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讲的读书人是最没用的了,不能创造劳动价值,只会愤懑,只会牢骚,只会指点江山,只会纸上谈兵。然而这句话又与现实是矛盾的,历史上不乏读过书的明君,而且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辅佐大臣几乎都是读书人,他们书写了读书人不一样的人生。因此,还要一分为二地来看这个问题,以免偏颇或者贻笑大方。
我们先来了解这句话的出处,它是清朝诗人黄景仁《杂感》中的一句。全诗是这样的: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此诗虽然辛酸、悲愤、无奈,但也不失无畏和洒脱。诗作一方面表现了书生的无用,只会“不平鸣”,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百无一用“非”书生的想法,他们无畏前路艰难,不随波逐流,不遁世,不逃避,有一说一,敢于表达和倾诉。
过去读书人清高、孤傲,心中有极具严格的道德标准。他们多愁善感,眼里有许多看不惯的东西,特别是和书上格格不入的蝇营狗苟,他们是最抗拒,最痛恨的。然而他们满怀为国效力的理想,希望自己的满腔热诚和满腹经纶能够经世致用,因此他们的“无用”只是表面,他们一旦有机会投身报效祖国的事业中,他们会竭尽全力,舍生取义,杀身成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读书人始终不能改变的风骨,到哪都一样,无论什么时代都一样,他们天生一副钢铁的脊梁,不懂得弯腰和低头。然而读书人的“无用”还是在各个时期体现出来了,像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杜甫、柳宗元等,虽然他们洁身自爱,虽然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在当时,他们只能算是“无用”的一介书生而已。
读书可以说是改变了他们的品质,提升了他们的修养,但在现实中他们难免在处处受到掣肘、排挤和倾轧。勾心斗角他们学不会,长袖善舞他们不在行,卑躬屈膝他们做不到,因此“无用”,因此“不平而鸣”。他们自嘲他们自己因为读书开始了痛苦,开始了忧患,陆游说“此身合是诗人未”,苏东坡说“人生识字忧患始”。
现在读书赋予了新意义,它一方面可以让我们学习和增长知识,获得技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另一方面读书也让我们认识世界,认识人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懂得怎样为人处世,怎样奉献自己服务他人。因此可以说读书不再“无用”,恰恰相反,读书可以改变每一个人的人生。
当然在每个时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大批的“小人”,他们也是读书人,然而他们的品行风骨却非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所具备。他们巧言令色,寡廉鲜耻,极尽谄媚之能事,极轻易地就能摧眉折腰。到今天,这样的人依然大量存在,他们表现了读书人最让人不齿的一面,虽然有用的成分多了些,然而这种“有用”同样为人不齿。
用和无用是读书人对社会的功用而言,更是读书人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如果我们有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奉献自己,建设和谐社会;如果我们无用,我们也要独善其身,不给社会和他人负面的影响。
因此读书有用与读书无用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读书让一个人重新塑自己,重新焕发新的光芒来迎接不断创新的未来。只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给自己定位。
有很多人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如果换了一个单位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这种想法未免天真。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努力决定了他在某个单位的成长,换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单位,可能成绩会更多一些,但一定不是绝对的。你在这个单位成功,到了其它单位也一样会成功;你在这个单位不如意,到了其它单位依然会不如意。对个人成长来说,外部的影响不可谓不巨大,但主要还是在于自身,而读书决定了自身的品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