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回顾
Paste_Image.png尝试用TMBRT模型分析自己的一次“失败”。
- 【分析】分析一件今天感到挫败的事情。
- 【背景】今天回公司加班培训,培训主题是《麦肯锡咨询顾问初级课程》,其中有一个练习是高管访谈,经过三人小讨论之后,我和仙分别负责访谈和记录。
1、我设计的沟通主题是:引入okr在企业推广的过程中阻碍。问题逻辑的设计是先问公司的战略目标,再问希望通过绩效管理对战略落地如何支撑,引入okr希望解决什么问题,推广规划,最后来探讨什么阻碍了我们。
2、一开始沟通VP扮演者就一直滔滔不决的分享他们是如何执行okr,第一个问题就用了将近6分钟(总的访谈时间是十分钟)。
3、过程中我的内心很不耐烦,一直走神,既没有积极主动的话题拉回来,也没有很好的思考对方回答中传递的信息 - 【动机】任务式“完成”小组作业
- 【触发器】�这里也体现了一个问题,启动沟通的时候我是有一个预期的,所以某些我期望的词汇构成了激发我谈话热情的触发器。而在沟通中,对方回答的内容跟问题有一定偏离,因此触发器也是无效的。
- 【行为】一直在对方长时间的滔滔不绝找不到谈话的切入点,而且我自己对对方有主观的评判,觉得他没有在既定的话题里,传递的信息没有价值。因此,在这种意识下,引发了我在行为上的对这次对话不重视,不集中,开始走神。
- 【奖励】并没有设定奖励。
- 【触发器敏锐度】主观评判的影响让我对对方回答内容不感兴趣,没有在认真听,因此对于扑捉关键词汇的敏锐度下降。
- 【结论】最终的结果是这是一个无效沟通,既不能达成沟通目的,也导致了自己后续的挫败情绪。
- 【解决方法】从这次分析,找到自己在沟通上存在的GAP:首先,从动机来看,任务式的沟通本质是要完成任务,而不是达成沟通目的,正如老师说的‘坚持有就有压力’,本身就有抵触,有怎么可能达成有效沟通结果?因此,我需要把沟通,转化为挑战式的,可衡量可评价的,那么沟通的动机才能够真正是“达成某个沟通目的”。
本课您的其他感受、收获等
今天课程对我最大的触动是“任何解决方案都是有风险的”。
- 工作中,过往总觉得自己一直疲于奔命的应付各种突发问题,会觉得是自己有一些工作不够细致,或者是自己经验、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反思起来,绝大多数风险防范的问题。
客户A,6月份给他反馈过一次需求答疑,到7月份的时候在另一次沟通会上客户仍然提。我第一意识首先是会想:不是都告诉过你的了,为什么还要反复问,你烦不烦!现在回过头来想,实际上就是我提了一个解决方案给客户,但是我对落实、强化认知并没有做好风险管控,才会导致一切回到原点。 - 生活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制定了习惯培养的21天、30天、100天计划,只考虑了怎么做,却没有更多去考虑会有什么风险,风险要如何防范,出现风险状况要如何应对等。所以往往一旦出现突发状况断掉一两天,很快就带着恨错难返不如破罐破摔的心态放弃了整个养成计划。
我要怎么改变
- 一个表
坚持练习《元习惯刻意训练登记表》,学着和训练过程交流,在训练过程中学着跟小我对话。 - 两个模型
1、pks模型
遇到困难和瓶颈的时候通过PKS模型聚焦解决问题。通过探索、挖掘、澄清一系列手段搞清楚问题的本质,找到关键点,梳理解决方案。
2、TMBRT模型
对于工作推进、习惯养成,要用甜面包热汤模型来找出真正的大象,做骑象人而不是被动的推拉前行。 - 三个行为
1、每日计划,为刻意训练预留足够的时间。
2、每日分享,及时解决刻意训练的困难和疑问。
3、周内回顾,时时关注刻意训练的效果,坚持用TMBRT复盘和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