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老李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万人大军远赴坦桑尼亚援建著名的坦赞铁路;如今,老李的孙子小李在马拉维帮助当地人修建信息高速公路,为“万村通”项目奉献青春。不同的时代,共同的使命。一家两代人,助力非洲人民实现“非洲梦”。
老李名叫李永增,现年80岁,是位于天津的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的工程师,于98年退休。1970年12月,老李和100多名中方援建人员告别了家人,从广州踏上“耀华轮“,经过13个昼夜的漫长航行抵达坦桑尼亚首都达勒斯萨勒姆,开启了接近4年的援建工作。
小李名叫李上意,今年25岁。2015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成为北京四达时代集团的一名员工,加入公司不久就被派驻非洲工作。他在坦桑尼亚工作不到两年,又转赴非洲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的马拉维工作,主要负责执行“万村通“项目。该项目是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提出的对非合作十大计划中促进人文交流的项目之一,中国承诺在三年内在非洲建设5个文化中心,并为非洲10000个村庄接通有线电视。
老李在家里很少提起他当年援建坦赞铁路的事,但在老李家的柜子里保存着一本相册和一本工作记录,里面泛黄的黑白照片以及照片下面用钢笔工整地书写的备注文字却清晰地记录了当年的点滴付出。偶尔地,他也会翻出来看看过去的照片,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这些“宝贝”,跟老伴唠唠援建坦赞铁路时的非洲往事。
小李从小就从家里人口中了解爷爷曾经在非洲工作的事,随着年龄增长,对援建坦赞铁路的意义有了深入了解后对爷爷那代人的奉献心存敬意。碰巧的是,在19岁考入中国传媒大学后他学的专业是斯瓦希里语,该语种是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等东非国家的官方语言,在赞比亚、马拉维、莫桑比克等其它非洲国家也作为交际语言通用。大学二年级,通过一个校际交流项目,他来到坦桑尼亚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语言学习,也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非洲之旅。
老李对于当年赴坦桑尼亚的一路颠簸至今记忆犹新。他告诉我,在船上的13个日夜里,由于晕船严重,他吃不下任何东西,但却呕吐不断,到后来吐出的液体中都能看到血丝。当时我国虽然有通往达勒斯萨勒姆的飞机航线,但由于经济不宽裕,为了省钱,即使旅途劳顿,多数人也还是选择轮船。当“耀华轮”抵达达勒斯萨勒姆港口时,老李和他的同事们如释重负,立刻投入工作。
与爷爷当年相比,小李的非洲旅程要轻松的多。通过语言学习,小李对非洲及其文化了解很多,因而在开始工作后他能够比较从容地开展业务,与非洲兄弟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以至于他在马拉维到偏僻的村庄执行”万村通“项目时,成为当地老乡家中的常客——尽管很多协调的工作也经常让他忙得焦头烂额。这个25岁的阳光大男孩说,在非洲的工作对他的锻炼很大,与当地人打交道,要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诚意和尽责的态度。小李告诉我,对他的非洲同事,“我要求别人80分,我自己一定要做到100分。”
老李在坦赞铁路的工作可不轻松。老李所在的“铁三院”主要负责铁路的勘察设计,还有其它兄弟部门负责管理和建设。1860公里的坦赞铁路在5年多一点的时间建成,我国陆续投入近5万人次,高峰时期有16000多中国专家和工人奋战在建设现场。该铁路穿越坦、赞两国部分高山、峡谷、湍急的河流、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的路基、桥梁和隧道地基土质为淤泥、流沙,沿线许多地区荒无人烟,野兽群居出没。全线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施工条件异常困难。全线建桥梁320座,隧道22座,兴建车站147个。老李说,在那些日子里,整个沿线到处是中国人,他们顶着烈日,沐风栉雨,忍受蚊虫叮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但是,在那个年代,大家觉得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是光荣的事,很少有人抱怨。
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单体援建项目。坦赞铁路建成后,成为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为赞比亚出口提供了一条新的、可靠的出海通道,打破了当时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封锁,保证了赞比亚的主要收入来源。它是中国外交中的一笔无形资产,它甚至被看作中国与非洲甚至中国与整个第三世界“兄弟情谊”的丰碑,被誉为是一条帮助非洲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自由之路”、象征中非人民世代友好的“友谊之路”,在中非关系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丰碑。
坦赞铁路建设过程中,160多名中非人民献出了生命。在距离达勒斯萨拉姆西南24公里处,坐落着中国援坦专家公墓,坦赞铁路从其附近通过。公墓内安葬着69位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年纪最小的年仅24岁。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坦桑尼亚时专门谈及坦赞铁路,并专程前往援坦中国专家公墓凭吊,提出要弘扬坦赞铁路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中非友好合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果实。
老李说:“援建坦赞铁路是一段无法忘怀的生命记忆。” 当他看到满载货物的火车穿过坦赞铁路线时,老李觉得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小李的努力同样也收到了回报。在今年的世界杯比赛期间,马拉维萨里玛镇的Ngolomi 1 村的村民们第一次通过卫星电视收看到世界杯比赛。他们还能看到中国的电视节目,了解以前他们无法感知的外部世界。今年的7月16日,小李的手机收到Ngolomi 1村村长的一条感谢短信。短信用不太地道的英文编写,但表达的感情是真挚的。短信称:“我谨代表Ngolomi 1村全体村民感谢中国政府支持,使我们能够观看世界杯所有赛事。我们不会想当然地欣然接受,我们诚挚地感谢你们。我相信你们还会在很多方面帮助我们村。最后,祝愿所有的中国人民不管身在何处健康、勤奋!” 小李说,尽管他每天跑村庄都要和村民聊天,但收到这样的短信内心还是很感动;卫星电视給当地人民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帮助他们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户。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访问坦桑尼亚时演讲中指出,中国对非政策理念是“真、实、亲、诚”。当时,小李作为10个留学生代表之一亲耳聆听了习主席的演讲。他说,主席的演讲情真意切,现场听众多次鼓掌打断演讲。在2015年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说:“中非友好历久弥坚、永葆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双方始终坚持平等相待、真诚友好、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非永远是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
老李和小李,如同千千万万的奔走于中非合作的中国人一样,在为促进中非友谊、落实国家对非合作努力着、奉献着。
老李说,他虽然疼爱他的孙子,但支持小李在非洲工作。“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相信我的孙子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小李说,他爷爷那代人为中非友谊奠定了基础。“在新的时代,我们年轻一代也应当为中非传统友谊薪火相传做出自己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