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个故事给她听

作者: 曼珠沙桦 | 来源:发表于2022-05-03 11:20 被阅读0次

    一、夜半无人私语时

    1657年,山东省淄川区蒲家庄村龙场,三间破旧的老屋里被大红的喜字、新贴吧的对联、大红的灯笼装扮得喜气洋洋,今天是蒲家公子和刘家女子的大喜之日。只见那十八少年郎玉面含春,美目带情,长身玉立,风度翩翩。新娘子一身大红,头上被一方盖头盖得严实,只能见到窈窕的身姿如弱柳扶风,格外惹人怜爱。

    父亲蒲盘一脸慈爱的看着跪在下面的一对新人,想蒲家也曾是大户人家,只是到了他这里家道中落,家境一日不如一日了,养活三个老婆和孩子们日渐吃力了,松龄是他最喜爱的孩子,从小天资聪颖,如今和好友刘国鼎之女喜结连理,家里却只能分给他三间老屋,好在孩子成器,女方并未嫌弃条件简陋。

    刘国鼎夫妇两人亦是一脸慈爱,起初夫人并不满意蒲家家境,是刘国鼎订下的这桩婚事,他劝夫人说:“你妇道人家,只看得眼前人家境中落,却不知书香门第的渊源,松龄从小天资过人,不会久居人下的。”现在眼见得女婿人长相俊朗,气质过人,自然心生欢喜。

    终于夜深人静,洞房内只有蒲松龄和刘氏,只见刘氏坐在床头头被盖头遮住,一身红衣锦缎显得身姿婀娜,白日酒席上酒劲上来,唐突地一下子掀起了盖头来,刘氏仍低着头,松龄手颤颤地托住她的下巴,轻轻抬了抬,在烛光下,一张绝美艳丽的脸便露了出来,只见她芙蓉如面柳如眉,杏眼含羞樱桃唇,她妙目将眼前男子轻扫,脸色又多了一分红晕。一时春至陋室,两个青春妙人一眼定情,恩爱此时生。

    浓情蜜意之际,耳鬓厮磨,松龄低语:“爱妻,我定会让你当上夫人。”刘氏回以耳语:“有你,已心满意足。”

    二、春风得意马蹄急

    刘氏不仅美貌过人,更是难得的贤惠,农场荒凉,土地贫瘠,她便纺线贴补家用,白天将蒲松龄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他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天刘氏照例在家操持家务,突然觉得一阵心慌,近有一阵马蹄声传来,扔下手中的活计跑出大门,果然一个身影越来越近了,蒲松龄骑着马飞快地直奔家而来,见她已在外迎接,便勒马停下,跳下来,一张脸上喜气洋洋。

    刘氏说:“相公是不是中了?”

    蒲松龄笑道:“中了秀才,县、府、道试均是第一名。”

    刘氏大喜:“那是不是要改口叫蒲秀才了?”

    蒲松龄说:“你我夫妻说什么改口?我当日许你做夫人的,你且等着,终有那一日。”

    一时间三乡五村蒲家公子中秀才之事传遍了,更传说得到了山东学政赞誉,"名藉藉诸生间"。岳父大人更是喜上眉梢,对夫人说:“你看我的眼光不错吧,这小子前程无量的。”

    恭喜的、道贺的人络意不绝地上门,一日傍晚,刘氏见蒲松龄伏案疾书,不一会儿就写成了,边看边笑,忍不住也过来同看,原来是把当日来客讲的一个小故事写了下来,却更加生动形象,兼精练凝重。刘氏拿过来细读书,边看边赞叹:“相公之文才,世上无双。”

    蒲松龄要抢过来,笑说:“这是写着好玩的,不是正经的东西,快让我撕掉。”

    刘氏哪里肯,仔细地收好说:“不成,我很喜欢这个,留着我没事时就读一读。”

    你喜欢这种?

    以前没有读到过这样的文字,虽是第一次读到,却是发自心底的喜欢。相公若是有心,多写写这种给我吧。

    你是要当夫人,还是这样的故事?

    我更喜欢读故事,读相公所写的故事。

    三、自古文章憎命达

    又是一年乡试,蒲松龄自信满满去应试,他所骄傲的不正是祖上传下来的书香门第吗?他所依仗的不正是腹中饱学吗?众人的交口称赞言犹在耳,大家都相信,他金榜题名是迟早的事。

    刘氏在家等待,喜忧参半,喜的是相公有机会一展身手,忧的是他年少轻狂太过气盛,万一挫败定难接受。龙场太荒凉,一个人待着害怕,她干脆回了娘家,在娘家缠着奶奶妈妈讲故事,倒是收集了几个鬼怪神仙的故事。估计着时间蒲公子快要回家了,便提前回到家中,做好吃的喝的等着。

    蒲松龄回来了,整个人失魂落魄的,似乎筋骨被人抽走了一般,全身软软的。刘氏一眼便知这次乡试落榜了,心高气傲的公子被重重地打击了。她不问他,只好吃好喝伺候着他,让他沐浴更衣,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后,他眼里沁出了两颗泪水来,她轻轻擦了去。

    他搂住她,哽咽地说:“我让娘子失望了。”

    她更紧地搂住他说:“有你,我已心满意足。”

    在刘氏的陪伴下,蒲松龄渐渐恢复,又听了刘氏回娘家所听到的鬼怪故事,嬉笑之余写下,刘氏仍万分欢喜,爱不释手。蒲公子说:“我家境贫寒,你跟着我实在委屈,即然你喜欢我写的这些鬼怪神仙故事,我会常常写来送给你。”刘氏大喜,面露红晕,宛如新婚之夜时的娇羞,直引得蒲松龄心醉神迷,就为了刘氏这个神情,也要多多写些故事。

    至于科举,一定还是要考上的,这次不行就下次,读书人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走得通了光宗耀祖,一家享福;或走不通,则一世穷困潦倒,无计可施。杜甫说过“文章憎命达”,他不信,他相信凭着好文章,命运会眷顾他。

    四、山重水复疑无路

    大儿子出生了,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不少的欢乐,蒲松龄深感家庭重负,更加认真的苦读,以期待下一次的乡试中能得中。只是刘氏更加辛苦了,那纺线的声音竟比苦读的人更到夜的深处。为了让她开心,只要有空他就会将古书上的一些小故事改编加工,或者出门时听说的故事但凡有意思的也精心写出来,两人最愉快之时,莫过于一起读他所写的鬼怪故事。

    而乡试竟然是屡屡不中了,那第一次的成功像是除夕的烟花,璀灿过后就悄无声息。虽说刘氏并没有说什么,蒲松龄自己感觉到心慌慌了,这样一直考下去,没有一点收入,家里就靠一点薄田和刘氏的纺织维系着,而孩子是一个一个地来了。

    他开始试着赚钱,30岁的蒲松龄应人之聘,到南方去做幕僚。第一次远离家乡和妻儿,难以适应,不过看到了南方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更亲近地走向了生活。一年后他回到家里,没有带回来多少钱,倒是带回来不少故事。刘氏仍是欣喜的读着,不时发出惊叹声、笑声、叹息声,这个女人只有在这一时刻又像是洞房花烛夜里那个少女,娇羞、忐忑又好奇。

    科举仍是一年一年地进行着,每一次都是落空,他的自信、骄傲一点点被磨去;他在本县找了家做私塾老师,虽然收入微薄,至少可以贴补家用,只是和妻儿分开,各居一地。

    五、何时共剪西窗烛

    “刘氏、刘氏。”门外有人大呼。

    “来了,来了。”刘氏匆匆开门,那人恭敬地递上一封信件,说:“蒲老师知道我回村,请我带信给您。”

    “有劳你了。”

    “举手之劳,何必多礼。”

    刘氏急切地展开信件,原来是《画皮》,看着看着吓得她扔掉手中的信,又马上捡起来,继续读下去。

    这是要吓死我吗?刘氏心中暗暗骂道。

    在分隔两地的日子,刘氏常常收到这样的信,每当这时,几个孩子就可以看到妈妈全神贯注地读着,有时甜蜜地笑,有时忧伤的叹息,有时还皱起了眉头,有时惊得柳眉倒竖。他们知道这是爸爸写的故事,便安心地等妈妈读完,缠着让妈妈读给他们听。有时她很爽快地答应了,有时就说这个不适合他们听。

    每封信他都没有说想她,她知道每一封信都是他在想她。

    六、

    蒲松龄考前回家看望妻儿,在门口看到孩子们在玩耍,小声问:“妈妈在哪里?”孩子高兴地奔向父亲,抢着回答说:“妈妈在写书。”

    写什么书?

    抄爸爸写的信,妈妈说要把它们合成一本书。

    他抱起最小的孩子,推开门,刘氏瘦弱的身影映入眼帘,她正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誉写着他那些故事,他随手写下的,笔迹狂放的,便笺或随便的一张纸上的故事,被她用娟秀小楷认真地抄写着。

    他脸红了,这个他曾许诺要让她做夫人的女人,得到了什么?他真是太没用了。

    感觉到进来的人,刘氏回头惊喜地看到了他,开心地站起来迎接。蒲松龄却是一脸冷漠,他指着那些稿子说:“扔了吧,都是些没有用的东西,换不来一分钱。”

    刘氏惊呼一声,挡在了稿纸的前面,说:“不要,这是无价之宝。”

    蒲松龄苦笑着说:“这一文不值。”

    刘氏坚定地说:“我家也算是书香门第,家里藏书不少,我从小饱读诗书,但是像夫君写得这样好的文章,平生未见。”

    蒲松龄心下一震,刘氏不像是骗他,她当真如此看重这些故事。缓了缓说:“我要去应试了。”

    刘氏心头一紧,目光哀求地说:“我们就在村里安心过日子不好吗?不要再去考试了。”

    蒲松龄问:“你不想做夫人了?”

    刘氏说:“不想,我只想一家人在一起。”

    蒲松龄放下孩子说:“可是我想。”转身走向科举的路。

    七、

    他仍是两手空空地回来了,她仍是在热情地等他。他的所有不甘、失落、烦恼都在她温暖的怀抱里一一融化。他能回报给她的是一个个故事,在那些看故事的时刻,时光倒流,他们又回到十八岁初次洞房相遇的惊艳里,斯人如美玉,遇见方知有。

    他写她整理,到他四十岁时已经有近500个故事,他将其命名为《聊斋志异》,聊斋为他的书房名,志是记述,异是奇异的故事。

    村里人都爱听这些故事,听了也说,口口相传越传越远了,不少说书人都说聊斋,以其吸引人。

    几年后的一个春天,蒲松龄结识大诗人王士祯,以为奇才,并为《聊斋志异》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此时蒲松龄终于在民间和官方两边都得到认可,他确实是天下奇才,不管有没有中得举人。

    八、天人永别相见难

    他已是七旬老翁,一日在友人家相聚饮酒,在醉意朦胧间,他起身独自离开,似乎冥冥中在指引着方向,他自顾自地又蹒跚着在夜色中行走着,满腹的酒气渐渐汇成一股强烈的悲伤,这悲伤自己会发酵,竟然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而欲从喉咙里溢出。

    不,还没有到地方。他知道,脚步自己迈着,一步一步,直到在松林里的一处坟茔前。

    他两腿一软,巨大的悲伤喷薄而出,泪水如泉涌,他哽咽着念出一首诗来:

    野有霜枯草,谷有长流川;

    草枯春复生,川流逝不还。

    朱光如石火,桃杏忽已残;

    登垅见殡宫,丛柏翳新阡。

    欲唤墓中人,班荆诉烦冤;

    百扣无一应,泪下如流泉。

    汝坟即我坟,胡乃着先鞭!

    只此眼前别,沉痛摧心肝。

    这世间最重要的事不是中举,而是有她;这个道理是她走后他才悟道的,他能从19岁考到71岁,没有像范进一样疯掉,全是因为身边有她。

    她仰慕他、包容他、温暖他、鼓励他,世人皆认他为草芥,唯有她视他若珍宝,一生相惜,全情付出。

    失去了她,世界黯然失色。两年后,他跟随着她的脚步离开人间,而聊斋志异却越走越远,走向了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讲个故事给她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zm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