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看《故事会》,还有一些零零碎碎杂七杂八的书。讲一个好的故事,在印象中,就是故事内核+外衣包装+情感共鸣。

一、超出现实
现在市场很火的总裁文,比如《霸道总裁爱上我》《美女的贴身高手》,里面的主角有源源不断的财富,有迷死人的脸蛋,有开了外挂的技能,说多了都是套路。
电视剧《杉杉来迟》鱼塘塘主的衣领永远都是立起来,不管他怎么耍帅,我最爱的当然不是他的人,而是他的车.......《亲爱的翻译官》实打实的总裁文套路,黄轩喜欢杨幂,怎么看怎么怪。自古爱情套路多多,人们沉溺于幻想中,倾向于在幻想世界中塑造男神女神形象。日本宅男多喜欢画黄漫。有一个词特别适合普罗大众的心理需求:意淫。但这些都逃不出故事内核,故事给予我们悬念、新鲜感,想象力的塑造是我们重视的财富。

二、认同感
《欢乐颂》呢,真的是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我一个朋友说:她觉得看欢乐颂,四个女孩的性格不同,却总有相似的地方和自己相通。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不得不说,《欢乐颂》编剧很棒。
《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里面有一句话大同小异:故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感动我们,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同。
现在的爆文、软文、公众号攥写、品牌策划,无不都是从这方面着手。咪蒙的文章为什么那么火,因为她写出了大多数的心声,平常人没说出来的话,她通过文字替大家表达了出来。不管外界如何评论她的文字暴戾还是如何,我认为,她恰恰是抓住了这一点认同感,表达别人所不敢表达的,虽说偏激,但在生活中不免刺激在现实生活中打拼的人,激起情感的宣泄。
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很喜欢看心灵鸡汤。面对高考的压力,只能转移方式平复自己躁动的情绪,依旧记得《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花开不败》等一些励志文章。不能说自己当年傻,只能说不同的人在不同境况下感悟的东西不同。就好像小时候看名著《红楼梦》只关注林黛玉为什么不和贾宝玉谈恋爱。大些了,再读,关注的不是爱情,而是形形色色的人物。再成熟些了,突然觉得一纸心酸难尽,现实依旧残酷。

三、如何写故事呢?
丹尼尔·平克说: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1.收集背景故事:文化源远流长,生活丰富多彩,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思考。
2.原型分析:虚拟或现实的人物都可以作为你的参考对象。
3.直面障碍:给主角设置层层障碍。
4.故事摘要:定义故事的基本要素,明确自己写作的题材和方向。
5.灵感:创作灵感一直远远地走在事实的前面。
6.意义:故事的结束反而意味着新的开始。
最重要的一点:磨刀不误砍柴工。提高写作和写故事的能力都是一样的,多练再多练,懒惰不是理由。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如果想专心投入到一个你愿意为之付出的领域中,你需要的是奉献时间以及专一精神。还有一点,放下急功近利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