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日,和母亲们打柴谷

作者: 蒋坤元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04:12 被阅读0次

以前,我曾写过打柴谷的文章,一时也想不起来这篇文章收入在哪本散文集里。但我记得,那时写打柴谷只是一段情景的记录,没有表述过我的思想,或者说缺乏人生的感悟吧。

有些东西,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应该是这样的。

打柴谷,生活在现代都市,很多人是不知道它是什么农活。

但我在小时候,就做过这种农活。

在冬日,母亲和生产队一群女社员,或坐在牛棚门前,或坐在柴垛面前,她们一边晒太阳,一边打柴谷,不时说说笑笑。而我们小孩子就搬稻柴给她们,还将她们打柴好的稻柴捆好搬走。

打柴谷与男人无关。他们在田里开沟,或者在河里罱河泥,他们干得死去活来,谁叫他们是男人呢?男人就是田里的人,做重活是男人命。

打柴谷是女人的事。比起插秧、割稻、翻潭这些累活,打柴谷则是轻松多了,用母亲的话说,打柴谷等于白相。白相,苏州话玩玩的意思。

女社员们都喜欢打柴谷,围坐在一起,家长里短,天南地北,往事今朝,一日聊下来,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中午吃饭时间到了,大家就回家吃饭。

我发现有的女社员走路一拐一拐的。母亲告诉我,她们鞋子里都有稻谷,带一点稻谷回去喂鸡吃。

我不曾见过母亲鞋子里带过稻谷。

母亲对我说,在你很小的时候,鞋子里也带过稻谷的,结果被你父亲发现,你父亲说做这事就是住他脸上抹黑,你这是贪小利失大财。

母亲不识字,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记住了父亲的话,被父亲批评以后,再也不在鞋子里带稻谷了。

母亲以这种诚实的行为教育我,做人就要像脚上穿的鞋子没带一粒稻谷,做人就要清清白白,出污泥而不染。

附录:我的草屋

躺在草屋里,躺在柴地铺上。

这不是我的梦。

这是我的少年经历,也许就是我人生的开始。

那时,为了挣几个工分,每到冬天,队长就派我和另外3个小伙伴去野场,去守夜,看护集体财产。 没有电视,没有灯光,我们摸黑睡觉,无数个冬夜,我们与稻柴一起取暖,半夜三更曾经有猪獾来光顾我们的草屋。

那稻柴自然的、朴素的味道,从此浸渗在我们的生命里。

所以,我是从草屋里走出来的,也不管我走得多远,我永远是故乡一摄纯朴的泥土。

现在你们知道了,从前有一个真实的小男孩,他曾经这样地生活过。

回头看,草屋已消失,我抬起头平静地注视远方,平静地凝眸那辽阔的天空。

相关文章

  • 在冬日,和母亲们打柴谷

    以前,我曾写过打柴谷的文章,一时也想不起来这篇文章收入在哪本散文集里。但我记得,那时写打柴谷只是一段情景的记录,没...

  • 【AAAAA文友群英会】更深露重

    读了作家蒋坤元老师新写的《冬日,和母亲们打柴谷》,感受到了父母辈勤劳吃苦诚实持家的高尚品质,画面感很强,时代的印记...

  • 2019.3.31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妄的人,和年迈多病的母亲住在一起,靠打柴为生,日子过的很苦。 有一天,王妄上山打柴,他在...

  • 2019.4.1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妄的人,和年迈多病的母亲住在一起,靠打柴为生,日子过的很苦。 有一天,王妄上山打柴,他在...

  • 2019.4.3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妄的人,和年迈多病的母亲住在一起,靠打柴为生,日子过的很苦。 有一天,王妄上山打柴,他在...

  • 一时的善念会有好的结果

    01 虞山庆靠打柴为生,家里还有个老母亲,日子过得很是艰难。为了补贴家用,虞山庆会在打柴之余在山上面放下夹子,运气...

  • 12-23林春苗阅读作业

    今天读了一本书,叫做《神笔马良》,这本中的马良,他父亲母亲去世了,在乡亲们的帮帮助下,以打柴,割草为生。可是...

  • 山里的柴火

    母亲在草木茂盛的地方打柴火,我跟着她,在周围的松林间采集蘑菇野果。山里的日子很慢很慢,从早到晚,母亲已经砍...

  • 安谷母亲

    安谷母亲是泥爸的生母,住在安谷,下月满八十。大姑光梅智障,五十岁,和安谷母亲住在一起。娘儿俩在安谷的老街上,守...

  • 2017-12-18

    从前当然是从前,有个孩子名叫马良,他父亲母亲去世,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以打柴割草为生,他喜欢画画,可是连一支笔也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冬日,和母亲们打柴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mj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