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冰台】
也不知从何时起,对于徒步竟然热此不疲。以家为中心,南北东西都留下了我徒步的身影。有时是一个人走,有时是一帮同学一起走。在疫情前的几年都有新年第一徒之说。沪闵路、春申路两侧的健步道;西黄浦江的防护堤;临港新城的环湖徒步;外滩浦东浦西的滨江健步道都有我们的身影。一帮老同学,一群老同事,走在路上没有了工作时的压力,也可以无所不谈。走累了,席地而坐,来一次野餐,享受阳光沐浴,何乐不为?
到了周末总想出去走走,往东曾一直走到徐汇滨江,已经不止一次两次;往南,就走着去上班,将近20公里的路程,走上三个小时也就到了。出一身汗,换上衣服去上课,感觉特棒。往西走到佘山,元旦登高也未尝不可。虽然佘山没有那泰山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但也可以看看云间美景。往北一直走到苏州河,看着那曾经的有味道的污水变得清澈,鱼儿畅游。
以至于在那几年里,每到周末儿子中午起来,揉着惺忪的眼睛问他母亲,“爸爸去哪儿了?”对于来自农村的我来说,似乎天生就有铁脚板,只要想到哪里去,就可以用步行丈量。在心中始终相信: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快,一群人走可以走的更远!
可这几年,或许上了年纪,或许形势所迫,没奈何只能在家里原地踏步,颇有点千里马卧槽的感觉。对于朋友圈里大神的“丰功伟绩”我只有羡慕的份,没有体力也没有时间,只能看着大神征服一座一座山,在山上留下雄伟英姿!
以后的岁月,或许也就只能在小区附近走走,看看了,或许也不会在像以前那样可以走上一天,汗水湿透也可以不管不顾。曾经的辉煌也只能在回忆中了。
2022.12.9
沪上 北风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