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哲思散文
麦子 | 17岁男孩跳桥轻生:坏的情绪,会杀人!

麦子 | 17岁男孩跳桥轻生:坏的情绪,会杀人!

作者: 北平麦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21:54 被阅读26次

01

前几日,上海芦浦大桥发生一起令人骇闻的跳桥惨案。

晚上10点左右,一辆白色轿车在上海卢浦大桥上紧急停车,驾驶座后座的男子突然拉开车门跑下车,迅速冲到桥边跳下,从驾驶室出来的女子紧跟其后,眼睁睁看着其轻生,试图阻止,却没能如愿救下。

她先向坠桥者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无助跪地,多次拍打地面痛哭。

随后,被证实,跳桥者是一名17岁男生,系某职业学校二年级学生。视频中的女子系其母亲,跳桥前,该男生曾因故与其母亲发生口角。120到场后确认,男孩已无生命体征。

什么样的矛盾,什么样的话语,什么样的语气,能让一个17岁的男孩当场失控到非要自杀?!留下人至中年的母亲承受丧子之痛。

有时,你不得不承认,坏的情绪,会杀人,虽然它拿的是一把无形的刀,但刀刀见血,招招致命。

02

此新闻一出,立刻引发社会热议,甚至一跃成为位居知乎最热的话题。

当然,有人同情母亲,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都是独生子女政策闹的;也有人同情孩子,认为母亲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其中,点赞最高的一篇,以切肤之痛写到了曾经类似的童年经历。

作者上中学时,从苏北转学到南京。刚去时,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小县城的习惯、乡音和衣着打扮跟当地都不同,所以常常被同学当做笑料。

有两次,分别因为穿的鞋子和裤子被同学当众恶意嘲笑,甚至羞辱,他忍无可忍冲上去一顿拳脚,第一次踢折了同学的胳膊,第二次让同学的嘴角缝了七针。

第一次知道他打架时,他的母亲态度不错,带着他去赔礼道歉,还耐心教育他,“以后不要跟同学打架”;但是第二次,他的母亲就翻脸了,骂他,“还有脸吃饭,除了打架还会干什么?”随后,更是怒气冲冲地脱口而出“我们家没有你吃的饭了,你滚”。

当天晚上,作者真的偷偷收拾了东西,但第二天早上,母亲仿佛忘记了让他“滚”的事儿,早起给他做了早饭,让他打消了离家出走的念头,佯装无事地上学去了。

最后,作者称,如果没有那顿早餐,恐怕他也会跟那个孩子一样,走上不归路。因为,真心觉得自己被嫌弃了。

家长容易凭经验自以为是,从来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常常口不择言,出口伤人。

都以为是现在孩子太脆弱了,其实是父母太武断了,且不懂得控制情绪,这才会一次次伤害孩子,让每次小事件逐步演变成大事故。

03

小制作电影《狗十三》,反映的就是家庭的粗暴式教育。

天才少女李玩父母离异,父亲另娶,她明明喜欢物理,却被父亲逼着选了英语兴趣班。

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跟他们交流。

父亲再婚生子,怕女儿不高兴,一直没敢说。为了取悦女儿,特意买了一只狗送给她。

刚开始,李玩并不当回事,当真正喜欢上它后,给它起名“爱因斯坦”,寄托了她所有的感情,遛狗,帮它做饭,让它上床睡觉,仿佛一个亲密知己。

但,爱因斯塔被爷爷在遛狗时给弄丢了。

从未有过生死离别的李玩,不顾一切疯了一样找狗,最后被暴躁的父亲用武力制服,开始变乖,此后更是收藏起了所有的真性情。

甚至当家里又买了条狗来冒充爱因斯坦,李玩稍作反抗便也认了。因为,她早看透了,大人的世界,容不得孩子插嘴,否则,就是不听话不懂事。

有人说,《狗十三》真实得近乎残忍,它真切地反映了无数家庭的教育现状,让很多观影的人看后唏嘘不止。

在很多家庭,父母管你不听,就是不孝;你要再敢犟嘴,无异于罪加一等,自寻死路。

所以,当初被管教的那帮孩子长大了,却在无形中变成了跟父母一样的人,教育方式简单,态度粗暴,永远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别人的说辞,却固执地不肯听听孩子内心的声音。

而我们,谁不是这样一天天长大?!嘴上恨着坏情绪,但长大后却又任由自己的坏情绪出来伤人。

04

曾有个非常懂教育的读者,曾跟我交流过相关的问题。

他平时一直在市区忙工作,儿子跟着爷爷奶奶在家里上学。

有次,他回家后,母亲偷偷跟他说:你别打孩子啊,我得告诉你,他偷了我300块钱花了。

当时,他很生气,觉得这是涉及人品的大事儿,必须暴揍一顿才能记住。等孩子回来,稍微冷静的他强压怒火:说说,你为啥偷钱,那钱都干啥花了?

儿子却若无其事,回答得理直气壮:您说说,我上下学都是同学买水喝,我总不能一直喝人家的吧?

他仍旧冷着脸:你说的对,你也应该买!但你花你自己的钱啊,为啥要偷钱?

儿子委屈地说:您常年在市里忙,我妈不给我钱,我不偷咋办?

一句话说得他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是自己不对,关心儿子少,而且没教会孩子理财。

他坦诚地跟儿子道歉:是爸爸的错,以后你有啥事就跟爸要钱,该花的咱都花。

这之后,除了必须的钱,他都会给儿子一些零花钱,以备不时之需,毕竟,现在的时代和孩子都跟过去不一样了。

自从这事出了后,儿子再也没有偷过钱。现在已经大学毕业,月薪超过五万,且各方面都做得非常棒。

有时,家长看到的往往是表面,如果能控制住情绪,静下心来好好跟孩子沟通,世界上没有搞不好的亲子关系。

05

关于这件事,知乎点赞最高的文章作者分析得很透彻。

过去,我们虽然都被父母责骂,但因为没有传播快速的网络,都不知道遇到这种情况怎么样,所以便保守胆小。而如今网络发达,媒体对孩子自杀事件的报道繁多,才让一些孩子们意识到,原来还有以死抗争这一说。

而且,因为过去兄妹几个,一个有意外,还有几个,所以父母显得有些不在乎。如今,独生子女多,一个孩子没了,父母就真的成了失独老人。

当年的我们,真的很怂。即使被冤枉被欺负,谁也不敢跟父母说,唯恐再招致一顿打骂。当然,他们也通常不认为你是冤枉的,他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

现在想来,怎么有那么多害怕啊?!害怕不让吃饭,害怕不让上学,害怕父母生气,害怕挨骂挨打,或许是因为父母的权威很大,自己又过于幼小无力。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为人父母也要勇于从过去的教育模式里跳出来,学会管理情绪,不要成为你曾经最不喜欢的那种父母。

遇事,一定要先整理情绪,再去处理事情。千万不要带着情绪处理,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有可能伤害亲子关系和孩子感情。

爱孩子,先从控制情绪做起。

end

相关文章

  • 麦子 | 17岁男孩跳桥轻生:坏的情绪,会杀人!

    01 前几日,上海芦浦大桥发生一起令人骇闻的跳桥惨案。 晚上10点左右,一辆白色轿车在上海卢浦大桥上紧急停车,驾驶...

  • 我们身上的这条枷锁,还会束缚我们多久?

    1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上海一名17岁男孩当着母亲面跳桥轻生。 据男孩母亲反映,当时正驾车载着男孩,他因在校与同学发...

  • 跳桥男孩

    愤怒让人勇敢 愤怒抑制疼痛 愤怒让人充满力量 愤怒是魔鬼 他终身一跃 和身后的一切无声告别 他走的不带丝毫犹豫 他...

  • 17岁男孩跳桥轻生到底谁的错

    17岁男孩在校跟同学发生矛盾,妈妈的批评导致他跳桥自杀,我就这个事情跟我妈聊了一下,发现根本讲不通,我们站在了完全...

  • 133-菲菲-小作业6 文章大纲

    启发: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 标题:上海17岁男孩跳桥:爸妈,我们多久没有好好说话了... 文章结构:引子:跳桥事...

  • 17岁男孩跳桥——在坏情绪面前,生命如此脆弱

    昨天微博热门的一个消息令人悲痛,一个17岁男孩因与母亲发生口角,当着母亲的面,跳桥轻生。 17岁,花一样的年纪,本...

  • 面对17岁跳桥男孩的死亡,我们不能暂时先保持沉默吗?

    最近国内17岁男孩跳桥轻生事件刷了屏。 到现在就我所看到的,几乎所有的公众号大号文章和其他平台,都在谴责那个母亲,...

  • 17岁生命的叹息

    昨天听到、看到17岁男孩跳桥轻生的过程。心里的悲哀、是一层层升起的。 17岁的少年,与我儿子相仿的年纪。他从小会遇...

  • 那个跳桥的男孩

    这几日出差上海,路途中突然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 2019年4月17日21时58分,死者母亲王某(女,43...

  • 模仿效应

    话说,前几天又有年轻人从xx大桥上跳桥轻生。听到这个信息,我除了震惊之外更多的是惋惜,惋惜这些轻生者对于生命的漠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麦子 | 17岁男孩跳桥轻生:坏的情绪,会杀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wua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