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按照王阳明在《传习录(上卷)•徐爱录》中的解释,真正的“知行合一”是一个很哲学的话题,是指“知”和“行”是同时发生、一体两面的。例如你看到一样美食,垂涎欲滴,这个过程中不是你看到美食(行)后才另外立了一个想吃美食的心(知),而是你看到美食的同时你一直带着想吃美食的心,若无对美食的欲望(知)你也不会对美食有额外的注意(行)。这个解释就有点玄了,类似佛家“解行相应”、“解行一如”。
我一直认为,太玄妙的解释可以作为人生思考的方向,朴实的解释才可作为当下落实的依据。例如惠能大师“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以指导我们慢慢地领悟“无念、无相、无住”的禅宗智慧,但是当下着手修行还是要依神秀大师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王阳明自己也在《传习录》里说到: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我下面要写的必然是“理论与实际”、“计划与实施并举”一类的话题。这类解释当然没有错,而且我一开始也想这么写,但是写了一半觉得实在没有什么新意,多是些陈词滥调式的炒冷饭。王阳明说“知”与“行”本为一,但是世上有“只想不做”和“不想就做”两类人,所以不得已把“知”与“行”分开来讲,以纠正这两类人的问题。如今的职场与阳明先生在世时的世道又不一样了,不但“知行合一”的人难求,而且职场的权责与分工也迫使大家很多时候只能“知行分工”。例如一些大公司在对外采购一些服务时,需求部门、采购部门、法务部门、操作部门完全是四拨人,各不相干。需求部门提出要求,采购部门寻觅供应商,法务部门审核合同,最后由操作部门依据既定的合同与供应商具体对接操作事宜。倘若具体操作时双方发生分歧,操作部门不直接处理,而是由其他相关部门对接处理并修改合同,最后再由操作部门接上。
萧何知道自己可为良相,不可为帝王所以我觉得“知行合一”的思想在职场创业团队中的应用更有新意。有一句古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作为知识分子的秀才有比较丰富的理论和想法,但是正因为知道的太多所以往往思前顾后,找不到一个可以万全的方法。这一点古代的知识分子其实自己也清楚,比如萧何曾是刘邦的上级,但是起事时推举刘邦做领袖,就是这个原因。古代的“创业团队”中往往一把手不是纯粹的读书人,例如西汉刘邦、东汉刘秀、唐李世明、宋赵匡胤、明朱元璋等等都不属于纯正的读书人。这些领袖往往敢于冒险且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而这些领袖的左右手中却往往有一个或若干个纯正的高智商的读书人用于策划和谋略,以及一帮头脑一热就冲锋陷阵不顾后果的武将。人格魅力的领袖(仁)+善于策划分析的军师(智)+勇往直前的武将(勇)=“知行合一”的创业团队。
“知行合一”的团队当代职场创业团队的建立也必须依照团队式的“知行合一”配置人才。团队负责人必须拥有足够的人脉、资源、魅力和意志,这是团队凝聚的前提;团队中总经理助理、副总则由心思缜密的学者型人员担当,这是团队的“知”;团队中另一位副总、业务总监或市场总监则由资深的业务人员、市场人员担任,因为他们可能想的不多,但是执行力、机动性必须是团队中最好的,一切的执行由他负总责,最终形成 “仁”、“智”、“勇”三位一体的“知行合一”的团队。
职场中当我们找不到“知行合一”的个体,那我们就必须实现“知行合一”的团队。通过成员的互补来实现整个团队的“合一”,这就是“知行合一”在职场团队中的新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