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是我们最近推出的一个线上访谈栏目,每周邀请一到两位资深的设计师和产品人,针对想要从事互联网产品、设计、运营的在校学生及入门新人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回答和建议,从而一起思考和进步。
第一期的嘉宾 :刘云天
自 2002 年起,刘老师在「用户体验设计」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 15 年时间。他在腾讯工作了近十年,曾是腾讯电商的用户体验负责人,也曾是唐硕深圳 Studio 总监和合伙人,现在的刘老师是金蝶的大数据首席体验师。
访谈正文:
1.看到您在朋友圈向朋友们推荐小米的智能音箱,也曾在知乎里推荐过几次小米的产品,总体而言,小米产品的设计是您所欣赏的吗?再用一句话来形容您最欣赏什么类型的产品。
小米盒子、小米多看阅读、小米路由器、小米圈铁耳机,还有刚发布的小米 AI 智能音箱,这几款产品确实让我兴奋。我认为小米的绝大部分产品,在实用、效率、价格和设计本身上达到了一种平衡,给人“性价比亲民”、“设计优雅”的感觉。在通常的认知里,好的设计都是价格不菲的,但小米的产品,能让普通人体验到科技和设计的魅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我也不认为小米的所有产品都那么优秀,像之前买回来的小米电视(第一代),不光视频显示效果失真,而且四角尖硬没处理,搬运的时候直接把手划破......但不论怎么说,小米还是一家值得大家尊重的企业。
我个人最欣赏的是能提升效率的、有自然设计感的产品。有些绕,其实我想传递一个价值观:时间是宝贵的。如果你的身边多了一个产品,那么它的定位就是「工具」型的,它应该更有效地提升你的工作或生活,把你解放出来,让你做更重要的事。除此之外,我欣赏那些融入感更强的产品,比如 B&O 的 A6 箱,悬挂在墙上的感觉非常好,像装饰品一样,不干扰你的生活,但带来震憾的音质让你感觉余余音绕梁。未来的产品会融入在我们的环境当中,你能想象它和我们安静地在以起,而又不那么的突兀,优雅、智能地协助到你。「全面屏」的设备也是一种融入的方式。
2.作为一位大数据公司的首席体验师,很多人都很好奇「大数据」+「首席体验师」标签背后的一份工作到底是什么样的,可以大概介绍一下您平时一天的工作流程么?
我目前在金蝶公司工作,地点在深圳。「大数据」是金蝶公司的一个部门。我的工作是负责与大数据相关产品的体验设计。我们团队叫做大数据用户体验部,英文简称 DXD (现在叫做金蝶云用户体验部),我们负责金蝶云的基础服务的产品,也有人工智能的产品,如果你有兴趣和我们一起工作,可以在知乎上私信我。
我的工作和其它总监类似,当天的工作在前一天就定了,我的工作 90% 依赖 OmniFocus 来执行,简单地说我的工作就是:检查 OmniFocus 中的任务,然后执行任务。但这样讲会太抽象,如果在 8 个小时里分配就是:沟通及推动工作占 30% 的时间,包括对内对外的会议、写屁屁踢改屁屁踢讲屁屁踢、包括和同事的沟通;检查项 占 30% 的时间,检查产品设计质量,评审设计,观察数据;行业信息搜集与学习占 10% 的时间;招聘占 30% 的时间(这和下面的一个问题相关)。在 8 个小时之外的工作是随时的、移动的,金蝶提倡移动办公,20% 做自己希望创新的事情,所以我也有在家远程办公的时候,我们 DXD 也有在咖啡厅做脑爆和创意的场景。
3.您在知乎上关注了许多关于新人如何进 UX 行业及交互设计自学相关的问题,作为一个在「用户体验设计」 行业工作 15 年以上的资深设计师,有哪些经验是想分享给的刚入门的新人的?
用知乎这几年,我发现知乎确实是个招聘的好渠道,很多优秀的人才都在知乎;不仅如此,甚至一部分搜索替代了百度,我关注这类问题,除了希望能招聘到有潜力的设计师,也乐于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我想只有这样,我们设计师才会共同成长,我想分享几点经验给到新人:
一、少看这些像我这样的分享,少去参加一些不太专业的会议。我的意思是有选择性地看,不要盲目。每个人的人生都应该是闪亮夺目的,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创新者,而不是一个追随者。我们 80 后已经开始老了,各位 90 后、00 后才是未来,新人应该和我们走不一样的创新。
二、坚持。有人说「选择」更重要,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角度,当你选择另外一件事情的时候,一样是坚持更重要。所有的创新都会依赖你对知识进长期的积累后,才会产生一个新的爆发。一份工作,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如果不是薪资过低生活不下去,不要那么快地离职,这对新人没有任何好处。
三、少抱怨。这个网络已经充斥了太多的负面消息,尽量不要把这种负面情绪扩散开来,多用积极的心态来解决你的问题。每个人在职场前几年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多接触正能量的人,正面处理才是好的方式。
最后是专注。专注是需要你长期保持对一件事的努力和拼博。如果你正在做一个项目,应该尽可能的把它做到完美,做到认可,有一颗匠人的心,保持专注对设计新人的未来有非常大的价值。网上有个案例,说是 1998 年 5 月一个周五的下午,应华盛顿大学的邀请,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和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同学们面前进行了一场对话。当被问到致富秘诀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们俩竟然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在纸上写下了同一个单词。这两任全球首富,年龄相差 25 岁,从事完全不同的行业,但是他们写下的单词一摸一样:Focus,也就是专注。
4.您微信的头像很像太极阴阳的符号,看到您在知乎上也关注些佛教和禅宗相关的问题,会把对这些的思考和理解代入到日常设计的工作中么?
我的微信头像其实是截拳道标志的一个部分,维基百科有正式的截拳道标志图形(见下图)。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是我最乐意回答的,除了对于佛教、禅宗的关注,我更想谈谈我从截拳道中获得的一些哲学思考和想法(下面文字会比较长,见谅)。
我是截拳道练习者,目前我已经考取了截拳道初级六级(黄白带),第五级的技术也已经学完,准备考取五级(棕带),级别属于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CJIF)认证。正式的学习截拳道是在一年前,在那之后,我对截拳道宗师李小龙的兴趣发生了转变,特别是在阅读李小龙编写的书籍后,我发现哲学才是李小龙真正的激情所在,武术、电影、演员这些只是他选择表达哲学的方式。
截拳道标志中包含着「阴和阳不断内在流动变化,而又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的智慧。宗师在设计标志的时候,特意在阴和阳之外增加了两个旋转的键头,箭头表明所有明显相对的力量都来自于一个联合的力量,用以表示截拳道的基本法则。宗师认为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有阴有阳,不能被分成两个部分,如果一个人拒绝接受某个部份,就会让这两个部分分离,而分离则会让人走向极端。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吵架,一方越吵就会越生气,一方如果再咄咄逼人就会让另一方走向极端。这好比两个拳击手 A 和 B,当 A 出拳打击的力量达到极点时,阳就会变成阴,如果 B 在它未到极点的时候出击,就会变成硬碰硬的结果。好的方式是宽容、接纳对方,从他的角度思考,尝试制造双赢。理解产品研发过程中也有阴阳流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会让你更能理解在工作中遇到的事情,让你从另外一个视角解决问题。
截拳道主张「无为」,即不去扰乱违背事物自然的轨道。宗师认为,此消彼涨,顺其 然。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会抱怨,这其实是对立的看法,对立会产生依存和流动,但顺势、柔韧则是更好的处理态度。这好比柔软的树枝,在大雪的重压下,就不会轻易断裂;又好比流水,在流动中快速适应各种障碍,自然而然地越过去。换句话讲,我们可以向水学习,不要对立,如果我们能随逆境而动,最后就可以战胜逆境;如果设计师遇到烦恼的事,应该顺应它,调整改变自己,这样才能越过它。「站在风口上的猪能飞」也是一种顺势。
工作和生活是相通的,在开车中你总会遇到抢道的 ,如果你要和他抢,一定会增大刮蹭的机会或安全风险,这就是违背了「自然」,我们可以学习截拳道中的「无为」,就是让对对方先过去,顺应他,等待他把你的道路空出来,你就会自然的开走。你要像水一样灵活、多变,想到应变之道,才会泰然处之。
另外是截拳道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宗师认为在截拳道中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是严守规则,第二个境界是从规则中解放出来,第三个境界是回到原始的自由。我有朋友经常问我,设计的方法有哪些,有没有套路,哪里有干货?我的答案是没有通吃一切的套路,方法是多变的,唯有「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当你记住了优秀产品的设计方法(比如微信),当你正确学习了 Journey Map,当你了解了什么是 Service Design 后,你可能还是用不起来,原因就是你还处在第一个「严守规则」的境界,你只会学习别人的套路,但实际的工作场景、产品、人都和套路中的千差万别。截拳道原则之一就是「吸收有用的东西」,了解了这个,你可以把要吸收的方法在实际中应用,不断验证、先做后说,「以无法为有法」,慢慢地、你才会有那种「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超然感觉。
除了截拳道的哲学,禅宗也有意思,它提供了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它认为「悟」是禅的本质,禅是合一性的, 我们通常采用的是二元思考或逻辑思考来探寻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有一个小朋友拿一支毛笔在宣纸上画了个红色的竹子,你可能会笑起来说怎么能画成红色的竹子,应该是黑色的啊?但仔细想想,自然界的竹子都是绿色的吧?因为你的思维定势是逻辑性的,你只接受到了在宣纸上的竹子都是黑色, 没有接受宣纸上的竹子是红色的这个事实。
禅认为大家在本质上都是保守主义者,大家都喜欢稳定,即使只是表面的也可以,比如我在北上广深一套房这就够 。当传统和逻辑开始失效时,大家就会焦虑,我怎么样才能进行创新,我如何做设计,我如何面对人工智能?禅提供了开悟的方法,我认为这和洞察力有关。下个月我在 UXPA 上有一场关于「洞察力」的工作访谈,我会分享我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5.在「用户体验设计」这行业工作了 15 年以上,从一个设计师一步步成长为项目负责任,也创过业,现在的你怎么看待最近正热烈讨论论的「全链路设计师」?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最早提出来「全链路设计师」这个词的是阿里巴巴集团 UED 的总监汪方进,汪总。他在一次演讲中指出:「UXD是“User eXperience Design”的缩写,全称为“用户体验设计”或“体验设计”,是UED团队中一种设计岗位,是全链路的设计师。其主要特点是具备多样化的专业能力,工作流程覆盖度广,综合素质高,岗位价值大,发展瓶颈小。其核心价值在于为全能型的设计师提供明确的发展路径,能产生项目效率提升和体验设计的完整性。」
换言之,UXD 就是用户体验设计, 从事 UXD 的人 ,被称之为「全链路设计师」,英文直译过来就是「用户体验设计师」。
不管是「全链路设计师」或是「用户体验设计师」,业界都正在传递一种信息,以往单一工种的岗位(如 ID、VD、RD 等)所带来的价值正在打折,这种只具备单一技能的岗位正在下沉,行业和未来更需要的是一专多长的设计师,单一技能的设计师开始面临被淘汰的风险。这对于现有的设计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审视 的工作,反思自己是否能为组织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假设你自私点不想为公司带来更大价值,你也要反思自己,如果不希望自己在行业里下沉,应该更加努力让自己不断成 。
你可能会问是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全链路设计师」,我的答案是的,确实是这个方向, 且必须要马上开始。因为只有从现在开始准备,你的阅历、经验,还有你的价值才会在未来被极大的放大。但是,请注意,在新人设计师具备「 一专多长」之前,「 专」是在前的,「多 」是在后的,「 专」更加重要,或是说你价值观背后的「意识」更加重要。我们常说「初心」,那么你的初心是什么?你是要成为全链路设计师,还是追求你自己喜欢的东?我想,只有在你初心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了有那么多「长」是你不具备的技能之时,才会自然的去丰富它吧。
6.知乎上的王阅微先生资料显示也是唐硕深圳 Studio 的合伙人,也曾在腾讯任职交互 设计师,你们之前是同事么,是不是在共事的过程中产生的要共同创业的念头?
其实不能算是共同创业,我们有先有后地进入唐硕,我目前也已经离开了唐硕,唐硕深圳 Studio 的工作也交给王阅微负责。
王阅微是我在腾讯拍拍的同事,虽然这些年,我们在职位上一直保持着上下级的关系,但我们私人关系甚好,在很多领域都有共同的兴趣;特别是在体验设计、人机交互、数码设备等;在一些理念上也非常相近,我想这些可能是我们愿意走出腾讯,做点不一样的事情的原因吧。我和他在知乎上共同主持过一场 Live,也欢迎大家听听。
7.您如何理解「设计」与「人」之间的关系?
请允许我用截拳道的哲学理念来解释这个的问题。首先,月球、地球、人类都是整个宇宙能量流动循环的一个部分, 人类不会在真空里活着,人类依赖地球中的氧气来生 存。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关系」就是联系,即两个事物存在着「联系」的关系。
做「设计」,就是处 「关系」、「联系」、或「连接」的过程。交互设计师(这 指 UI 类的交互设计师)多解决的是「人与机器的关系」和「元素分类关系」;视觉设计师更多解决的是「元素连接」和「创建新连接」。这种「联系」或「连接」最终是要服务于「 人」这个个体,给人带来一定的价值。如果你思考的更深,这种「联系」和「连接」可能更多。
最后,对于新人设计师来讲,应该更多的关注「人 」和人相关的事物,因为界面上的设计、可用性的提升、创意的表达都是在这个层面之下的东西。通常人们说「从痛点出发来设计」,不如换个说法:更近距离的观察人和人的行为来设计,而不只是从「痛点」出发。从“ 人口重心 ”的角度做创新,就是这个意思,要观察「 人」,观察「人」的变化。对设计师来说,好的表达方式是「根据定性的用户反馈,根据定量的行为数据,我们发现...」,而不是「我认为,我以为,我觉得...」这样去解决产品设计的问题,如果你让「设计」和「 人」之间有情感化的「连接」,那就是成功了。
8.看到您在知乎上对效率和时间管理等工具有一定关注,也给最美应用推荐的几款工具类型应用点赞,在日常生活中是个喜欢倒腾这些新兴互联网产品的人么?如果要选择的话,最想推荐给大家哪些新的 App和工具?
新的东西我都会兴奋,想办法用,但我不会仅限于互联网产品。比如「小象识字」这个产品,对于小朋友和大人都有帮助,它会让你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变化,让你更深入地理解汉字,感受中华的传统文化。如果让我推荐几个手机端的 App,不算新的,有以下几个:
①付费:Iron Marines。一款策略游戏,也是刚刚最美应用推荐的吧?我个人更喜欢策略游戏多一些。这家公司之前设计的 Kingdom Rush 三部曲都非常震憾,打法也可以多变。在防塔游戏中,Iron Marines 能让你打出星际的感觉,同时也推荐 Kingdom Rush 三部曲。
②付费:OmniOutliner。我推荐 iOS 端和 Mac 端配合使用,因为在 iOS 端可以录音,最常用的 操作是在 Mac 端写得差不多之后,自己在手机上朗读朗读,这一招在演讲前最有效。但 OmniOutliner 最大的优势还是在 Mac 端,核心就是让你的表达方式结构化。
③免费:Post-it Plus。便利贴工具,设计师必须装的一个工具,就不用多介绍了吧, 自行搜索吧。
④免费:随机词,可以用手机打开右边的网址http://random.debonochina.com。这并不是一个 App,是一个 Web 端的应用 ,我把它存在手机的桌面上,经常用来做一些创新类的思考。
# 快问快答 #
1.晚上睡前半小时都会用到哪些产品?
不加思索的应该是以下四个 App:OmniFocus、WorkFlow+、Wordpress、云之家。
①晚上使用 OmniFocus 是做回顾,检查一天的任务,或安排下一步的工作;
②WorkFlow + 其它App :一个是配合 DayOne 主要是快速记录,这个使用的是「Five Minute Journal」的理念;一个是配合印象笔记,把一些碎片的东西存到印象笔记中;还有一个是刷牙定时器,偶尔我也会用;
③用Wordpress 是一个习惯,我每天都会在我的博客上发一张照片和一句话,用来记录每天的生活。我希望等我老了的那一天,每天的照片能让我重新唤醒记忆,这个习惯已经保持了近三年;
④“云之家”是我们金蝶的核心产品,睡之前我会看一下有没有消息需要处理。
2.日常作息大概是什么样的?几点睡几点起?
大概凌晨 1 点左右休息,早上 7 点多起来。中午视情况会稍休息下,一般在 30 分钟左右。
3.在设计上曾经最让你感觉到惊艳的产品是什么?
应该是 Eric Jordan 在 2003 年左右设计的 2advanced.com Ver4.0 官方网站,目前这个版本在国内的网上还可以找得到。如果你找得到,Ver4.0 现在看起来都不落伍,一样很酷。Eric 是一个无法被超越的人,我深深被 Eric 在多领域的专业技能之深而折服,这包括:Motion Graphics, Concept Design, Interface Design, Brand/identity, Production, VR, Sound Design。之前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在视觉或创意这些领域有一点点超过他,但现在看上去很难了,这些年他在国际上拿 30 多个奖项,作为一个设计师,足以代表一个时代。Eric,他就是一个「全链路设计师」。
4.对刚入门设计新人最看重什么样的品质?
对事物有一定的「品味」,发自内心的喜欢「设计」。
-----
#设计师孵化计划#
我们在用社群+培训课程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成为视觉设计师、交互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其中 M1 和 M2 分别针对入门和初级 UI、交互、产品设计师。关于 M1、M2 孵化计划的课程详情可以查看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