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攻略:告诉你真相生活就是这么犀利
成熟的人分析利弊,幼稚的人执着于对错

成熟的人分析利弊,幼稚的人执着于对错

作者: 文艺小麦 | 来源:发表于2017-07-24 16:00 被阅读4405次

「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句话是出自后会无期的“金句”。

但这句话显然是错的。

小孩子当然也会看利弊,大人做事情当然也会分对错,这句话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成熟的人分析利弊,幼稚的人执着于对错」。

也就是说,成熟的人会从利弊关系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认识世界;

但幼稚的人却还囿于对错的道德枷锁,不能直接面对现实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说?

最核心的原因其实是:

“对错”的这种道德标准是模糊的,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也各有不同。

用对错这种标准评判事物时只会陷入对现实问题的抽象化辩论,而不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

“对错”和“利弊”这两种视角取向的区别,其本质是「道德取向」和「现实取向」的不同。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其实从侧面阐述了我国古代帝制,以道德标准治世的不少弊端:

民众出现了问题无法可依,只得去找乡贤依个人道德判断,往往无法得到公正的结果;

文官集团过于强调先贤的教诲,而忽略了个体的独特性与情感需求,直接导致了万历与文官集团的矛盾;

以道德为基础的体制,限制了帝国很多行业和领域的发展(如商业和军事);

当然这些事例都太过的大而化之了,我们就谈最近全国关注的杭州保姆纵火案这件事。

从网上的讨论你就可以看出个人价值观的千差万别:

有的人痛骂保姆该千刀万剐,

有的人揣测是主人家对保姆不好为富不仁,

有的人说竟然还有保姆专用梯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歧视,

有人则说保姆专用电梯只是阶级分化的必然产物。。。。

所以你看,人类的价值观是不可能和谐统一的,你无法评判上面这些不同的人的言论谁对谁错。

因此,“对错”这种混乱的、矛盾的评判标准,是不足以支撑作为「评判标准」的「工具属性」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风墟你本来就是选了这种具有争议性的事情作为案例,那如果一个人杀了人,小偷偷了你的钱,这一类的事件不就是很清楚的能分出对错了吗?

首先恭喜你已经意识到了“‘对错’这种评判标准,不足以评判「具有争议性的、复杂的事件」”,然后我们再来谈谈所谓的“简单事件”如何评判。

先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世界上95%的人都是杀人犯,那一个人杀了人还是错的吗?

假如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小偷,那偷钱还是错的吗?

当然,这两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两个问题的背后反映出的是:

「正义的本质,是掌握了社会舆论的阶级的利益。」

将爱因斯坦放到秦朝,他找秦始皇说:你好啊,我告诉你地球围着太阳转,世界上没有天,没有神。

秦始皇说:大家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但凡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阁下却说地球围着太阳转,莫非你脑壳有病?

朕的皇位乃是上天授予的,具有无上的尊严和正统性,你竟然敢怀疑天神的存在?来人,快将这位智障朋友打死,以免拉低全国人民的智商!

秦朝子民:陛下说得对!就是要打倒这类不遵守常识的迷信!

干得漂亮!666666!竟然敢亵渎伟大的天神,没把他的皮扒下来就算便宜他了!

好!威武!支持!有希望了!

将圣母白莲花放到唐朝,他找李世民说:你好你好,你这样将全力集于自己一身是不对的,我们要平等,要博爱,怎么能这样严苛的奴役民众呢?

我建议你取消帝制,实行公平公正的选举制,取消收税,给孤寡老人留守儿童送温暖……

李世民一把掐住白莲花的脖子,声嘶力竭:我他妈爱民如子,卖命工作,你竟然还得寸进尺要求我取消帝制?你有没有良心?你还是不是人?

快来人!请帮忙把这位朋友砍了!以抚慰朕受伤的心灵!

唐朝子民:死得好!活该!

我们能有一口饭吃已经是陛下莫大的赏赐了!你竟然还要求什么平等博爱?简直是胡闹!

我们这种升斗小民生来就是被官老爷们奴役的,取消了帝制就是有悖人伦!!!

这两个例子当然都是调侃,但本质上是为了说明对错的标准是会随着时代变化的,并且这种标准取决于社会整体的意识形态。

毫无疑问,现在我们都会认为爱因斯坦和白莲花说的都是“对”的。

但在那个时代,爱因斯坦和白莲花又的确是“错”的。

并且如果我们是处于秦朝唐朝,那我们也会认为爱因斯坦和白莲花的言论是疯狂的、错误的、无法接受的。

那为什么说:正义的本质,是掌握了社会舆论的阶级的利益呢?

其实是这样的:

掌握社会舆论的阶级,通常是社会的统治阶级。

在这个时候,正义的标准往往是由这个阶级制定,并且这个标准会尽可能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比如封建的和平时期,被广为强调的“正义标准”有:忠君爱国,不动荡君权,为国家鞠躬尽瘁等。

但是这个统治阶级不一定总是最强大的阶级,统治阶级往往都会有被推翻的时候。

当旧有的统治阶级被推翻时,正义的标准就会改变,社会意识形态就会更倾向于维护新兴的反抗阶级的利益。

比如封建的战乱时期,这时候强调的“正义标准”有:打土豪分田地,人人平等,闯王来了不纳粮等等。

在现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当选。

在所有的主流媒体、网站上都是特朗普铺天盖地的黑料,踩特朗普捧希拉里这是美国的政治正确。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特朗普当选,他获得了美国多数人的支持。

所以虽然大多数人是沉默的,虽然希拉里是政治正确的,但在做决定时,人们还是会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对错往往的确是无意义的,但从利弊的视角出发,你会发现很多事情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去做出更好的、更理智的选择。

比如前阵子热议的「难民」问题,帮助难民的确是“对”的事,是善良的。

但我们愿意接受吗?

不愿意。

为什么不愿意?

这其实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接收难民对我们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巨大的社会隐患和动乱,造就更多的不平等。

总结而言就是,损害了我们的利益。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而非「趋对避错」。

理解了这一点,你才会意识到,从利弊的角度看问题会让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清晰,更便捷。

「对错」在很多时候不仅无法成为你评判事物的标准,反而会是你认知事物的障碍。

毛主席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对我国当时的社会各阶层做出了极度之精准的剖析,这种认知的精准是建立在明确了各阶级的利益所在的基础上。

从毛主席的这篇文章中你能清晰的看到不同阶层所处的位置,基于这个位置他们又要如何去实现他们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理解了趋利避害,也就理解了人性。理解了人性你才会明白,为什么「执着于对错」是幼稚的。

其实很多人之所以排斥“成熟的人看利弊”这样的说法,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看利弊就意味着完全的不分对错,不讲善恶,没有良知。

事实上看利弊和分善恶是完全不同维度上的两件事情,而且这两件事情并不矛盾。

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会惯于从利弊角度分析问题,这只是他采取的一种更理性的、更智慧的认知世界的方式,他只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对问题的道德评判上,而是会马上采取措施,解决现实问题。

他依旧会有自己的良知,甚至会有比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人更清晰的道德价值体系,他们「不作恶」的可能性远远大于那些只知分对错的人——

因为越是理性的人越是能够清楚地意识到法律的界限,意识到作恶的损失,所以他们反而会更好的约束自己。

当然,其实之所以成熟的人会从利弊视角认知世界,归根结底的原因在于,这是一种效率最高的认知-行为的方法。

我见过无数的人在遇到问题时只会不断的哭诉:他怎么能这样对我?这样不公平!这是不对的!我接受不了他这样对我!

人遇到挫折会难过是正常的,但问题是,你不能一直把“他是错的”当成不接受现实的借口,不断的悲伤,不断的抱怨,不断地强调别人是错误的,但这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没有丝毫的卵用。

但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他会马上接受现实,问题已经发生了,别人已经伤害了我,错误已经出现,那我要怎样去处理这个问题?如何妥当的将问题解决?然后迅速的付诸行动。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觉得这篇文章想强调的是,如果我们想更为成熟,就要锻炼分析利弊的视角。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我真正想说的是:很多问题的存在,其实都是因为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无关紧要的、无法得出答案的、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毫无助益的地方上才产生的。

说得通俗点儿,也就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一些人的抑郁焦虑,其实是因为对未来产生了太多不必要的担忧;

在网上和别人争辩哪个球队更强憋了一肚子火,但其实哪个球队更强这是客观事实,和你们的争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你和女朋友的关系本来好好的,但你总是不自信,担心自己不好,反而因此失去了对你女友的吸引力;

这些由于「无事自扰」而引发的问题,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有所体现。

「利弊视角」只是一个“点”,重要的是「专注于具体的现实生活本身,而非沉溺于自己精神世界里的概念和感受」这样一种生活状态。

这样一种生活状态的切换,往往从我们开始专注的去做某些事情开始。

我在今天前已经接连一个月的时间状态很差,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但自己充满了不满,各种庞杂混乱的想法充斥在我的脑海中,结果是我做事情的效率和质量很差。

直到今天早上我下定决定,重新严格规划自己的生活,明确在各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今天一早上我非常投入的看书做笔记。

一天工作下来,我的精神状态竟然还是很好,再不复之前一天到晚的萎靡,而且之前很多心理上的焦虑、恐慌等统统一扫而尽,内心里生出了一种平静的自信。

所以我要再在这篇文章里强调一遍一个理念:

规整自己的生活要采取「做减法」的方式,不把时间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也就不会产生那些多无关紧要的问题。

不自扰,即无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偷懒的木偶:我觉得这倒更接近世界的真相。曾经看过人类简史,老外那些没经过老夫子们影响的思维方式也挺有意思,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人文现象或许才最像真的吧?最近也老是在想,保不齐我们崇尚的美好只不过是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的谎言呢?人类简史那本书真的可以看看。
  • the伈:只有强与弱,没有对与错。当你站在高山之颠时,诞生了一群阿谀奉承之人。当日落黄昏时,真正的信徒又有几何。
  • 包弟:可是司马懿不也叫曹丕只争对错不真输赢吗?
    文艺小麦: @包弟 不同时期不同环境的一种产物
  • 望族梦沈松林:或许转发就是最好的认同吧!
  • 一生推zsy:什么事都不能一锤定音
  • 箴言难言:呵呵,这个问题我考虑了很久,最后发现还是会掉入中国人的诡辩里,非常感谢楼主,再次体现了诡辩理论,中国人学会了太多的衡权利弊,少了太多的道德对错,经常就看到中国人丢人丢到国外去的新闻,这也是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并不受待见的原因,哪怕在国内,去各大旅游胜地看一圈,无数的道德底限被自己人践踏,我们今天的毫不在意,会被后人放在道德天平上考量,还有环境污染等等问题,我们现在造就的世界也是我们的后代必须偿还的世界,只有看不到未来的民族才会牺牲未来,只有强于诡辩的民族才会在这里讨论对错,对错是后人谈的,利弊是小人权衡的,我们的要做的,就是正己身,知对错,说真言,办实事。
  • f7dc1a26ea69:强权即公理,然而真理并不屈服于强权,公理不等同于真理,所谓的是非对错,自有从古至今共同认定的道德标准,比如:不告而拿即为偷,欠债就该还钱,杀人理应偿命。是非对错世间早有定论,取决于普世价值观即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按照文中说法,我倒想起第德意志三帝国的将领们说过的一句话:世人都认为我们错了,而原因只是因为我们输掉了那场战争。所以,希特勒发动战争是正确的吗?
  • 一直在了解我:个人认为有智慧的人最能靠近真理,也就是哲学家
  • a1e897204ffc:对错在于难得糊涂,利弊在于大家都好
    a1e897204ffc:只不过每个人都在追求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对的而已。:joy:
  • 9affc7b5706d:这让我想起教父的麦克😬
  • FORREST茆:以后在和别人讨论对错,我就来看看这篇文章
  • 艾玛_沈:恩。很有道理。以后自己再纠结对错的时候,就复习一下你这篇文章。谢谢!
  • 绿叶坊:掌握社会舆论的阶级,通常是社会的统治阶级。

    在这个时候,正义的标准往往是由这个阶级制定,并且这个标准会尽可能的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倘若正义都可以定义,那么“公理自在人心”一类的话多半也是自欺或欺人之言!
  • 微岩:非常佩服作者的写作能力,你也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对错,和利弊区分,都很难区分,看信仰吧。如果和你争辩,也会是文中的庸人自扰,但确实是一篇好文章,好文章的标准我个人认为就是让更多人思考,这个文章做到了。
  • 门前的那颗樱桃树:那么在情感方面这个观点,是对错还是利弊໒( ̿・ ᴥ ̿・ )ʋ
  • 8ad17b618100:成熟稳重是好事,偶尔幼稚一点对生活添加点色彩也无可厚非。文章写的不错。加油↖(^ω^)↗
  • ai糊弄:我翻译了 现实版《道德经》不过还没有完成 也有翻译方法 没事你也翻译一下 看看对你有没有什么帮助
  • ai糊弄:古代 老子早就发现了 可惜那时候的人都不太理解 反而异化了 你这只是大多数人的小道理 也不要太过于对错 因为你觉这样是对的 几百年几千年过后呢 总会有比你更先进的思想出现 拭目以待吧
  • 去吧卡比兽:感觉作者并没有搞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的本质是什么
  • 106c7d39c7f1:看了2句就觉得你是在放屁,请从利弊分析我说的对错
    林青栀:@sunnyblue 无论他放屁与否,你都给他增加了一条热度,这条评论是有利的
  • 小泽子1994:赞同“成熟的人分析利弊”,但不是很认同“幼稚的人执着于对错。”个人觉得,成熟和幼稚的区别,是经历。
  • 蓝小厮:假如类似的文章多了,大家认同你的观点,并且这样去做了,做的很好,这个世界是不是不可爱了。是不是冷清了。是不是单一了
    106c7d39c7f1: @蓝小厮 是tmd中国太多这种无耻贪婪之徒的借口,民族信仰呢,道德底线呢,这tmd不是这种sb考虑的,他们只想这事tmd对我有多少用
  • 爱萝莉的小熊:所以,为了符合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自私,建议从小学开始学校就要教导我们不要纠结对错,要趋利避害,要使自己利益最大化,要自私。这样以后整个社会都没有那种纠结对与错的人了,人人都是明哲保身,都是一个个冰冷的石头。这样不更好?反正对与错也不是普通老百姓说了算的。
  • 爱萝莉的小熊:人性本恶 人生来自私
  • MYF_max:很现实啊,不过少了那些固执己见的人这个世界也就不可爱了。
  • 七月汤:在珍珠和米粒之间,鸡往往会选择米粒,大部分的选择不过只是趋利避害而已。
  • 7198791ff5de:我是一个幼稚的人啊
  • 蓝薇_:明朝时期,宋明理学日趋僵化,封建社会也将要步入晚期,明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到明末清初才会出现一批新的思想。
  • 宁可欲依:罗胖在《奇葩说》中说过这句话,我早就明白了,就好比前朝和今天,对和错是可以改变的,聪明的人首先考虑的不是对错,而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衡量对自己影响的利弊程度
  • 淡欲随心:@窗黑灯亮 这是个人思维而已。 就像所说的那有什么对错。 对错和利弊其实也没必要牵强的理解在一块。 两个不同的角度和维度罢了。 还有后面的逻辑关系。个人观点吧。 别太执着
  • 冷卍烟:生活嘛,生下来,然后活下去。有的人活不好,但也有的人能活好。论点各有角度,本来就可以不同。我对分析利弊这个做法很支持。
    冷卍烟:另外补充一句:分析利弊和辨别对错并不彻底对立,可以同时进行。
  • 蝶叠落:既然抛出这样的观点,大概所有在这里 言论争执不停的人 都是幼稚的了,因为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 到底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有什么重要,包括职场出现的争论,都是因为什么,幼稚吗? 成熟的人 分析利弊,为什么看到的 都是 不成熟的人? 相反成熟的人 却要被 幼稚的人 争辩对错,不得不说这是个 荒诞 遍处的 社会。 每个角落里都有执拗于对错 而不是利弊的人。真希望你 这篇文章 可以 唤醒 那些 执着于争对错的人,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没有那么多理想化的 绝对的 对和错, 对吗?感谢感到你的文章,给我很多感悟:)

    106c7d39c7f1: @吃独食的你的把戏要揭穿 @淡欲随心真tmd有脸说只考虑利弊,我这么说是为了有利于你身心健康发展,民族道德回归,我们没信仰,只管是否有用,信仰有没有利啊,真是妨碍了大家随心所欲了呢
    淡欲随心:@吃独食的你的把戏要揭穿 你掌握了精髓
  • 驾轻舟以过险峡:本来看完文章觉得思维挺好的,现在很多网络的评论简直不堪入目,所以我很少评论,因为无论怎么说都有人喷(无奈摊手)。
    看到评论,只想说,思维和判断不直接相关,嗯?大概意思就是头脑可以容下想到的思维,辩证的看待,分析利弊,但是这都不是我去决定的关键因素,不可能容下了不同的思维就去做两件相反又打脸的事
  • 钟书师妹:说白了就是你对对错利弊没有明显的意识和认知,其中又多了一种推卸责任,逃避内心的一种消极心态,你生活境遇的困窘让你产生了迷茫的困顿总结,这是不理智不客观的,过于主观的否认现实,说明你缺乏勇敢面对现实的能力。而不是像阿Q那样,以精神胜利法去摆脱对错利弊。你这样下去,如果不知反思悔改,你将会变成经验落后的失败者。请写者重新透视问题的心理角度。
  • 雨鱼鱼鱼:有句话叫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墨尔本晴雨表:@雨鱼鱼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生不易,莫笑他人。 啥意思
  • 71b5067e3f3e:文章观点挺好的,但是为何看到最后越发觉得傲慢。你真以为那些抑郁焦虑就是无事自扰?
    文艺小麦: @鑫八爪 有败笔之嫌🙂
  • 好名zhen难起:理解了之后,对错才会变了更加有利
    文艺小麦: @好名zhen难起 看自我理解了🙂
  • 木瑾花开_b100:感谢分享
    文艺小麦: @木瑾花开_b100 🙂
  • 逍遥子的逍遥:我倒是挺认同你的,对与错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们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在别人的价值观世界里未必就对,我们又何必去强迫去绑架别人的价值观。从与己与人的利与弊去处理分歧,是更为成熟的方法。只是一点点建议把最后你自己的状态那一段删了,倒不失为一篇好文,落脚点可以更高一些的
  • ca73972612a4:分析利弊,理性选择!的确能有高效率。
    感官对错,感性选择!有时也会受各种外界因素约束。作者此文并没有对错,也没有利弊之分。完全就是表述作者的理解,价值倾向吧。不过,我认为做个分析利弊的人可以让你更理性的对待生活,同时评价对错也无可厚非,没有错,让你不至于理性到“冷酷无情”。若二者相结合,perfect。😀我要努力做到这样子!
    文艺小麦: @yaoliying 那要努力了
  • 7ed15804bcbf:文章作为思想的载体,这个平台不足以承载道德评判。
    “对错”“利弊”也是相对而言,从不同角度来看也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
    “真理”也总是建立在血与火之上,如果是能构建文化体系、推动社会进步、给人以启迪、觉悟的“真理”,即便面对的是世俗中的“错”或者“弊”,也需要有人迈出第一步。
    文章讲的不错,所欠缺的是深入探究,作者想表达的是运用“智慧”,通过最有效的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致达到最优化的目的。
    感谢楼主分享!
    文艺小麦: @小园星辰 一种见解而已😄
  • 7ed15804bcbf:此文估计会惹怒不少喷子
    文艺小麦: @小园星辰 🙂
  • 窗黑灯亮:简直一派胡言,就算世界上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偷钱了也要知道这是错的,说什么没有对错只是不敢坚持对的想法而已;再说道正义的本质,你所说的正义似乎只是一种为了趋势采取的行为,这跟“本质”有半毛钱关系吗?再说道人性中的趋利避害,这当然是天性,但趋对避错,这确是后天可以培养成的。再说道执着,你把执着浅显的描述成面对困境无法适应,只会抱怨的一种状态不觉得是一种不恰当的描述吗?文章末你提到自己最近的生活状态不太如意,花了一些功夫去整理,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这和文章主题什么成熟的人分析利弊,幼稚的人执着于对错没有逻辑关系。我写这么长的回复,是出于愤怒,因为文中许多论点和论证被曲解,简直不知所谓,就得出标题的结论。如果想写文章,请严肃点,尽可能不去误导他人吧!
    宁可欲依: @窗黑灯亮 瞎掰,你自己理解不当,对和错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大自然没有对错,包括政治,就像三国不分好坏,只有微妙的程度不同
    冷卍烟:@窗黑灯亮 角度而已。地球存在了许多年,人类自从出现,对地球做了些什么?那人类的存在是对是错呢?
    文艺小麦: @窗黑灯亮 伪命题
  • be84b313b0ab:写的很好,烦恼焦虑源自于自己内心的困扰,很客观,做一个实际解决问题的人
  • 云客lucky:对错利弊,谁又能正真说清,站的角度,立场不一样,方向,选择也会不一样,这世间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
    文艺小麦: @小可资源 😇

本文标题:成熟的人分析利弊,幼稚的人执着于对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bpb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