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我指的是那些无足轻重的人——仅仅生活于过去;而另一些人则又沉湎于未来,总是忧心忡忡,愁思满腹。很少有人能够在两个极端之间保持平衡。
我们既不应该让未来牵挂而思绪不宁、焦虑企盼,也不应该沉湎于对往事的追悔惋惜,而应该牢牢记住:唯有现在才是实在的、确定的;未来总是无一例外地使我们的希望落空;过去也常与我们曾经预料的相去甚远。
无论是未来还是过去都不及我们所想像的。同样的物体,由于间距,在肉眼看来要小一些,但思想则可以把它想像得很大。只有现在是真实可行的;它是唯一富有现实性的时刻,正是在这绝无仅有的时刻,我们的生存才是真实的。
拒斥当下的幸福时刻,或由于为陈年往事懊恼及对未来忧心忡忡,而妨碍了眼前的幸福,均属愚蠢之至。当然,人一生中总有深谋远虑和抱憾终身的时候。但是,往事一旦成为历史,为缓和我们的情绪,我们就应该想想,逝者如斯,而向它道声再见——必须克服心灵对过去发生之事的悲伤,而保持心情愉快。
一个人心灵的宁静越是不为恐惧所侵扰,就越是可能为欲望和期待所骚动。这便是歌德那首诗——它适合于一切人——的真实含义:
我已抛却一切。
现在还存活着的我们,不妨思考下,你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事情吗?那个时候的你,是多大呢。
与人交谈,无疑就是将自己的记忆与他人分享。认识的时间越长,就越了解她的成长故事,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情——那么小,怎么能记住。这个小,可以使四岁,五岁,六岁。这就说明,记忆并不会随着时间变得模糊,而是愈发深刻。过去的记忆越多,脑中所能存储的容量就越小。毕竟,每个人能够记住的空间是有限的。
先不谈过去的记忆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已经成为了人生这本书的过去式了。聊完了过去,接着就是未来。好像大家都有着这么一个共性,感时伤怀是常态,憧憬未来是固态。眼睛是往前看的,日子也应该朝前看。未来中那个想象的自己,会在你难受的时候,安慰你;在你沮丧时,鼓励你;你在优秀时,督促你。但是呀,未来你的模样,有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呢。
那你这意思,不就是让我们活在当下,把握好现在能够掌握的吗?
确实如此,过去的你,会有种种不愉快和快乐,你可能很想回到过去,那个单纯活泼的你,但是回不去了。或者是因为情感上的问题,因为一个人,他从你心中离去,让你痛苦不堪。现在的你,可能不太好,就像方未佩剑的少年,对于自己的处境和状态,有着种种不满,或者是现在的你,很满足,想让时间停滞在某个瞬间。但你忘了,你还有下一秒。而未来,充满着种种可能性,除去天灾人祸,还有物是人非,都不属于我们能够掌控的范围。到现在,还没有人可以预言未来。
忘掉和放弃,是同样困难。人生呢,总是在各种断舍离中活出了它所拥有的真实的一面。不管上一秒的你是什么样,请你好好享受下一秒。
因为,现在的你,就是你喜欢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