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善知识最主要是与法相应

作者: 0b9d6921c540 | 来源:发表于2019-06-15 09:38 被阅读26次

明智居士称赞善财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为难得。讲能发菩提心,则能求利他行,心无动转。能发菩提心,方得参学善知识,依教奉行。

值遇善知识,心无厌足;亲近善知识,心无劳倦;

承事善知识,心无忧戚; 供养善知识,终不退转;

爱念善知识,终不放舍;渴仰善知识,无暂懈息;

求觅善知识,无时憩止;行善知识教,未曾怠惰;禀善知识命,心无误失。

善知识者有大威力,难得亲近承事供养;若能给侍、瞻礼、赞叹,心无忧悔,则得具足一切功德,不为烦恼毒乱其心。

世间学知识,吸收就好。觉悟的法是心性的转变,转变不当观念不容易,如房子转变方向。微细部分才是问题,一定要用心。

完全是自己心灵的内在革命,生命品质一再地超越,不可思议。初期用心投入,是一种摸索。自己要找到原点、定点,下手处,去用功才有可能。只有自己感受,才可能做得到。

不懂什么叫发菩提心,带着疑情,这是初学人的一个基本。大乘尤其华严第一步就是发心,带着疑情,会逐渐显现出来。每一个人都是令我们发心的人,法界无尽缘起。对这个法,会影响别人的参与。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翻译过来叫无上正等正觉,如生在国王家是长子,太子。次之,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为有上正等正觉,如后补太子。

三藐三菩提心,正等正觉,如同诸侯;三菩提心,正等觉,如同士大夫;菩提心,就相当于官。

只要发菩提心,才能生如来家,行普贤道,才有可能安住无量诸波罗蜜。有想要帮助人家的心,救苦救难,化身在自己身边,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

为什么发大菩提心对善知识会有这样一种关系存在?

一种是信行人,把法身慧命完全托付给善知识,没有一点保留。

一种是法行人,要找到心中那把尺。善知识告诉你如何摄心、用心、起观,达到究竟成就目标。在他周遭,教你怎么学,你就怎么学;叫你放下你就放下。他的法掌握住了,可以海阔天涯了,那个法一直带在身边,就是法行人,不一定跟在善知识身边。

只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才能区分谈自己是信行人,还是法行人。

善知识者有大威力,难得亲近、承事、供养。很多人是接近善知识,不是亲近。供养是发心种福田,供养的是三宝,与善知识无关。

如果是依于他的法,不知他的法在哪里,没有办法亲近承事供养。觉悟的法讲法 身慧命,他有法才有大威力。从他法上来庄严,怎么使自己成就,才叫亲近、承事、供养。

留在这里修学,就要投入,与那个法相应;与善知识不相应,可以到外面去。对的给侍、瞻礼、赞叹,功德是你的。为法不是为人,为三宝做的。三宝是提醒我们觉悟的因缘,用人情世故来衡量,就白忙了。

能发大菩提心,就确定了人生大方向。从内心破迷遣迷,解除烦恼束缚。每个人的烦恼,都不一样。任何烦恼都是无常,除掉它,把真正的永恒的生命显现出来!(海云师演华严,圆明撮义要14.5)

愿超越一切的平静与你同在!

国学正能量,智慧识人性!相遇皆是缘,生命大欢喜!

相关链接:菩提心怎么发 从三方面精彩透视

相关文章

  • 亲近善知识最主要是与法相应

    明智居士称赞善财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为难得。讲能发菩提心,则能求利他行,心无动转。能发菩提心,方得参学善知识,依教奉...

  • 道前基础——正宗分(六)

    丁四 依止胜利亲近善知识,如法修行,可以最快地成佛,令佛欢喜。亲近善知识,依教奉行,可以远离恶道,不做违背戒律的...

  • 【心得感悟】:亲近善士

    ★❤ 2022-9-20 以下,是读书所记的笔记。 四法行: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随法行 如何判断善知识...

  • 亲近善知识

  • 亲近善知识

    2020年5月7日 周四 今天是赤子至真,陪伴大家回归本心,挖掘心中宝藏的第175篇力行!感恩! 东莞回来,消化和...

  • 亲近善知识

  • 智慧传承的规律

    智慧传承的规律: 一、善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学佛,亲近善知识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初级学佛,亲近善知识更是必...

  • 如何亲近善知识

    前段时间我看完了《心住非家-菩提树下成正觉》,整理了一篇文章《善知识的重要性》,昨晚在书院上课,兮姐在几个...

  • 如何择师?

    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到学习的十七字真言是:亲近善知识,多闻熏习,如理思维,法随法行。所以学习的第一要点就是亲...

  • 递进

    是人若得亲近于佛及佛弟子,诸善知识,便得闻受十二部经,以闻法故观善境界,观善境界故得大智慧,大智慧者名正知见,得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近善知识最主要是与法相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svv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