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是谁呢?说的就是黄泰。我为什么要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呢?对你好,对我也好。我若人前人后都一套,不是累死我自己就是累死别人。古人说禅宗不立文字,我怎么写这么多文字?这就叫人前一套,无字天书谁看得懂?所谓不立文字,那是对我自己来说的,你当我天天都会把自己讲的这一套在脑子里过一遍?那我就是个糊涂蛋。我自己就是不立文字,二话不说就透过去了。我对待自己就是这样的。一句废话也不用说。但我对待别人不可能也这样,那就得娓娓道来。
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还是要跳出语言的窠臼,语言就是最大的现象。所谓说有就有,说无就无,在你打算开始探究的时候,一切现象就为你准备好了。所谓极快极快的,这就是描述思维和现象的关系,这是一种纠缠的关系,别惹它,惹它就没完。不置一语走开就好了。陷进去的便在这个世界里,出来的便不属于它。现在是提问时间,你有什么问题需要问吗?于是你的思索就启动了,这就是陷入。现在此刻就是解脱,并不是其它,但你却无动于衷,现在此刻对你来说只是现象,你心中出现的是现象而不是解脱。因为你在思想。思想就是现象,现象就是思想。把思想当思想,把现象当现象,这就是迷惑。
在现象中有无数的关系,对关系的分析表面上是出于理性,实际上却是不能看透它们只是属于现象,这样就完全陷入现象里面了。时间久了就感到疲劳,于是就企图觉悟。但又会犯下错误,认为觉悟是现象的另一种,于是对觉悟的追求就变成了现象的延伸,那就是认为只要,当然也是必须,不断分析研究现象,然后可以获得觉悟。但这只能是现象的延续。所以错误的努力并不能导致觉悟。所谓错误的努力,就是要弄明白苹果为什么是往下掉落的。现象界的理论和规律依然只是现象。那么支撑现象的存在的是什么?这样我们又会寻找一个实在,但这个过程依然是现象的延续。
不是思考有与无,而是立刻放下,唯有放下才能脱离现象。放下并不是一个过程,过程只能是现象,现象产生概念。所以放下只是一个说辞,实际上,放下就是即刻在现象中得到解脱,这就叫做顿悟。这就完全超越了人类的思维和理解,也就是超越了现象。所以解脱是立即的,时间只是没完没了的现象。如果不能立即解脱,就会继续在现象中沉沦,表现形式就是思索。所以解脱就是超验的,就是彼岸的。
语言的作用就在于消灭语言,语言不能成为天梯那就成为轮回。所以顿悟就是解脱的唯一途径。不管怎么样,最终还是要经过这一站。这样就能够让现象的属于现象,让超验的属于超验。这就是我在人前说的一套。说完了,我就沉默,在不假思索中,解脱的觉受始终如一。这就是我的人后一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