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回到春秋读论语》第172章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之二十二
孔子这句名言,早已为大家耳熟能详,道理人人都懂,但真要照着做,难度却很大。说到底,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三人行”,古代的“三”字有很多意思,表示数量时,有时意思是多,有时表示少,关键要看它和什么数字搭配。和“五”搭配就是多,和“两”一起就是少。比如用来指人,三五成群就是人很多,三三两两就是人很少。有个成语叫三人成众,那么“三人行”是不是众多人一起同行呢?恐怕不是。要是众多人在一起同行,那不成大部队行军了。结合语境看,这里的“三”表示几个人,而且是泛指,意思是不特定的随便几个人。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后边有个“行”字。“行”是行走,这几个人不是坐在那儿,也不是站着不动,而是正在走路行进,处于动态之中。他们之所以同行,有种种原因。可能是预先约好了一起走的,也可能是在路途上偶遇的,可能是早已熟识的亲朋好友,也可能是原来不认识的陌生人。总之,“三人行”没有预先设定对象,不是指日常相处,也不是专指特定情况,而是泛指,有随意性和偶然性。这是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三”包括我、你、他,三种不同人称的对象。为什么这样理解?因为孔子所说的“三人行”,有一个前提,其中“必有我师焉”,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老师。我是“三人行”中的主角,是学习者,抱着随时随地向别人学习,拜别人为师的态度,存在于同行人之中。所以这个行进的群体中,首先要有我存在,我是第一人称。大凡学习的事情,一定要以我为主,做个有心人,主动向别人学习。至于我之外的所有同行者,无论是你还是他,这些属于第二、第三人称,都是我观察、借鉴的对象,是我学习或改正的参照系。有一个现象比较有意思,宋代以前的有些《论语》古版本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写作“我三人行,必得我师焉”,似乎更强调我的存在感。
接下来还有第三层意思,“三”是指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第一类是“善者”,他们身上有优点、长处,值得我学习效法。“择其善者而从之”,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择”,选择,加以区别筛选。“其”,人称代词,他、他们。“善”,好的行为,长处。“者”是助词,用在形容词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的事、情况”等等。“善者”不是指好人,而是指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长处。“从”,跟随、跟从,跟着学习。句中的“择”字要注意,“择”所选择的对象,不仅指“善者”,同时也指后边的“不善者”。
第二类是“不善者”。不是说他们是坏人,而是指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一些不好的行为,短处、缺点。我是旁观者,旁观者清,别人身上存在的问题很容易看出来。所以孔子说,“其不善者而改之”,看到他们的错误缺点,就要提醒自己,反思有没有同样的问题需要改正。除了“善者”和“不善者”,最后第三类人,就是“我”自己了。“我”的身份,既是旁观者,又是学习者,更是取长补短的实践者。
“三人行”中的我,扮演的角色不看客,而是学生。“善者”是老师,是榜样;“不善者”也是老师,是反面教员。这样,就学有目标,改有对象了。但真要照着去做,实在太难。关键人们很难认清自己,往往是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当旁观者容易,当学习者很难,当实践者难上加难。
常人容易犯的毛病是,对别人的错误缺点很容易看到,不但看得到,而且还会拿着放大镜,把它放大了。却不去反省自己,对照检查自己有没有类似的问题,而是幸灾乐祸,恨不得别人马上倒霉。对别人身上的优点呢,往往视而不见,更谈不上见贤思齐。不但直接忽略了,而且还要妒贤嫉能,使跘下套,恨不得他立刻完蛋。势利眼,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身上存在这些毛病,要做到虚心学习很不容易,要改进自己就更难了。
孔子认为学无常师,求学并非一定要有固定的老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到处都能找到学习的机会。要善于在各种人身上发现其长处优点,拿来学习,也要善于从别人身上的短处缺点中,找到自己需要改正的不足之处。抱有这样的观点,则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择善而从,充实和提升自己,也能见不善而改,反省和警醒自己。由此可见,“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基本出发点,做到了这一点,就进入一种处处都有老师的境界了。周围的人,随时随地都在教育自己,提醒自己,考察自己,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进步呢?
对于本章的解读,还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善与不善,是同行人对我进行的判断。情况是这样的:如果同行人认为我是善的,我就从之;如果认为我是不善的,我就改之。所以同行人都是我的老师。这样解释,把关系完全颠倒过来了,同行人成了旁观者和评判者,我则成了被观察和评判的对象。同行人就像批改作业的老师,我是写作业的学生,答对的打个钩,答错的打个叉。这样子,学生还是那个学生,但却把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丢掉了,变成被动的接受者。这种解释,无疑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误读。
本章的三个成语,都很有特色: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善而从
拓展阅读:
【先贤精义】
尹氏: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论语集解》:言我三人行,本无贤愚,择善从之,不善改之,故无常师。
郑汝谐:善不善在彼,我得之而省察焉,皆我师焉。
张栻:见人之善不善也,而皆我师焉。古人之学,无非为己而已。虽然,就一人之身而有善不善焉,亦莫非吾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盖进善无穷之意。
《四书解义》:此一章书是欲学者随在取益也。人之不能精进者,往往以得师为难,不知师亦何地不有哉?即如三人同行,言其数则甚寡,论其时则甚暂,然亦必有我师焉。彼其一言一动,有合于理而为善者,亦有悖于理而为不善者。若我不能存心为己,则彼之善不善,于我何与?好学者,择其善者而从之,唯恐己之善不如彼也;其不善者而改之,惟恐己之不善如彼也。是一时之观感兴起,善者固我之师;而一念之警省惩创,不善者亦我之师也。可见圣德以日新为大,学问以交修而成,因人见道,随处求益。《书经》所谓“德无常师,主善为师”,职此意也。
刘宗周:此亦言迁善改过之学,当随在而自励也。学苟自励,即三人同行,俨然师保之诏矣。从善改不善,孰启而孰翼之乎?君子曰亦必在诸我而已矣。人善,就看作我之善;人不善,就看作我之不善,何等真切!
陈祥道:善者吾师也,不善者亦吾师也。师其不善,所以自修,此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也。若夫师其善而不师其不善,则内无以自省,外无以自观,其欲至于君子难矣。然则不善之师,其可忽哉?老子以强梁为教父,释氏以邪盗之类为人师,亦此意也。
蕅益大师:师心之人,那知此益?
钱穆:孔子之学,以人道为重,斯必学于人以为道。道必通古今而成,斯必兼学于古今人以为道。道在人身,不学于古人,不见此道之远有所自;不学于今人,不见此道之实有所在。可知道无不在,惟学则在己。能善学,则能自得师。本章似孔子就眼前教人,实则孔子乃观于古今人道之实如此而举以教人。孔子之教,非曰当如此,实本于人道之本如此而立以为教。
《孟子》: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沛然若决江河。
《中庸》:舜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
王朗:于时道消俗薄,鲜能崇贤尚胜,故托此言以厉之。夫三人之行,犹或有师,况四海之内,何求而不应哉?
【学习参考书目】
《中庸》《孟子》《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正义》《论语新解》《论语全解》《论语学案》《论语点睛》《癸巳论语解》《论语意原》《论语集释》《四书解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