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常说:人之初,性本善!换句话说,中国古人坚持的是“人性本善”的哲学观点。
人的一生当中,在懵懵懂懂的少年时期,因为没有什么认知能力,没有也不会去思考古人为何说“人性本善”。成年后,人因岁月的流逝而累积的阅历丰富了,就想对小时候听到的事情用现在的所知所学所闻所阅去理解和领悟。“人性本善”是否只是针对人在孩提时代,因纯真(实质就是无知)而不会去做坏事,才称人性为“本善”的?因为根据这个逻辑,古人提出的人性“本善”,本质上是针对当时社会上人人作恶而不觉愧疚的现实状况而奋笔疾呼的!人性本善,就是人在小时候不会做坏事,可长大之后反而会做坏事了。
人做了坏事,称之为“行恶”;作恶多端,不思悔改,就会认定这个人“性恶”。反之,人做了好事,称之为“行善”;博施济众,救困扶危,就能评定一个人“性善”。因此,古人评定善与恶是根据一个人的行为特征评定的。那据此就说“人性本善”是不妥的,因为如果一个人不行事,那坏事或者好事就都不做了,自然“善与恶”也就谈不上了。
古人说完“人之初,性本善”,之后紧接的一句话是“性相近,习相远”。前面的话欠妥,后面的话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性本善”完全是古人主观臆断的唯心观点,而“性近习远”的理念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唯物观点!
人之初没有善恶。“善”与“恶”完全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是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
善的启蒙源自家庭。善的源头可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古猿人时代,是由人的本能----群居生活和群体识别----而得来的。在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猿人时代,人类生活在以血缘为纽带聚集在一起的部落中,过着群居的生活,为了保持自身物种的延续性和自身部落的可发展,人类常见的行事状态即是对内行善,对外行恶。为了生存,人类在部落内互帮互助,分工合作,精诚团结,的确是在“行善”;但同一部落的人类团结在一起,一致对抗并杀戮部落外的人类或凶禽猛兽等其他生存竞争者,这无疑是在“行恶”。可自然界天生的法则,人类即使无意却也不得不为之。
再等到经济的发展——火和石器的发明、农业革命或工业革命或信息革命等生产力革命的产生和发展,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越来越充裕,人类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小,人类的善念也随之强大。人们不再为生存而劳碌了,人们就开始追求权力,名望或地位等精神的满足。而人类获得权力,名望或地位的方式方法,则不是作恶,而是行善。通过行善,来满足普罗大众心底越发增长的善念。也就是说,社会经济越发展,人们越要通过帮助别人,同时满足人们愈发增长却又平凡的善念,来获得人们的支持,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善念并做出更大的善行!
相反,若人类生存条件越来越差,人们心底的恶念就会愈发膨胀,尤其是当一个人责任重大时,因客观生存条件的恶化,它更会产生邪恶的念头,产生更明显做坏事的动机和做坏事的迹象。甚至到一定程度,人类做不做坏事,不是由人们该不该做或想不想做来决定的,而是成为了人们不得不做的问题!比如对于战争,无论入侵者还是反抗者,战争的发生不是该不该发生的问题,而是不得不做的问题。问题的本质实为入侵者自身内部同外部的矛盾、反抗者自身内部同外部的矛盾,以及两者所组成的系统自身内部同外部的矛盾等三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善与恶是同时存在于人的心底的,只是因为后期人类生活习性的不同,才导致了人类的善恶之分,善与恶的产生是不分先后顺序的。人面对一件未曾遇到过的事时,由于惊讶而产生的瞬间的沉思中,人的脑海会出现三种意念:一是权衡利弊,做出恶的意念;二忠于大义,做出善的意念;三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出无所谓、无之善恶的意念。
人之行世,总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缠身,有时因为责任,有时由于现实,有时源于机遇,人生总是不能向与自身所期待的前方迈进。
人生之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故叔本华说出了人生本质是悲剧的论断。人生是一场悲剧,但它把解决人生悲剧的方法寄托于人的无欲无求。无欲则刚,无欲则明,但无欲太难做到了,人之无欲,不和死尸一样了吗?因此他的解决之道是不对的!
无欲无求解决不了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剧。人类共有的价值观念是行善,无关乎人之一生得意与否,但关之人能否尽量接近无欲。唯有行善,才能自我解脱。他人快乐,自己才能快乐。自己也才能从悲剧中解脱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