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作者: 璞源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7-15 06:00 被阅读0次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译文:

大国要像居于江河的下流,处在天下雌柔的位置,是天下交汇的地方。

雌柔常以静定而胜过雄强,因为静定而又能处下的缘故。

所以大国对小国谦下,可以汇聚小国;小国对大国谦下,就可以见容于大国。

所以有时(大国)谦下以会聚(小国),有时(小国)谦下而见容(于大国)。

大国不过要聚养小国,小国不过要求容于大国。

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达到愿望,大国尤其应该谦下。

我的心得体会:

本章是老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带来的痛苦,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老子治国和国与国关系的政治主张。

在老子看来,国与国之间能否和平相处,关键在于大国,所以一再提出大国要谦下,不可以强大而凌辱、欺压、侵略小国。这章中仍有社会政治的辩证法思想。

大国应该像江海,谦居下流,天下才能交归。大国还应像娴静的雌性,以静自处下位,而胜雄性。这里的国,是指大大小小的诸侯国,相当于今天的省。今天的国相当于当时的天下或四海。

天下最高的君主叫做天子,诸侯国的君主叫做候或公。天下有四海,诸侯有国,大夫有家。国和家分别是诸侯和大夫的封地。

这里所说的“下流”,指的是江河的流向。水都是向低处流的,海之所以能够包纳百川,就是因为它甘居下位,无所不包,所以才成就了自己的“大”。

它的作为是合乎道德的,所以它能长久而广博。在老子看来,大国如果能像大海那样谦和,甘居卑下的位置,那么国家就能太平,人民就能安定。

大国的外交本质就是“欲兼畜人”,方法是保持谦卑退让、善于接纳和包容,让小国信任和依赖,才能长久保持大国地位。

无论下流,还是守雌、守静,都是接近于道的状态,大国、小国并非不发生改变,田陈可以代齐,三家可以分晋,谁跟着道走,有大的格局,能够给百姓带来福祉,谁就有机会成为大国。

正所谓学道做人,从个人角度上来讲,学着实践“大者宜为下”。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相关文章

  • 学习《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pìn),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

  • 道德经》第六十一至六十二章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大者宜下)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

  • 此消彼长的世界里,阳光下没有新鲜事!读《道德经》第六十一天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 61-5 大国不过欲兼蓄人

    61-5“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一章,意思是说:大国不过份...

  • 道德经61外交宜下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外交宜下 道德经学用 【原文】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

  • 以静制动 安于居下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本图片作者:冰清 致谢)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全文: 大邦者,下流也...

  • 王弼注道德经述成·德经·第六十一章

    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王弼:江海居大而处下,则百川流之;大国居大而处下,则天下流之,故曰“大国者下流”也...

  • 学习笔记丨大要让小

    《老子第六十一章》 "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释义:双方都应当能够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但强大的一方尤其要...

  • 每日学习分享

    6-90/Day4/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2.4.19/个人成长篇】《道德经》德经篇:第六十一章 ...

  • 挑战抄写道德经第五十五天

    第六十一章,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为其静也,故宜为下也。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德经》第六十一章 大者宜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zzf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