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文化

作者: 晓风知非 | 来源:发表于2023-05-06 15:34 被阅读0次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那天游江汉关码头的时候,脑海中总不自觉地闪现出“码头文化”这个词语。

    有人说武汉是近代汉口开埠发展起来的码头城市,码头上三教九流,黑帮林立,同时由于气侯恶劣冬冷夏热,并且水害频发,资源有限。凡事靠争靠抢,这里很难建立秩序,所以武汉是码头文化,缺少王道教化。因为这样的观点使得很多外地人都不喜欢武汉人。

    武汉可考的最早码头大约是1736年在汉江上修建的汉口天宝巷码头。其实在此之前,武汉就因横跨东西的长江和连通南北的汉水而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一直到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汉口才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著名码头。

    首先九省通衢的交通是不容置疑的,先说长江航运,早在30年前,黄冈、九江很多人来武汉都还要坐船,更别说上游巴蜀之地了。湘江及赣江流域,按照清末的交通方式,湖广的首府是武昌府,商业集聚中心就在汉口。湖南的湘西和湘北,很多放排的都直接来汉口的,现在汉正街附近还有很多湖南人过去积聚的会馆。

    再说汉水流域,武汉本身又是汉水和长江的汇集地。汉江往上通陕西河南,茶叶生意又联通唐白河至河南山西、河北、内蒙。所以东西南北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

    再往后,平汉线修好了,南下的人先坐车到大智门火车站。住下后,去粤汉码头买票,再坐轮渡去武昌,然后在武昌再去买南下的票。

    过去一直以来,作为内陆城市的武汉,由于有着便利的交通,有着丰富的水路,因为船运、货运而谋生的人很多,外来人口的繁杂,各种文化习惯包容并蓄使得武汉的特征也是多面性的。他有着强烈的烟火气,带给人一种粗狂的亲切感,形成了武汉一些独特的人文特色。

    武汉有古琴台,还有曾侯乙编钟,还有黄鹤楼,还有林立的高校,可以挖掘出文化的,在武汉其实有很多。怎么不说有知音文化呢?有青铜文化?有诗词文化?有校园文化?应该说码头就是码头,其实没有什么文化可以挖掘的。可能码头文化偶尔曾经什么时候被人提过,听着有些新奇和特别,人们正好不知如何形容武汉的文化特征,就觉得这个词足以形容武汉,一下子就被传开了,可是码头文化真的能代表武汉文化特征吗?

    武汉的文化特征到底是什么?我以为是“荆楚文化”。楚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几千年来人材辈出,影响深远。当年屈原开一代诗风,偌大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只有湖北人敢喊”唯楚有才”这种振聋发聩的口号,即使到了今天,还有编钟乐舞似的黄钟大吕般的气势震撼着世界。

    还有汉剧源于陕西而集大成于武汉,却成为武汉地区标志性的剧种。在这里唱也好、念也好,秦声已经被楚声所取代,这就是荆楚文化兼容与改造外来文化的明证。

    目前武汉保存完好的百年老建筑江汉关,应该是武汉码头文化的标本。全国各地的商船,停靠在武汉关码头,将外面的花花世界源源不断地送到内地,又从武汉将外面的文明推向全国各地。武汉要包容南来北往,东去西来的过客,必然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了。

    现在的江汉关就是一个轮渡码头。轮渡,则一直是武汉人过长江的其中一种方式,虽然现在的武汉不仅有了长江大桥、长江二桥等许多横跨长江的大桥,还开通了地铁,过江的方式多了起来,但轮渡这种传统的渡江方式在武汉还,没有没落,还是很多人选择的一种过江方式。

    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与武汉码头的兴衰息息相关。发达的交通让武汉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武汉的码头文化也是这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的文化产物。即使是打码头打出来的码头文化,也让武汉被评为“中国最具江湖气的城市”,每一个武汉人便是这江湖中闯荡的侠肝义胆的英雄好汉,无论荆楚文化还是码头文化都等着我们去传承和改进,因为武汉每天都不一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码头文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va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