求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依据,同时也需要在外部环境中寻求“中节”,就是使内在要求在现有的外在条件下,达到最适当的平衡点,也就是“致中和”的境界。由此可见,中庸体现了一切传播共有的社会性和互动性。内心的“中”、外在的“节”体现了人的社会性,而最后的结果“致中和”则是向内传播与自我互动、社会互动的结果。

    天命、诚心、时机凸显了中庸化解自我内心矛盾与社会诸冲突的方法论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社会的诸多冲突中,大都有对立的因素。中庸之道很好了化解了这种对立思想和矛盾冲突,让我们的行为和思想很好的保持了一种度。作为儒家的核心价值点,它对内调节个人情绪和认识,对外调整个人行动的礼节和道德,使人生中冲突的对立面达到“致中和”的内外平和状态。

    孔子中庸之道的本质在于用中庸致和,在孔子看来,中庸的本体是宇宙对万物的包容与协和,明白了这点就能做到知天命,就能自觉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中庸》中除了引用孔子及其《诗经》的言论,其余的内容中很多与“诚”有关:“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因此,诚也是中庸之道的核心点之一。

    后来到了孟子,他指出中庸的另一个核心在“中”,而“中”之难点在于“时”,因为“时”是时时刻刻在变化的,“时中”意味着因时制宜,会因时空和人情的变化而变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梁启超称中庸为“流动的哲学”。所以,我们在认识和学习中庸时,一定要学会把它放到具体的情景中对待,不能落入教条和权威所带来的僵化理解。

    那么,如何用中庸来解决人生中的冲突呢?总结起来,儒家的答案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1,顺天命,与自然和谐共处

    有人类社会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天道与人事的关系,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天道或自然的认识也不同。通常,各民族发展的初期,都表达了对天(道)的敬畏。这种敬畏,在人类理性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由畏天、敬天,发展到则天、制天,以至于有些野心家提出了“人定胜天”。尤其是到了近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越来越滋生出人类可以征服自然的错误信念,认为人是宇宙的心中,自然只是人类的从属物,我们完全可以控制和征服自然。但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人类早晚要为这一错误观念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古巴比伦文明和玛雅文明虽然几乎与中华文明同时出现,曾经辉煌过,却都因为无节制地滥用自然资源而导致文明灰飞烟灰,比如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滥用和人为的因素,已经导致了某些资源或生物的灭绝和匮乏,已经导致了全球气候的异常和温室效应。

    纵观历史上的文明,只有一直存有“敬天保民”观念的中华文明依然在延续和保存着。可以说,中华文明的绵延和更续与儒家的顺应天命、敬天法祖等理念有着极大的因果关联,我们的祖先特别注重根据自然规律来利用自然,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讲究人的慈爱仁及万物共生,而不是像西方文明那样,通过技术控制和野蛮掠夺来征服自然。

    儒家的中庸之道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圆融、有序的统一体。人要遵从自然,顺应自然中的生老病死等规律。《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在中庸之道下,人类与天地万物能够共生共存,相互协调,“儒家心目中的物质世界主要不是物理、化学意义上的物质世界,而是一个包括人在内的富有生命力的、生机盎然的、既有物质又有精神的有机融合的世界”。

    《中庸》曰:“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从这个角度看,人与物质是统一的,“人事”与“天道”也是相互融合、统一的。这种中庸和谐思想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强调了两者的共同共生,超越了两者对立的冲突。即人与自然可以做到完全的合二为一,融为一体。

    不仅如此,中庸还将保护自然与改造自然统一起来。据《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钓鱼不用大网截流捕鱼,因为那样会把准备产卵的鱼也一同捕杀。射鸟不射归巢的宿鸟,因为这种鸟是即将产蛋的雌鸟。这体现了孔子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共生共荣的意识。孟子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些都是教导我们要温和的对待自然,适合而止,不可过度砍伐和捕杀。而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这些都是儒家科学对待自然,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真实例证。

    中庸思想的天命观体现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资源的原理,一方面保护自然“天道”,另一方面也满足“人事”需求,使这两方面的冲突达到“致中和”的双赢状态。

    2,用“诚”来超越礼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宗法社会,而维持宗法社会运作的基本手段主要是礼乐,宗规。追根溯源,周公制礼作乐的目的便在于建立一整套适合宗法社会需要的社会规范。

    广义的礼包括内容和形式两部分,“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

    可见,礼既包含“义”的实质,又要用“礼”的外在形式来表达。春秋战国出现礼崩乐坏的情景,总体上表现为人们往往只在形式上拘泥于礼法,而在内心上则失去对礼法的敬畏,丧失了人的基本道德伦理底线,以至于僭礼越制,出现了很多杀人越货,置“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的乱象。

    对此,儒家主张用诚来超越礼制,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诚为先,德为本,礼为制,做一个合格的、符合人伦道德的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诚”都做不到,那他后面的一切即便做的再好,也是毫无意义的。在这个基础上,儒家后来才逐渐发展出了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的价值框架。

    儒家的中庸之道仅仅用一篇文章是无法全部说清和说完的,里面蕴含的智慧和学问太多太深,而且需要我们在人生当中的具体事情中区别对待,所以,我们在了解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后,最好能够化繁为简,去伪存真,真正的把它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即便是用到了一部分,那也是我们现代人的幸运,更是我们对古人思想和人格的肯定和发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的中庸之道何以到现在仍在沿用?其实里面蕴含大学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qoz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