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声里伴书香(三)

作者: 芭蕉绿了 | 来源:发表于2017-06-02 23:09 被阅读168次

1

我对课外书的最初兴趣,应当是来自小学时的《暑假作业》与《寒假作业》。那时的假期作业都很简单,快则两三天,慢则一星期就可以写完。更主要的,是里面的一些清新的小诗,童稚的儿歌,新奇的百科,有趣的谜语,灵动的小画,那样惹人喜欢。

弦歌声里伴书香(三)

三四年级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把见到的好词好句记下来,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积累本。后来也把自己课外阅读中见到的喜欢的古诗、儿歌、百科知识记在本子上。那时记了几十首四季咏花的古诗词,懵懂无知的童年,依稀觉得古诗那么美,也理解了课本之外的一些古代诗人。至今在别处见到这些古诗,心里便如逢旧友,感到十分亲切,恰如见了儿时的发小一般,觉得我们早已是旧相识了。

《美人蕉》唐 罗隐                                  芭蕉叶叶扬瑶空,丹萼高攀映日红。

一似美人春睡起,绛唇翠袖舞东风。

《荷花》宋 苏轼                                      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

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

《咏菊》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早梅》唐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那时候读的儿童诗歌,主要是金波、圣野、关登瀛等人的作品。他们创作的诗歌,非常贴近儿童生活,风格清新明快,语言圆润饱满,旋律轻快优美。那样唯美而又抒情,充满爱和童趣的诗歌,温暖了多少人的童年。

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你看,春天已经来到!让我们换上春装,像小鸟换上新的羽毛,飞过树林,飞上山岗,到处有春天的欢笑。          

看到第一只蝴蝶飞,它牵引着我的双脚;我高兴地捕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

    ——儿童诗《春天的消息》(节选)  金波


2

那时候,整个社会弥漫着浓郁的文艺气息。文化领域繁荣活跃,各种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村里订的十几种报刊杂志,邮递员都是直接送到我家。我最喜欢看各大报纸的文艺副刊。报纸最能体现一个时代跳动的脉搏,这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窗口。

那时候也是国产电影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大众电影》《大众电视》《旅游》等杂志很受欢迎。伯父每年都订这些杂志,我时常拿过来看。可以说每一本杂志,从方面到内容,都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的时代气息。

其实中学时代,我的阅读主要还是浅阅读。相比于别人小学时四大名著已读N遍,我中学时四大名著还只读了三部,并且还都是只读了一遍,了解了大概的情节,其文学艺术价值远远没有领略到。其他所读到的名著,也都是中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一些名著,如《简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荆棘鸟》《傅雷家书》《红岩》《我的童年》《家春秋》等,最多就十几本。

弦歌声里伴书香(三)

即便如此,老师和同学都说我阅读面广,课外知识丰富,写作文用例鲜活。其实想想那时候也是心浮气躁,眼睛流连于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事物,而未能静下心来多读一些古今中外经典书籍,使自己的精神成长缺少了厚重的底蕴。如果那时自己能多读一些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文笔该比现在强多了。


3

每一个时代的潮流,都会有校园里的青少年学生参与其中,并在其间推波助澜。台湾校园歌曲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候,有多少少男少女为之沉醉痴狂。那时候,大街小巷充满着朗丽的歌声和蓬勃的激情。每一首流行歌曲都会很快风行校园内外,几乎人人会唱。当一个小青年走在路上放声高歌的时候,你能从那歌声里,听到他的浪漫情怀和昂扬的生命活力。

年轻的英语老师,利用他的录音机,教我们唱来自台湾的《外婆的澎湖湾》。清新欢快的节奏,伴随着潘安邦浑厚磁性的男中音,和初夏茂盛的阳光一起,倾泻到少年晴朗的心空,温暖,而又明亮。

张德兰的《春光美》,那么清丽,嘹亮,动人心魄。在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冬天里,那熟悉的旋律在心底响起,就会燃起人们对春天的热切的期盼:春天不远,已经来到了人们的心里。

弦歌声里伴书香(三)

我们在回忆  说着那冬天

在冬天的山巅  露出春的生机

我们的故事  说着那春天

在春天的好时光  留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慢慢说着过去

微风吹走冬的寒意

我们眼里的春天  有一种神奇

啊  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一遍一遍甜蜜回忆

春天带来真诚友谊

我们眼里的春天  有一种欢喜

啊  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啊  这就是春天的美丽


孟子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其实我觉得,最动人心者,莫过于旋律,就像87版《红楼梦》的主题音乐,成为多少代人心中的经典。每一代人,都在自己那个时代的乐声中成长,这些熟悉的旋律会镌刻进生命的记忆里,成为自己心底最柔软的一部分,也成为同龄人共同的心理密码。这就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成长。


上一篇:弦歌声里伴书香(二)

【目录】最后的农业社会的生活,不能忘却的时代记忆(童年系列)

相关文章

  • 弦歌声里伴书香(三)

    1 我对课外书的最初兴趣,应当是来自小学时的《暑假作业》与《寒假作业》。那时的假期作业都很简单,快则两三天,慢则一...

  • 弦歌声里伴书香(二)

    1 童年时代,往往因为成长背景相对单纯,所以记忆清晰,纯粹。回望童年,是一次精神上的归乡之旅。 ...

  • 弦歌声里伴书香(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农村最热闹,最繁荣,最有活力,也最有希望的年代。所幸,我们曾与这个时代一同成长,我们的学生...

  • 弦歌声里伴书香(四)

    1 进了高中以后,虽说考大学是头等大事,但绝不像现在学生没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做不完的各种资料,中...

  • 书香伴

    规律作息自在 书香常伴左右 笔记留痕历史 内心淡定从容 身边同行众多 相互理解支持 长期主义至上 每日舒缓更新 时...

  • 捣练子·寒霜月

    寒霜月,荒原风。 把琴窗外望冷空。 夜伴歌声追旧忆, 不觉霞染眼霜红。 · 长相思·拨六弦 为谁弹 拨六弦,为谁弹...

  • 远江湖

    远江湖 桃花暮雨柳朝烟,识面东风寻旧颜。 春色一壶留客住,书香几卷伴时闲。 平生影事杯中落,万里江山弦上弹。 自远...

  • 夜,伴歌声

    好久没有这么安静的听歌 戴上耳机,音乐袭来 陈小春的 一定要幸福 在耳朵里炸开 不仅仅是耳朵,更多的是回忆 瞬间,...

  • 书香伴人

    春暖花开 沐浴江南淅淅沥沥的细雨 远眺塞北阳春三月的飘雪 伴随雨花湖畔随风漂摇的细柳 独享民大民族风情的惬意 独特...

  • 书香伴月光

    书香伴月光, 小楼又橱窗。 叹鬓已成霜, 何日归故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弦歌声里伴书香(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ye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