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鞋匠

作者: 叶伊嘉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17:25 被阅读68次

文|叶伊嘉

图|齐梅齐

集市上,总会见到这样一群人:一台修鞋机,一个简单的工具箱,两张或三张小板凳,或者小马扎,是他们全部的家当,阴雨天或者是晴天,头上还会多一把大大的伞。

他们是修鞋匠。

村子的集市上,总会见到这样的手艺人,他们不仅修鞋子,还兼修拉链等。

他们在集市上的位置固定,连招牌都不需要,每到赶集这天,他们早早的开始支摊儿——架起机器,打开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鞋掌、鞋跟、蜡线、起子、剪刀、拉链等的工具箱,然后戴上围裙,拿出两张凳子,一张自己坐,另一张放在摊儿前,供顾客歇息。

一切准备就绪,修鞋匠坐下,也不吆喝,等着顾客找上门儿。

记忆里的修鞋匠都是一些中老年男人,我没有探寻过他们是半路出家还是一开始就把修补当做谋生的技能,至少在那个年代,靠一门手艺养家糊口也挺厉害的。

他们的生意往往是从接近午饭的时间开始,前来赶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将要修的鞋子交给修鞋匠,放置好就可以专心去逛街了,等到下了集市,顺道儿取着修补好的鞋子欢快地回家。

虽然集市的修鞋匠都是中老年男人,但是他们做起活来可一点不含糊呢:不管是高跟鞋还是平底鞋,又或者是布鞋,只要告诉他们你想要怎么修,达到怎样的效果,就大可放心。

只见他们先仔细观察鞋子的问题,在工具箱里熟练地拿出相应的工具,放线,将鞋子放在修鞋机上,看着蜡线飞快地跳跃着,而后修鞋匠又叮叮当当地在鞋子上敲打一番。

不一会儿,鞋子就修好了。

除了修鞋子,他们还会换拉链,总之就是我觉得解决不了的此类问题,在他们的手里都是简单易行的事。

那时修鞋匠的生意还不错,每次赶集,都能看见摊位前都放着一双双鞋子,他挨着缝缝补补,看着顾客满意的样子,他们的脸上也舒展了皱纹。

慢慢的,他们的生意也冷淡了许多,现如今,多数的商家都是提供完美的免费售后服务,根本用不着再跑到集市上,又或者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鞋子能够穿破的是少之又少,大不了破了,就再买新的就好了。

村子里唯一的修鞋匠,年逾古稀,以往在集市上忙忙碌碌的他,如今也可以闲下来和旁边的生意人不断拉家常,前来修鞋的也多是上了年纪的人,旁人都开玩笑说:“这么大年龄了,孙子都上初中了,你也该歇歇回家享清福了。”

“干了一辈子这活了,不做的话也不知道要做什么了,趁着自己还能做的动,就再做几年,也算是给自己找个事儿,不至于那么无聊。年纪大了,无所事事在家里面是会讨人嫌的,我这样最起码,跟老伴儿两个人的零花钱是够了的。”

他前面的家伙事儿我从小看到大,这么多年,这些工具陪他风里来雨里去,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他的手艺好。

但是他修的鞋子越来越少了,时常能听见他拍着旁边的工具箱说:“老伙计啊,等我走的时候,带你们一起走。”

相关文章

  • 明眼看片之神奇的1994年系列05《背靠背,脸对脸》(下)

    毒哑 弱者是王双立的父亲——老鞋匠。老鞋匠修了半辈子皮鞋,跟鞋还有了感情,退休后继续帮人修鞋,甚至有时免费修,老老...

  • 鞋匠

    我的右脚皮鞋开线了,穿起来松松垮垮的。下午单位不忙,便开车去县城儒林市场找鞋匠去修。 现在的鞋匠也很少了,严寒中旷...

  • 我想当一个鞋匠

    我想当个鞋匠。对,就是那种路边摆个小摊补鞋,兼营修雨伞,补衣服,修拉链等。 这个还要从我见过的一个补鞋师傅说起,高...

  • 修鞋匠

    两双高跟鞋的鞋跟都磨漏了,想找修鞋匠修一下,这才意识到楼下的破木板房不知道什么时候拆了,那个修鞋匠哪去了呢?经过打...

  • 鞋匠

    鞋匠家几代人都是做布鞋,修鞋的,鞋匠家的布鞋远近闻名,鞋匠家有自己的鞋铺,盛荣鞋铺,有盛大,繁荣之意。鞋匠从父亲手...

  • 鞋匠

    1998年,黄河洪水泛滥。伏羌,这个处于黄土高原腹地,黄河支流——渭河穿城而过的古城,正处在已经持续了十年...

  • 《鞋匠》

    吃了几块罐头,这才动了笔,仿佛这样会更符合这篇故事想要表达的情境、意境。 我太爱那双几乎要永久罢工...

  • 鞋匠

    如果这双帆布鞋破了 我就去从买一双新的 我有一个梦想 穿着白布鞋流浪远方 在白天的太阳 和黑夜的月亮下面 我会带上...

  • 鞋匠

    鞋匠老海,是巷口的一道风景。 一年四季,无论酷暑严寒,也无论阴晴雨雪,老海和他的修鞋摊点都会出现在巷口。让人不禁怀...

  • 鞋匠

    鞋匠的摊位在街边一颗成年的香樟树下,香樟树干得两个人合抱才抱得住。香樟树枝杈遒劲有力,树叶层层叠叠、密密匝匝,嫩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修鞋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rhw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