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商君书》学习札记每天写500字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十二)——解读《画策第十八》9097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十二)——解读《画策第十八》9097

作者: 健康体验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18:46 被阅读7次

昨天忘了交代,《刑约第十六》亡佚,找不到了,所以直接学了第十七章《赏刑》。

今天我们学习《画策》。

画策,谋划策略,简单理解就是治国之法。

商鞅把前代历史分为昊英之世、黄帝之世、神农之世,三个伟大的时代都取得了非凡的历史成就。所以,法治要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商鞅认为,制天下要先制其民,治民之本在于法治。

本章共有七节,各有侧重。

第一节主要讲时异时移,治理国家也要因时而变。那么历史走到今天,该如何治理呢?

商鞅给出了答案,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也许去刑,虽重刑可也。

就是说啊,用战争消灭战争,即使发动战争也是可行的;用杀戮消除杀戮,即使杀了人也是可行的;用刑罚消灭刑罚,即使加重刑罚也是可行的。

第二节主要讲了制敌先制民,制民靠法治,靠作战,管理军队则要靠连坐制度。

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踵。所以三军将士服从军令,军令就像流水一样,就是战死也不向后退。

第三节讲了环境的重要性,不同的法治环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所以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只处罚不守法的人,而不奖赏守法的人,因此不用刑罚民众也为善啊。

第四节的主要意思,阐述了国家治理的更好或者更乱,皆在于明主、贤人和明法。

第五节讲了法度、法令的力量在治理国家时的重要作用。国家削弱就会奸民当道。

何谓奸民?不作而食,不战而荣,无爵而尊,无禄而富,无官而长,此之谓奸民。

第六节主要讲从国家自身做起,树立自信,方可“其志足”,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七节主要讲,仁义无法治天下,尊重法律,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就能达到善治,也就是说,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十二)——解读《画策第十八》9097

相关文章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十二)——解读《画策第十八》9097

    昨天忘了交代,《刑约第十六》亡佚,找不到了,所以直接学了第十七章《赏刑》。 今天我们学习《画策》。 画策,谋划策略...

  • 商君书18——画策

    第一段首先阐述了时代不同,君王的统治策略也跟着改变; 第二段论述了治理及国家的根本在实行法治。 第三段讲的是明智的...

  • 读《商君书》有感(画策)

    本章主要论证战争,刑罚和杀戮的合理性。商鞅认为人类自远古以来,人口越来越来多,资源越来越少,因而以争夺资源为目的的...

  • 商君书-18-画策

    昔者昊英之世,以代木杀兽,人民少而木兽多,黄帝之世,不麛不卵,官无供备之民,死不得用椁。事不同,皆王者,时异也。神...

  • 商君书

    商君书 严刑峻法治黎庶, 攫取饿殍酿屠苏。 妙计驭民出五策,① 臬圭百代莫予毒。② ①《商君书》驭民五...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七)

    其实,阅读《商君书》这样的经典文章,除了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发展情况,更要结合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分析和把握,这样才...

  • 《商君书》学习札记(九)

    在《去强》一章中,商鞅提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王者刑九赏一个,强国刑七赏三,削国刑五赏五”。 意思是,称王天下的...

  • 《商君书》学习札记(三)

    《商君书》第一篇《更法第一》,记载了以商鞅为代表的改革派和以甘龙、杜挚为代表的守旧派围绕变法与否展开激烈的争论,两...

  • 《商君书》学习札记(十)

    《去强》一章,主要是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商鞅认为去强需要加以刑罚,专心农战,同时,少事商贾也是去强的...

  • 《商君书》学习札记(二)

    《商君书》共26章,分别是更法、垦令、农站、去强、说民、算地、开塞、壹言、错法、战法、立本、兵守、靳令、修权、徕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商君书》学习札记(三十二)——解读《画策第十八》909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nn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