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婚姻育儿
缺失的父母教育,变了味的爱,聚焦央视《镜子》。

缺失的父母教育,变了味的爱,聚焦央视《镜子》。

作者: 温暖妈咪 | 来源:发表于2017-05-19 10:49 被阅读81次

央视首部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深度剖析缺失的父母教育会给成长中的孩子照成多大的伤害。这是今年两会提案《家长教育法》后,再次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展现在大众面前。

影片播出后,反响非常激烈,许多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作为一名家长,看了《镜子》后,大力呼吁,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位家长都应该看的电影,每一个单位都应该组织家长集体观看的电影。

《镜子》,深度正面的展现了几个家庭,由于孩子缀学陷入困境,不得不把孩子送去一所特殊的学校“改造”,而父母也要在这所学校里上6天的父母课堂。

家明的家

家明,16岁,刚参加完中考,准备读高一。

家明却选择了缀学在家,缀学的原因是向父母提出做背包客,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父母很难理解,尤其是父亲,特别不能接受孩子的想法。

父亲内心的想法是:“平时给孩子的自由太多,信任太多。”希望培训学校能把孩子的想法转变过来,尽快让孩子早日上学。

家明在接受心里辅导师辅导中说到:“在家里没有一丝一毫的说话权。小到买衣服,自己买的父母直接给扔掉。自己提议买小动物,提议去哪里,还没有开口直接给否定掉。”得不到父母的信任,认同和肯定。一定要跟着父母的想法和意见做,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见。

家明说这些心里话的时候,情绪非常激动,泪流满面,语速非常快,而且就像吵架一样喊出来。

当父亲上父母课堂时,最初的想法慢慢有了改变,原来自己为了工作已经长时间忽略了孩子。父亲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孩子进行沟通了。

6天的父母课堂,使家明的父亲重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问题,才导致孩子今天的结果。于是父母决定在结束父母课堂后,把孩子接回家。

父亲还专程为了孩子请假,陪着孩子做一次背包客。并且还会在平时下班后陪伴孩子一起看电影。

父亲的转变是家明没有想到的,家明说到:“以前从来没有过请假陪我。”

辅导员在班里读父母给孩子的信,家明的母亲在信里提到:小的时候,妈妈经常出差,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陪伴,但是家明没有。家明问妈妈,妈妈听到眼泪都留出来了。

家明的父母都很忙,小的时候,妈妈因为工作很少陪伴家明。长大后,父亲也是因为工作很少陪伴家明。因此照成了孩子和父母很少有机会畅谈,父母很少有机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当家明逐渐长大,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可是他的想法无法得到父母的认可和理解。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就是简单粗暴的方式:否定,不信任孩子。

虽然父母都在身边,但却是隐形的父母。家明的父母都很关心孩子,只是他们的关心仅仅停留在物质、身体、学习方面,很少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张钊的家

张钊,高三缀学,谈了女朋友,父母强烈反对。

父母认为孩子缀学是因为谈恋爱照成的,因此坚决反对孩子早恋。

在父母课堂上父亲说:他说他要跳楼,我说你跳啊,你有胆就跳。

在培训课堂上张钊说:每次他一说这句话,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在高二下半学期,我把不能做的三件事全做了。带手机、打架、谈恋爱。以后他还要说这句话,我要是回家,我就是孙子。

张钊:我和爸妈说学校的氛围,自己已经感觉到很不适应了,很压抑。可是爸妈就一句话,别人都能过下去,为什么自己就过不下去?

张钊父亲的教育方式,是一种向孩子挑衅的方式。你说你能怎样,那你做一次呀,我就知道你没有这个胆。父亲希望用反面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能让孩子知难而退。

恰恰相反,孩子没有知难而退,而是朝越来越差的方向发展。因为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而是得到一次次的讥讽。

在影片里,还看到了父母和孩子双方互相不信任对方。

张钊:“父母怎么可能改变,几十年的性格,哪能说改就改。”

母亲:“这个孩子没有说真心话,他的心眼可多了,轻易不说出来。”

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觉得彼此了解对方,其实都是建立在自身的角度上看对方,根本就没有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

6天的父母课堂结束后,父母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高考前,张钊申请回校参加高考。

父母开始努力做出改变,只是这种改变需要建立在彼此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爱的基础是信任,在缺失的信任下,张钊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泽清的家

泽清,14岁,缀学。

泽清在面对镜头时说到:其实要上81天课的是父母,我只需要上6六天。我为了他们努力做这么多......

泽清在家里得不到重视。但是泽清的家庭非常好,公公婆婆是大学的教授,母亲留学又是单位的骨干,父亲也是有非常好的工作和成绩。然而就是在这样高学历家庭中,泽清却没有存在感。

母亲一直都忙于工作,忽略家庭,忽视儿子的成长。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不好,母亲脾气不好,说话比较刻薄,父亲忍受不了就动手。

父亲,工作比较有成绩,对孩子的希望值是很高的。但是无形中却给孩子照成一种压力,这种压力让孩子透不过气来。因为自己可能达不到这种期望值,孩子内心是很自卑的。

泽清非常的冷静,去培训学校,没有哭闹,反而显得特别有礼貌,点头微笑。泽清非常像父亲,父亲也是非常的冷静。父亲还非常的固执,认为自己是不需要改变的,要改变的是家,是家庭中其他成员。

泽清的心愿特别的简单,希望得到父母的重视和认可,希望得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爱。

外表越是冷静的人,越是把自己内心隐藏得很深,泽清的父亲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很难和孩子走到一起的。因为父亲的靠近,会让孩子产生焦虑感和失败感,既然父母如此成功,孩子就没有什么理由不优秀。

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应该只是做到优秀和成功,这样孩子会很累,他会时刻衡量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当自己并没有表现出色的时候,孩子的心就会远离父母 ,想要逃离家庭,至少不会让自己那么累。

都说家是温暖的港湾,那么孩子只需要在父母面前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不需要做父母心里面的那个孩子,只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和父母袒露心声,才会从家的爱里获得正面的影响和积极的力量。

家明、张钊、泽清都不是留守儿童,但是他们的成长经历却让他们非常痛苦。他们只是众多问题家庭中的其中之一,心理老师说道:“只有父母是不需要拿父母毕业证的,但是就这样做了父母,而且要做一辈子。”

为什么父母的爱,随着孩子的成长,渐渐变了味?这是值得父母深思的问题。

相关文章

  • 缺失的父母教育,变了味的爱,聚焦央视《镜子》。

    央视首部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深度剖析缺失的父母教育会给成长中的孩子照成多大的伤害。这是今年两会提案《家长教...

  • 央视10年打造纪录片,敲了啥警钟?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为什么父母对孩子的爱变成了伤害?央视10年打造的纪录片《镜子》,给...

  • 爱的教育的缺失

    爱的教育的缺失 ----种子的力量与生命的脆弱的启示 儿子买衣服商家送了一小袋麦种子,我把它种在了酸奶盒子里,没有...

  • 爱的教育的缺失

    五中二年级 的一个男孩,跳楼自杀了,跳楼自杀的原因竞只是因为同学嘲笑他这一次其中考试考试考不好。 很多人都觉得他,...

  • 附录二

    (接上) 28 . 家庭教育的爱的缺失 林天然 : 您觉得是什么原因,或者是哪几个因素,使现在的父母再家庭教育...

  • 期末后小思

    变了味的中国教育体制,变了味的中国教育模式。好的教育,它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而绝不是一...

  • 年味是可以制造的

    这几天快过年的原因,总是提到年味。年味不足,仪式感缺失。嗯,找回来! 用什么找呢?爱!用爱!用爱制造年味! 制造年...

  • 不可缺失的父母入门教育

    2014年对我是关键的一年,那一年我成为了母亲,那一年我也失了业,初为人母的喜悦也渐渐的在家庭琐事和带孩子的烦恼中...

  • 户外补偿心理

    高速发展带来的重大缺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缺失,是陪伴的缺失,是亲情疏离后爱的缺失。 人们迫切地需要补偿,于是户外在...

  • 做自己的女儿

    作为留守儿童的一员,父母的爱的缺失,导致我很期待被爱。父母教育的方法不是我认可的,所以很久以前,我就想过,如果我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缺失的父母教育,变了味的爱,聚焦央视《镜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gty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