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外企,之后结婚在北京安家。她和老公是同学,两个人在外企干了两年后辞职,开始自己创业。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专为来华的外籍人士提供服务。
外甥女的爷爷很为自己这个孙女骄傲,逢人就夸他的这个孙女有多努力,有多优秀,说他们家多少代人才出来这么一个能读书的。姐姐不喜欢她这样高调炫耀,总和姐夫说劝劝你爸,不要总把孩子挂在嘴上。可是这个当了一辈子工人的小老头,总算在孙女身上找到了扬眉吐气的由头,他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在他那个熟人堆里,还是时不时就夸夸自己的孙女。孙女工作后每次回东北,老头都是一趟趟的往街里跑,想起孙女能爱吃什么就往家买什么,乐得像个孩子,嘴一直都合不拢。
孙女回来看他的表情很平淡,客客气气送上各种精美包装的礼物,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和爷爷说。爷爷才不管这些,他只当是孙女大了有点矜持,依然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往孙女跟前送。孙女要走了,他颠颠地跟到车站。
有一天,老头有点伤感地和儿子说,我八十多岁了,还没去过北京,趁着腿脚还行,你领我去趟北京吧,我要去看看我孙女,看看她在北京怎样生活,住的地方怎么样。
外甥女夫妇经过了创业初期那段艰难时期,渐渐步入正轨,客户在互相介绍中,越来越多,公司也一天天做大。她先是在通州买了一套两居室,后又在呼家楼那带买了一套方便孩子上学的一居室。在天津房价没有飙升之时,还在那里买了投资房。两个人努力打拼,有了雄厚经济实力。姐夫给外甥女打电话,说你爷爷还没去过北京,我带他去转转,再到你那里看看。外甥女平和地和她爸说,好,你们来吧。
姐夫领着老头真的去了。出了北京站,看见外甥女在出站口等着他们,把外甥女的爷爷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这是首都,是北京啊,竟有亲人在这里接他,这是他那帮老熟人谁能有的待遇?
外甥女把她的爷爷和爸爸领到停车场,打开车门让他们上了车。一路上,老头的眼神放光,左瞅瞅右看看,两只眼睛不够用了。外甥女开着车,一路回答着爷爷的各种好奇,很耐心,也很简捷。老头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车稳稳地停住了。外甥女打开车门,请两个人下来,看着眼前这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老老头和小老头有点呆住了,她难道住在这里?
外甥女还是一如既往地平淡,对她爷爷和爸爸说,我在这家酒店给你们订了房,这里比家里舒服。说着,打开后备箱,拿出了两个人的行李,直接向酒店大厅走去。外甥女的爷爷和爸爸跟在她的身后,不再作声。
办好了手续,外甥女告诉他们,早中晚都可以在酒店用餐,你们先好好休息,明天她再过来,领他们出去玩玩。此刻外甥女爷爷的精气神像被大风吹跑了,默默地看着孙女,嗫嚅着想说什么,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
接下来的两天,外甥女带着爷爷去看了天安门,去了恭王府,还要领他去别的地方,爷爷说啥也不去了,他说有点累,想早点回家。姐夫知道老头的心思,但面对这个他都有点不太熟悉的女儿,几次话到嘴边,又都咽了回去。
外甥女的老公很忙,只在一个傍晚来了一趟酒店,也给老头带来很多补品。老头说我身体还行,没有大毛病,你把这些东西拿回去,我用不着,你若回广东老家,拿回去给你家的老人吧。外甥女的老公就说,这是专门孝敬您的。没说上几句话,走了。
外甥女的爷爷在北京只呆了三天就回了东北,回来后出来遛弯儿遇到那些老熟人,再也不提他的孙女了。人们都知道他去了北京,就不住地问这问那,他只说自己老了,看到什么也记不住,要么就装聋作哑,好像没听到别人的问话。他满心欢喜地去了趟北京,却连孙女的家在哪都不知道,想想,还真是有些心寒。
姐夫给我讲的这件事,我听了,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外甥女是我们兄弟姐妹的第一个孩子,小时她在姥姥家也是宠儿,为她煮奶我的左手食指烫伤还留下一块疤。我每次去北京儿子家,在京的同学千方百计地约我见面,可是这个从小被我视为心肝宝贝的外甥女却从来不见影儿,电话都没一个。也不是隔山隔水不方便,她住在呼家楼,我家离她也不远,儿子所在的写字楼就在国贸,更是离她家只隔一站地,如若相见不过几十分钟的事。我始终搞不明白,以前那样亲,后来也是毫无嫌隙,为何现在就视同陌路一般?我也就罢了,对自己的亲爷爷也像对客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