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关乎两个问题:作者写作的动力和作者当时的生活状态。
1.作者写《红楼梦》的动力之源是什么呢?
答案是因为作者十分不满意当时已有的文学作品。
他要另辟蹊径,创作一个全新的领域,来更好的表达他想表达的“儿女真情”。
其实,作者已经借文中出场的一僧一道中的僧说了出来。
原文:
那僧道:“历来几个风流人物,不过传其大概以及诗词篇章而已,至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总未记述;再者,大半风月故事,不过偷香窃玉暗约私奔而已,并不曾将儿女真情发泄一二。”
不难看出,作者欲写前人之未写,也就是现在的创新是也!
作者对前人的作品不满意,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不曾记述闺阁中“一饮一食”。
也就是前人把最真实的生活细节给舍弃了,只顾着写“偷香窃玉”、“暗约私奔”等格调不高的“传奇”故事。
要么是仅用“诗词篇章”的形式,大概地描述或者记录了那个时代下的男男女女的事迹。
也就说,当时的文学作品只做到了对女性“传其大概和诗词篇章”的描述,缺乏作者极度想要表达的细节和真实。
第二个原因就是作者很不满前人不曾写出儿女真情,作者嫌弃那些人不够真诚,或者没有能力和勇气用真诚来书写儿女真情。
写出“儿女真情”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我们可以想像一下作者所处的时代,就会理解我为什么会用“极大的勇气”来褒奖作者了。
看来《红楼梦》就是要写前人不曾写过的“一饮一食”和“儿女真情”,因此你要想在这里看“传奇故事”,难免会感觉失望。
而我们很多人早就习惯了看传奇,或者听“传奇”,或者幻想“传奇”。
作者看到了当时文学市场的巨大“蓝海”,并打算自行开拓这片市场,事实证明是成功的。
不知道当时得了多少版税?还是有钱任性免费创作,仅仅为了抒发情怀?
关于“一饮一食”,举一个例子,第四十九回的“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关于“儿女真情”,举两个例子,第三十回的“龄官划蔷痴及局外”和第二十六回的“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当然,作者写的不仅仅是我例举的几例,全文处处都是生活的细节,生动的语言,犹在耳畔,音容笑貌,栩栩如生。
两三百年前的人物,早已作古,幸亏有了作者,用他的生花妙笔,像一家高像素的录像机一样,一字一句,一画一景地给我们永远地刻录了下来。
那个没有相机和视频的年代,唯有靠文字存档。
否则,越来越心灵寂寞和浮躁荒凉的人类,又少了一个可以缅怀历史中曾经和作者同时代生活着的一群“红楼儿女”的渠道。
从这一点看出,《红楼梦》的作者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他的思想的确是超前的,不但能够看出前人作品内容方面存在的巨大的不足,而且自己能够著作一部伟大的作品以弥补缺憾。
很多时候,我们能发现问题,发现不足,却没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而作者却凭借惊人的才华,创作了这么一部作品。
假如没有《红楼梦》,我们又怎样想象清代官僚世家的日常生活呢?
即使你能够想象出其奢靡的生活,你又怎么知道当时的环境存在着这么一群鲜活之躯?
你又怎么知道他们日常吃什么?喝什么?想什么?为什么忧伤?为什么而欢笑?或者吃饱了没事之后,怎样矫情,怎样恋爱?呵呵。
要知道,作者写得这些内容,在当时的环境之下,甚至包括现在的环境之下,都不符合“问世传奇”的规则,这也难怪有些人读不下去了。
因此作者在第一回,也做了解释,为什么要写这些所谓的生活琐事,而没有写当时比较流行的传奇故事。
原文:
石头答道:“……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趣闲文者特多。历来野史,或讪谤君相,或贬人妻女,奸淫凶恶不可胜数;至若佳人才子等书,则又千部共出一套……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
至此,作者已经很明白地讲出,他其对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是很不满意的,都落了俗套,自认为不如他看到的和听说的几个女子的真情故事精彩!
当然,至少在他看来是精彩的。
他要靠着自己的才华和“亲睹亲闻”的素材,用自己的笔墨,写出一部“新奇别致”有别于前人的作品来。
他做到了。
所以,第一回作者给我们反复强调,他为什么写这些人物。
读懂了第一回,就明白这部作品究竟在写谁?写什么内容?为什么这样写?
也就说,这部作品要写的是女子,内容是一饮一食和儿女真情,因为前人的作品中,这些东西几乎是空白。
2.作者写作时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呢?
原著中有没有透露出什么信息呢?
答案是肯定的。
原文:
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风晨月夕,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此时作者过着的已经全然不是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了,但还是“襟怀笔墨”,依旧还是个“文艺中老年”哦。
此前作者的生活状态,我们也只能猜测为“繁华似锦”,因为书中并没有明说。
写书时,作者住的貌似是普通的民宅,做饭用的是“瓦灶”,睡的是“绳床”,用的大多应该也是寻常的家具了吧。
不过,仍然能够感觉出环境还是不错的,“风晨月夕,阶柳庭花”,说明作者显然对其庭院布置也是下了几分功夫的。
台阶上有垂柳,院子里有鲜花,说明作者当时不但衣食无忧,同时也是个注重生活情趣、心态平和之人,即便在普通的环境中也能够自得其乐。
还有其他证据,说明作者的状态。
在第一百二十回,空空道人要“寻个世上清闲无事之人,托他传遍。”但找了一遍发现“不是建功立业之人,即系糊口谋衣之辈,那有闲情……”,显然这两种人都不合适写文传文。
于是继续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物来写出这个故事。
原文:
……直寻到急流津觉迷渡口,草庵中睡着一个人,因想他必是闲人……
作者当时还能够作为“闲人”,显然生活费还是足够的,要不总得出去打个短工搞点生活费吧?呵呵。
即使作者真的家道中落了,但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是过着比普通老百姓有保证的生活。
谁能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情况下还依然能够体会到晨风庭花之美?还有心情用十年的时间来写一部巨著?
谁能在老板的打骂之下,随时面临炒鱿鱼,吃了上顿找不到下顿的情况下还有心情写出风花雪月的故事来?
因此,作者的生活至少还是过得去的,至少也能有口饭吃吧,当然也许还不止如此。
最后,再来谈谈“通灵”之说和书名
故事在开始前,用一个神话故事作为“通灵”之说的来源。
作者在第一回开头说完此书本旨是“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后,接着介绍“此书何来”。
当然,书中所用的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自然是作者杜撰的,目的是引出“通灵”之说,即作为贾宝玉诞生之时口中所衔玉石的来历。
这个故事中,作者通过一僧一道,说出“红尘中荣华富贵”不过是梦一场。
原文:
……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持;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联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
显然这是作者人生有了一番大经历之后的感悟,有些借着宗教思想劝诫世人之意,也是对书中故事结局的自我总结,意指虽然红尘中有着繁华富贵,但最终一切都将烟消云散。
作者带着这种看上去消极的认知,却仍能描写出生动的儿女真情,更属难能可贵,证明作者虽看似已经洞察人世沧桑,却并没有一味消沉避世。
接着又说书名几经更改,曾经“改‘石头记’为‘情僧录’”,又“孙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
由此可知,此书原名并不叫“红楼梦”,当然经过历史的选择,最终定名为《红楼梦》。
关于书名的改变过程,还要靠考证派的学者们去分析了,本文只是阅读过程的一些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