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意志力,把90%的人甩身后

作者: edwardzhang24 | 来源:发表于2018-01-18 17:15 被阅读3752次

大部分人被拖延症困扰;减肥总会反弹;嚷嚷要剁手,下次照样乱买;该读书学习的时候,总忍不住要玩手机、追剧和玩游戏。

无论是读书、写作、锻炼还是存钱,90%以上的人都难以坚持到看到效果的那一天。这一切都和意志力有关。

如何提高意志力?

读好书,学会科学的方法无疑是有效途径之一。除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外,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的《意志力》也是类似题材的经典之作。

两本书的共同点是:科学靠谱,可操作性强,颠覆常识。一门学科的发展,一般并非依靠理论,而是依靠有人找到了巧妙的方法验证理论。这两本书的观点都经过实验的证明,可信度高。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书中的一些观点:

1.新年任务清单没用

刚刚过去的新年,想必有无数人给自己罗列了新年清单,下决心在新的一年要多看书、多写作、多锻炼、多存钱、多交朋友、多旅游、多陪家人......。

我也干过这事,给自己罗列过20多项新年任务清单。这么多任务,实现起来挺不容易的,去年这么辛苦,咱先享受享受,等春节后再开始吧。咱中国人的新年不是春节过后才算吗?

到了2月份,春节过完了,任务清单也早被自己忘得一干二净了。到了第二年1月1日,同样的故事再次发生。从此,我不再做新年任务清单。

研究者实验表明:1.你的意志力是有限的,使用就会消耗;2.你从同一账号提取意志力用于各种不同任务。

新年任务清单之所以失败,不是自己意志力不够,而是清单上的任务太多了,没有任何人有那么多意志力同时做到。因为,人只有一条意志力供给线。想减肥的人,就别同时控制少消费;想要开始写作的人,就别同时开始锻炼。

而且,很多人新年清单中的任务是相互冲突的,比如,多工作挣钱和多陪家人的目标可能会相互冲突。这也是任务清单难以实现的原因之一。

密密麻麻的任务清单让人望而生畏,我选择性地遗忘了它。一次只做一件事才适用于大多数人。

2.模糊胜于精确 

为了实现目标,计划应该做得多具体?以天为单位好,还是以月为单位好?

常识告诉我们,以日为单位的计划会更好,因为更具体。

但据书一项实验表明:普遍来说,月计划组表现优于日计划组的学生,不管是在学习习惯还是在学习态度上。月计划组的学习成绩提高得更多。但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却是日计划者更好,大概他们有更强的意志力。

日计划能让人确切知道自己每时每刻该干什么,但是它的制定太费时间,要花费很多精力,容易消耗意志力。它的另一个缺点是,缺乏灵活性。生活中有很多干扰因素,要严格按计划来很难。一旦完不成,士气会受打击,甚至放弃。

相对而言,月计划可以边执行边调整,哪天被影响了,你可以第二天补上,计划不会受影响。

3.蔡式效应

如果你用手机听一首自己喜爱的歌曲,中途没电而关掉了,那么这首歌就很有可能不时地在你在脑中自动播放。如果你把歌听完了,那么大脑就会视为“已完成”,不再去想它。

这就是蔡氏效应,任务未完成的话,脑中里就会有个声音不断提醒你去完成。一旦完成任务,脑中里的那个声音就会消失。

蔡氏效应会消耗人的意志力,每一天、每一周开始,我们都有很多要做的事,任务清单上大量的To do list 会让你的思维一会儿跳到这个任务,一会跳得那个任务上。先做这个好呢,还是先做那个好?纠结消耗能量,让人难以集中精力。

也许,你没有时间马上完成这些待办事项,但你可以制定简单计划,让脑子中提醒的声音消停。

我是用月历来记录每个月要完成的重要事项,写下来放在办公桌旁就心安了,也很难忘记。有的朋友习惯用手机APP来做备忘提醒,都是好方法。

蔡氏效应并非只有坏处。我写完文章后,先检查一遍,不要发布。放上1,2周,文章中的内容会在脑子里反刍、咀嚼和推敲,想到什么就简单记下来。回过去改文,能让思维更完善。

如果,写完马上发出去,脑子就不再考虑它,就想下一篇去了。

不管是写作还是做重要决策,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搁置一下,蔡氏效应都能够帮助你激发灵感,完善思维。

4.量化自我

对大学教授而言,能否获得终身教职关键取决于发表了多少高质量的原创论文。研究表明,大学教授们大致分为两类。有些教授一直收集信息直到准备好一切,然后突击写出稿子。有些教授则以比较稳定的节奏前进,努力每天写一两页。

几年后,跟踪调查后发现,这些年轻教授们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同。每天写一两页的人发展得最好,一般都获得了终身教授。所谓的“爆发型写手”发展得远远不如前者好,其中有很多人已经不再做教授。

研究清楚地显示:对志向远大的年轻作家和教授来说,最好的建议是每天都写,量化自我。

我在读《思考.快与慢》这本信息量大,又费脑的书时,采取每天只读20页的办法,避免了枯燥、乏味而耗尽意志力,用了20天读完了它。

用这个方法,我读了很多高难度的厚书。

5.延迟享乐,不说“绝不”

实验者让被试者想象拒绝自己最喜欢的甜点,拒绝方法有两种。一些被试者想象自己下决心一点都不吃,让另一些被试者想象有人告诉自己,现在一点都不要吃,但稍后想吃多少就吃多少。这就是拒绝享乐和延迟享乐的区别。

结果,当实验室给两者单独机会接触巧克力时,想象拒绝享乐者比想象延迟享乐者实际吃了多得多的巧克力。

可见,拒绝甜点是需要意志力的。与说“决不”相比,说“稍后”对心理的压力较小。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你打算节食、存钱、有更多的时间学习等等,最好不要发誓今后绝不再吃甜点、绝不再在网上购物、绝不要玩游戏或追剧,很大可能,你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屈服于诱惑,然后你会说,“去它的”,然后开始放纵自己。

最佳策略是告诉自己,等学习完成1小时后,就允许自己玩半小时,或周末留一天给自己来放纵。

延迟享乐更符合人性,成功概率更大。

通过学习和实践书中的一些技巧,你就能养成好的习惯。下一次面对诱惑时,抗拒起来就不再那么费力了。

生活中,90%的人都缺乏意志力,想要提升意志力,你有必要读读这本书,它会颠覆人的认知。

相关文章

  • 提升意志力,把90%的人甩身后

    大部分人被拖延症困扰;减肥总会反弹;嚷嚷要剁手,下次照样乱买;该读书学习的时候,总忍不住要玩手机、追剧和玩游戏。 ...

  • 读书 | 提升意志力,把95%的人甩在身后

    意志力,简单来说,就是你说做就做的动力,是你做到自律的源泉,是你势要达到目标的决心。 意志力的特点 意志力是遗传的...

  • 把__甩在身后                        

    写作,是小海喜欢又不喜欢的。喜欢记录心情,书写回忆;不喜欢在框框里跳舞,为了分数。但其实“考场作文”恰恰...

  • 把影子甩在身后

    文/一叶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专升本岁月。 该怎么形容自己所在的世界。 是一条好像永远没有尽头的狭窄的小巷。永远阴着的...

  • 有哪些简洁的人生建议?

    01 没背景没资源的普通人,坚持去做一件事会让你超越90%的同龄人,甚至把比你起点高的人甩在身后。唱歌,跳舞,画画...

  • 人生哪有什么捷径,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我甩在身后,一路狂奔,不屑回头。 如果我愿意,我可以把你甩在身后,一路狂奔,不屑回头。 人与人...

  • 一个把世界甩在身后的人

    美国当地时间5月30日下午15:24,SpaceX的龙飞船发射成功,载有两名宇航员的龙飞船将乘“猎鹰9号”火箭飞...

  • 背影

    愿我以背影示人, 把孤单,落寞,快乐,悲伤, 甩在身后。

  • 逃离这座城

    远远的 把这些人甩在身后 这座城已近死城 不要靠近 身后的人群被血污吞噬 哈哈,真好。 幸好我不是其中一员。 继续...

  • 【现代诗】沿着一缕阳光

    原创/疯子哥 沿着一缕阳光 寻找温暖 在想象了无数遍的 梦中奔跑 把风甩在身后 把雨甩在身后 冲破冰的网 到达花的...

网友评论

  • 晓可以:自控力看了,意志力没看。原来有那么多新的好东西,谢谢推荐😊
    edwardzhang24:@晓可以 都是关于自控力的最科学、实用的好书。
  • 7b55b22961fb:买了凯莉·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flushed:
    edwardzhang24:@howareyou_f18e 书是有点枯燥,但比较实用。
  • 满满月:看着这么多闹热的评论,我在想还需不需要来评论呢?还是留个记忆吧。我的学习工作生活一直都算是过得轻松的,谈不了意志力,不需自控力,所以也一事无成,就这个样子了哦。哈哈
    edwardzhang24:@满满月 自己开心就好
  • 马范桥人:心动不如行动,做起来坚持下去,必须有毅力才行,否则全是空话。
    edwardzhang24:@马范桥人 你说得对,光有方法没有行动一切等于零
  • 1cb0f13019f7:🙏感谢分享,学习到了
    edwardzhang24:@清风了了我心 谢谢你的评论
  • f25a0bf126de:现在不提意志力,拖延症也完全消失,就是因为做自己擅长并喜欢的事情。
    edwardzhang24:@晨曦Dora 最近,工作有变动吗?
    edwardzhang24:@晨曦Dora 这是最好的方法!
  • 徐飞_d476:蔡氏效应就是很多人对初恋对前任恋恋不忘的原因😂新的一年死磕自己,用强大无比的意志去成就自己成为泡妞撩妹高手的梦想,相信自己我能。
    edwardzhang24:@徐飞_d476 得不到的似乎总是最好的,伟大的爱情大都是悲剧。愿你新的一年美梦成真!
  • 5d4f85f2a8a1:个人觉得找一个更适合工作的环境比较有助于提高意志力
    edwardzhang24:@木琼 是的,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不需要意志力
  • Monly丹丹妹:看完过后,感触颇深,很受益
    edwardzhang24:@Monly丹丹妹 谢谢你的好评
  • 雨轩_大妈:必需提高意志力谢谢推荐
    edwardzhang24:@雨轩_大妈 谢谢你的评论
  • 蓝庭芥:不同的人适用不同的策略,有的人就需要计划到以分钟为单位,有的人干脆没有计划,反而能把目标完成得很好。因人而异。
    edwardzhang24:@学习委员沙丽 说得对。大体而言,意志力强的人时候适合精确的计划,意志力普通的人适合粗略的计划。我意志力不强,粗略计划更适合自己。
  • 森锣鼓巷:持续进行一件事,不外乎两种状态___一种在自我中,受着考验;一种在忘我中,享受乐趣。
    锻炼意志力也就是在自我中锻炼吧🤔🤔
    edwardzhang24:@森锣鼓巷 能够享受乐趣了,境界很高了啊
  • 007a175f71cd:哦……难怪……
    edwardzhang24:@妖叁儿 谢谢你的点评
  • 110fc4ae3fa2:斯坦福大学的书么。理性的分析运动,音乐,读书等能提高自控力,但意志力不是全部,还有智商,情商,机遇等等,而且就算你全部具备,也未必能胜人一筹,不可能谁都是麒麟才子
    edwardzhang24:@江湖帝影 有道理,意志力不是一切,只是很多人都败在了不够自律上。
  • 我只想静静地思考:如果人类的意志力可以用一本书来解决,人类早就升天了,从这个逻辑上讲,这本书仅仅是沾了意志力的秘密的一丁点皮毛而已,甚至它跟真正的意志力完全没有一毛钱关系,这就是意志力的秘密!靠看这种书来提升意志力,你拿意志力当什么?——菜市场的大白菜吗?!——笑话!!
    我只想静静地思考:@edwardzhang24 书肯定要读,但是要明白,这更多是一种妆点,满足口舌之快,真正的意志力不是如此学来的,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很多人读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意志力没有提升会自我怀疑,不是他有问题,是书本身有问题。
    edwardzhang24:@我只想静静地思考 意志力的提高当然不能仅靠某本书,世界上任何问题都不是一本书就能够解决的。但我们是否就应该拒绝读书呢?好书能够给人启迪,指引方向,减少盲目行动,从这个意义来说,读好书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提高意志力。注意,有助于不等于提升意志力靠一本书就够了,请勿混淆概念。
    edwardzhang24:@NoSelf 谢谢你的提醒,也许我该找谁要广告费去
  • 艺术鉴赏:我有拖延症,而且很严重😭
    我只想静静地思考:@简书艺术鉴赏课 比以前强多了,毕竟我也快30了,人越长越踏实
    艺术鉴赏:@我只想静静地思考 你呢😁
    我只想静静地思考:@简书艺术鉴赏课 恭喜你,这叫幸福病!证明这个世界对你很温柔!你对自己更温柔!
  • 晓可以:谢谢推荐
    edwardzhang24:@晓可以 谢谢你的评论
  • 沉睡的疯子:怎么才能戒撸
    d4981b3a9b9f: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做人要有志气。既然有了强大的资本,
    那就绝对不能亏待了自己。
    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强撸灰飞烟灭,就是这个道理。正所谓少时不知精血贵,老来望笔空流泪,现在或许感觉不出来,可一旦等他能够感觉出来的时候,那他就完蛋了!
    人老就爱听评书:@沉睡的疯子 这两天不撸。过两天就可以撸更多次😂这显然不是好办法,戒撸的好办法是找一个可以帮助你的女朋友吧
    明雄阿里杉:@沉睡的疯子 割以咏志!🤓
  • a3ce5a23a934:延时享乐,工作具体化,月目标
    edwardzhang24:@woaiyezi 高度概括了
  • 以梦为笔写自己:觉得每天看点不一样的文章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似的,与不同类型的观点有了交集,发现原来一加一也不是绝对的等于二的:smile::smile::smile:原来意志力还有这种说法!
    edwardzhang24:@以梦为笔写自己 开卷有益。
  • Fighting_girl:蔡氏效应……是这样的。
    edwardzhang24:@Fighting_girl 谢谢你的评论
  • 雨蓓蓓:欠缺意志力,咋办啊?:sob:
    edwardzhang24:@雨蓓蓓 磨练意志力是一生的事,人人都缺意志力
    edwardzhang24:@雨蓓蓓 没关系,你并不孤独,哈哈哈
  • 任真:沙一个发😊
    edwardzhang24:@任真 是的是的,几乎人人都在某些方面缺乏意志力
    edwardzhang24:@任真 道一个谢
    任真:磨练意志力是一生的事。😂

本文标题:提升意志力,把90%的人甩身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meo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