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过年,我最喜欢的项目不是放鞭炮,而是捡鞭炮。
五百响或者一千响的挂鞭是大人才能放的,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五初八这样的日子才会放挂鞭。
我并不喜欢放挂鞭,觉得震得耳朵疼,我总是躲得远远的。尤其是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放挂鞭,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让春晚小品都听不到了。
我们小孩子会有自己的小鞭儿,这种五十响的,数量也有限,放几次就没有了。
堂哥堂弟他们没有鞭炮放了怎么办呢?我们就去捡鞭炮。
放完鞭炮后,各个小区、大院儿的地上都是一片红,清洁工不会立刻上班,我们要抢时间,在清扫之前把战场扫荡一遍。
因为种种原因,几乎每一挂鞭炮在燃放的时候都会有几个或一些不响的,俗语就是“哑火”的,我们会在这一地的大红纸屑中,细细挑拣,积少成多,又能凑出好几挂小鞭儿的量。
有些即便引线已经没有了,但是鞭炮并没有被炸开,掰开之后里面还有火药,我们就把这些火药倒出来,当成引线用,或做成其他形式的呲花。
捡鞭炮是考验眼力的,要蹲在地上,从大片的红纸中,盯到那个没爆掉的鞭炮。这个乐趣,就好像换季时整理衣柜,从许久不用的包包里掏出10块钱,有种从天而降的惊喜。
我捡到鞭炮都是交给堂哥,等搜集足够多,哥哥就带着我们找到背风的角落,搭配一些废旧的瓶瓶罐罐,把鞭炮玩出花样来。现在已经想不起哥哥具体是怎么玩的,只记得我会在旁边傻乐,偶尔也大着胆子试一下。
我们早上吃完饭出去捡鞭炮,走上一大圈捡够量,玩利索之后再回到爷爷家,差不多就要吃下午饭了,出去一玩就是一天,也不需要家长找,累了自动回去找吃的。
即便东北过年期间天寒地冻,刮着西北风,零下十几二十度,我们穿着厚棉衣,带着帽子手套,顶着风疯跑,也不觉得冷。这种不花钱就能在春节期间玩一天的日子,真是爽翻了。
如今放鞭炮在城里已经被禁,过年期间,城里街上没人,也没有鞭炮的“噼啪”声,冷冷清清的。
即便鞭炮不被禁,现在的小孩子也不会再去捡那些哑火的鞭炮来玩。各种玩具、电子游戏、电影、动漫,孩子们呆在家里,可以选择的娱乐活动足够多,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们的快乐。
也许若干年之后,孩子们要想了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只能通过看视频,再也无法亲自体验放鞭炮的乐趣了。
你那里还放鞭炮吗?
让写作成为习惯 日更第100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