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完素类似的还有喻嘉言,他也不解“奈何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并认为《阴阳应象大论》的“秋伤于湿”有误,提出一个《秋燥论》。对此,清代医家雷丰在《时病论》中解释了“秋伤于湿”大意。其实这涉及六气交司时间的问题。
1.脾不主时
《素问·太阴阳明论》: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zhǎng)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什么是“主时”?
《灵枢·阴阳系日月》:“五行以东方为甲乙木主春。”
《子平渊海·论杂气》:
“且如甲则镇于寅位,阳木之垣,乙专镇于卯,皆司春令,而夺东方之气。
辰为东南之隅,乃春夏交接之界,受气不纯,禀命不一,故名杂气也,丑未戌亦然。”
故主时就是:
东方甲乙、寅卯木主春,
南方丙丁、巳午火主夏,
西方庚辛、申酉金主秋,
北方壬癸、亥子水主冬。
中央戊己土,寄(寄居)治(管理)辰戌丑未月,辰戌丑未是杂气,不得独主于时也。
四土贯穿四时,长养四脏(华盖辅助将星),旺于四时之末。
一岁365日,五行各占73日,土行分配四末,则各占18日。
一岁五行用事图2.土为季夏
《春秋繁露·五行对》:
“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未月),火为夏,木为春。
春主生,夏主长,季夏主养,秋主收,冬主藏。”
《藏气法时论》:“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
王冰注:“长夏,谓六月(未月)也。夏为土母,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
《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王冰注:“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巳午),长在夏中,既长而旺(土旺于未),故云长夏也。”
全元起注:“脾主中央,六月是十二月之中,一年之半,故脾主六月也。”
3.五行理念
根据王冰的注释,长夏的“长”念作zhǎng,是长养的意思。
但我认为“长”是指时间上的延长。季夏(未月)的土气跨越夏秋,连缀孟秋(申月)前十日的戊己土,都属于长夏。使得季夏的气延长,所以叫长夏。
五行就是在四象限之中加入中央象限,归于火金之间(西南角),所以秋天有一部分属于湿土。
主气时位秋分之前是太阴湿土,故秋令伤湿,秋雨绵绵;
秋分之后是阳明燥金,夏季风南移,渐渐退出中国大陆,雨量减少,转为干燥(又作乾燥)。
申月正对着湿气(水生于申),属坤宫,坤即湿土。
戌月正对着燥气(戌为燥土),属乾宫,乾即燥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