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遇到季老先生文字,是在《读者》上看到一篇名为《渐》的散文,里面有一句话印象深刻: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都是由年轻貌美的姑娘变过来的。
那时的我正当青春年纪,对未来无甚概念,更无规划。这样一句简单却不简单的话给了我不小触动,关于时间,关于人生,也让我记住了那三个字——季羡林。
推算来,生卒为1911~2009的季老,十五年前犹临世。我想,《渐》既表达了他在归途之岁对人生易逝的慨叹,更是启发了年轻人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
今天,又遇《季羡林》,这是唯一一部由季老亲定的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
自序里说道:墨客文人的思想感情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常常出现在他各个人生阶段写的文章中,有些人会删削年轻时的文章,使自己成为一个一生一贯正确,思想感情总保持前后一致的人。这是不真实的,是与实事求是相背的。所以,本书集在此思想指导下收集了季老青年,中年,老年,各阶段的作品。
单从此序看,实事求是的思想已见端倪。而这根思想主线,贯穿了季老的一生,渗透了他生活、学习、工作、科研等方方面面。
本书分三辑:读书,治学,写作。我也实事求是,通读的是读书与写作这两部分,治学那块因为涉及季老的学术研究,实在深奥,只挑了其中几篇细读了。哪怕这样,自觉还是有收获的。
开书第一篇题为《开卷有益》,有扬帆起航之势,统领本书三缉所有篇目。
阅读到本书第一辑‘‘读书’’时,我捡到大元宝般的捂嘴偷喜。正愁浩瀚书海中采撷哪些珍珠来膜拜,季老的这十类书单正合我意。我且记下与你共勉(已读者略)。
一 、司马迁的《史记》。
此书名字早已熟知,简友里的高手也有阅读,我却从未真正接触。季老介绍:它即是一部伟大的史籍,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二十四史》中哪一部也不能望其之项背。
二、 《世说新语》。
这是一部由许多颇短的小故事编篡而成的奇书,究竟‘‘奇’’在哪里,我看了才有发言权。
三、陶渊明的诗。
陶渊明颇近道家,中心是纯真自然。文风淳朴简易,毫无雕饰。他的诗在当时及以后一段时间评价并不高,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成为中国伟大诗人之一。
四、李白的诗。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的诗只要开始读,很难停下,必须读下去。
五、杜甫的诗。
千余年来,李杜并称,但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然不同。各位自去阅读辨析。
六、南唐后主李煜的词。
李后主传下来的词仅有三十多首,分前后两期。前期仍在江南当小皇帝,后期则已降宋。后期词不多,篇篇杰作,纯用白描,不做雕饰。
季老在介绍李后主词时,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美后主有佛祖的胸怀之言不能理解。可见,季老在面对权威时依然保持自我的感受与理解,不盲目跟风,也是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了。
七、苏轼的诗文词。
中国古代赞誉文人有三绝之说。三绝是诗、书、画三方面皆达到极高水平。而苏轼至少可以说达到了五绝:诗、书、画、文、词。
八、纳兰性德的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该是纳兰性德的词里最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阙了。原谅我,一直以为他是近现代的作家,不想是清朝大学士明珠之子,愧!汗!季老介绍说,他的词单从艺术性来说已经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胡适,冯至,对此书极爱,季老也是。此书特点在艺术性上,吴作惜墨如金,从不作冗长的描述。
十、曹雪芹的《红楼梦》。
季老对此书评价也极高,赞它为古今中外众多长篇小说中一颗璀璨明珠,尤其是其艺术性。
以上十类书,人殊殊言,我们自看了再有感想也不迟。遗憾的是,季老并未列出喜欢的外国文学名目。
前面有说到,关于本书的第二辑‘‘治学’’,我只挑了几篇阅读。有一斑窥豹之嫌,却也能反映出季老治学的严谨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的重点阅读在第三辑‘‘写作’’上。
季老喜欢用朴素简单的文字,描写所见所闻所思。这些简单的文字透露出来的自信和幽默风趣,我是很喜欢的。偶有几句半文言,添了几分古韵古味。
我摘录一段:
有一年,在秋天,学校组织全校学生游开元寺......开元寺是济南名胜之一,坐落在千佛山东群山环抱之中。这是我经常来玩的地方......爬到山顶上,有一座用石块垒起来的塔似的东西。从济南城里看过去,好像是一个橛子,所以这一座山就得名橛山。同泰山比起来,橛山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但在济南南部群山中,橛山却是鸡群之鹤。登上山顶,望千佛山顶如在肘下,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了。可惜的是,这里一棵树都没有,不但没有松柏,连槐柳也没有,只有荒草遍山,看上去有点童山濯濯了......
没有写景文惯有的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词语硬造的别扭。干净利落,传达的思想与感情反而通透又直接,易读懂,易接受,读者更愿意被引牵着读下去。这样简单的文字,并不简单,正如书中分析的:有些大家的文章看似一气呵成,实则是无数次惨淡经营的结果。
且省略先生是如何爱上阅读,如何得到几位恩师赞扬激励走上写作之路,单说先生本书最后一篇《怎样写散文》里,一些珍贵的思想和心得。
季老先生首先强调写散文但求一个‘’真‘’:千万别勉强写东西,不要无病呻吟。即使是有病呻吟,也不要立刻呻吟,呻吟也要有技巧。还要细致观察,深切体会,反反复复,简练揣摩。
以上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注意散文的逻辑性,还要注意散文的艺术性,不断炼字炼句,要像写诗那样来写散文。
炼篇,是我第一次接触。它内容广泛,包括怎样开头,怎样布局中心部分,怎样结尾。
开头和结尾的方式有很多,不一一赘述,我只挑其中一种来说——开头和结尾的遥相呼应。季老是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为例来说明。开头一句是‘‘环滁皆山也’’,结尾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首尾皆用‘’也‘’字,这样首尾相应,构成了一个整体。
要像写交响乐那样来写散文,季老如是说。
此文末尾这样写道:我不想得到重赏,我只想得到赞同,或者反对。就让我这篇的野叟曝言带着它的优点和缺点,怀着欣喜或者忧惧,走到读者里面去吧!
此篇是本书的最后一篇,本文的结尾也是本书的结尾,与本书序言所传达的‘‘实事求是’’再一次不谋而合,遥相呼应。
实事求是四个字,足以支撑起一个人的灵魂大厦,这是一个老艺术家生命的底色,贯穿一生的生命支柱,足以让每一个接近他文字的人肃然起敬。
我们普通人是否要思考些什么才好。
后言:水平有限,季老书中有些思想和理论我只能理解皮毛。若因此文而引起你阅读原书的兴趣,在原书中遇到你想要的,也是我的欣慰了。
网友评论
写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