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辉哥谈科学长高亲子教育虎妈猫爸,我们来聊聊教育这件事
农村出生就注定是矮矬穷?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农村出生就注定是矮矬穷?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作者: 005006b518e9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12:00 被阅读6次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矮矬穷”已经成了一个标签,这个标签的诞生也意味着一部分人被列入了这个标准,字面上是一个调侃性的含义,实际上却包含了很多人的无奈和委屈,后来有人发表观点说:“矮矬穷多出自于农村孩子”这个观点是空穴风还是有事实依据?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唐代诗人杜甫曾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由此可见,当时处于最底层的人民连基本的温饱和生存问题都不能解决,身体素质和上等阶层自然是无法相提并论。

民国时期,最明显的差距是地主和长工之间,地主家里是锦衣玉食,长工们则是粗布白粥,并且长工的孩子长大之后无论从地位还是生活方面都很难翻身,想要和地主家的孩子相比,首先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解放之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性的粮食短缺和饥荒。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农民没有自留地,城市的情况比农村要好一些,所以这样一对比,身体素质方面农村的孩子依然处于弱势。

时间推移到现在,虽然贫富差距有改善,但是从生活习惯上,城市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还是不同,比如说吃早餐这个方面,现在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孩子的早餐是稀粥鸡蛋馒头,而在城市地区大部分孩子的早餐基本是面包牛奶鸡蛋,首先从营养方面,就拉开了差距。

另外,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存在着教育水平的差距,一般的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不是特别的高,所以在孩子的习惯上,农村的父母一般更关注学习方面,其余时间对孩子就是一种“放养”状态,孩子一旦出现个头矮小或者其他缺陷,在方法上,家长一般比较盲目。尤其现在“留守儿童”的问题,孩子很多和爷爷奶奶生活,生活艰苦朴素。

而在城市里,基本上在城市生活的人教育水平基本上是要高于农村,父母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更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制定相对的营养,运动,学习和娱乐计划,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后,“矮矬穷”的几率远远要小。

那么,为了避免孩子以后被贴上“矮矬穷”的标签,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一、婴幼儿时期

在孩子出生时基本是50厘米,到满一周岁之前,这一年基本上会长高25厘米,从1周岁到3周岁期间,基本上会长高17厘米,家长首先要了解这个身高标准。

其次,孩子在3周岁之前,尽量给孩子的食物多样化,膳食搭配尽量包含乳类、蛋黄、肉类、鱼类和水果。不要给孩子吃腌制食品和不好消化的食物。

二、学龄期

家长在孩子的这个时期,尽量3-6个月给孩子测量一次身高,如果出现了阶段性差异要及时补充所缺乏的营养素。

三餐搭配要均衡,尽量让孩子在10点之前入睡,因为10点以后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

另外要关注孩子是否“性早熟”性早熟即女孩小于8岁就出现乳腺发育,男孩小于9岁时睾丸大于等于4毫升,性激素分泌会抑制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长高,如果确定孩子性早熟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时干预。

三、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家长在这个时期首先要了解“骨骺线闭合”的定义,骨骺线是指骨骺与干骺端之间的软骨,当骨骺与干骺端的软骨彻底骨化后,就构成一条严密的缝,此刻骨骺线彻底闭合,骨骼中止成长。

在青春期,给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量的运动,尽量不要让孩子吃热量过高的零食和含糖量过高的饮料。在运动方面,保证不少于30分钟,以跳跃性运动和拉伸运动为主。比如打篮球,慢跑,跳绳等。

辉哥小提示:孩子身材矮小会产生自卑心理,对人际交往中会造成一定障碍,性格决定命运,久而久之,孩子将来在择业方面也会收到冲击和歧视。家长应该及早科学干预孩子的身高,别让子孙后代们都做个“矮矬穷”

「辉哥谈科学长高」帮孩子长更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村出生就注定是矮矬穷?对于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rn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