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乐冰老师,暑假到了很多孩子以及大学生都开始读书了,包括乐冰在内很多时候就是泛泛而读、甚至有些晦涩的书籍干脆放弃了,这些年“辜负”了很多的好书。当然有些书籍适合泛读,但有些书适合精读细读甚至多读,我们是否真正的会“读书”呢?今天让我们看一下古人朱熹的读书方法,会对我们有很大启发。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他自己一生又酷爱读书,对于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也是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循序渐进
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要颠倒。“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又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文、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也。”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量力所至而谨守之”。第三,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字求其训,字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否则,“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看了,则看犹不看也也。”
阅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安排,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的读书。
(二)熟读精思
朱熹认为,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他说有些人读书"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为此,他主张读书要能成诵,认为“横梁(即张载)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而且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即使已能成诵,但若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因为在他看来,“百遍时自是强五卜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熟读确实有助于理解。“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朱熹提出了“无疑一有疑——解疑”的过程。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里所说的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即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精心思考的结果。读书若真能做到既读得熟,又思之精,那么就真正把书读通了,而且会永远记住。
(三)虚心涵泳
虚心涵泳的读书方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静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读书中发现了疑问,“众说纷错补”,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唧嚼,细心玩味。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每一本书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内容,不可带着先入为主的想法去学习,面对问题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四)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只有“从容乎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浙见意味。”
朱子的这个主张是要求读书过程中要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的行动。
(五)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其一,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其二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为此,朱熹把读书形象而又深刻地比喻为救火治病,撑上水船和破釜沉舟。认为读书应该具有犹如救火治病郱样的紧迫感,撑上水船那样不进则退的顽强作风和破釜沉舟邢样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所谓“居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朱熹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又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逐字,各有着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他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只有树立了明确的志向,才能“一味向前”,学业不断长进。
朱熹的读书法是他自己长期读书经验以及对前人读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比较集中地反我国古代对于读书方法研究的成果,其中不乏合理的内容,如"循序渐进"包含的量力性和打好基础的思想,“熟读精思"包含的重视思考的思想。”虚心涵泳"包含的客观揣摩的思想,“切己体察”包含的身体力行思想,“着紧用力"包含的积极奋发的思想,”居敬持志“包含的精神专持志以恒的思想等,都是在读书治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曾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在今天对我们也仍有借鉴作用。
当然,朱熹读书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无论是谁的思想,都不是完全正确的,朱熹所提倡读的书,主要是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圣贤之书。他的读书法主要是强调如何学习书本知识,而未曾注意到与实际知识之间的联系。造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不良学风。
因此,我们在肯定朱熹读书法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它的不足及其消极影响。关键是我们要吸取正确的思想为我们所用。
大家好,我是乐冰老师,一个即将做小姨的教育学学士,家庭教育讲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科普最新教育知识,解答各种育儿问题,教育这条路上愿你我同行。
我的文章类型大致分为三个方面: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教育史趣事。
欢迎关注我, 查看以往文章,及时获取最新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