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的家乡是在那遥远的小山村,“龙洞沟”这个名字从我有记忆时刻起,当地的人们就是这么叫的,也可能是当地人们叫的方言。不过对于“龙洞沟”也有一段来历,就是从前据说在那龙洞沟里出现了一条龙,在水的发源地戏水,为了对那水的发源地的敬仰,为她取了这么个名字,“龙洞沟”这个名字因此而来。我和同龄小伙伴一起去逛过那里,总的来说我印象最深的是龙洞沟比较深,怪石林立比较奇,当然里面也很清凉。
去游览龙洞沟的时候差不多快小学毕业了,我快要步入舞勺之年。那是个夏天,我早和同学约好,周末星期六去那里逛逛,他的家离龙洞沟比较近,我就有点远了,可能有五六公里路程,他的话也有一两公里;因此他很乐意的常过来我家,我们一起去往龙洞沟会路过他家,要穿过一条长长的弯曲的森林小径,即便是晴天,一个人走那条路可能有些孤独和害怕;不过也有另外一条路可以走,它更加开阔,视野更加明亮;不过走另一条路就得绕过那片森林,只是路程更远些。我的同学胆子很大,他对我说他一个人走夜路都无所畏惧,他还会画一些符咒,在我眼里他真是个天才。为了赶时间,我们就走森林幽径这条路,经过他家的时候邀请我一起去他家玩耍,像“扇画”、“弹弹珠”之类的,那时对它们的兴趣都已在慢慢变淡,毕竟长大了,现在对这些已完全没了兴趣。没玩多久,我们就带着一只手电筒往龙洞沟的方向出发了。
来到龙洞沟门口,就来了一阵凉风吹来,特别凉爽。龙洞沟外面是哗啦啦的流水声,如瀑布一般,垂流而下,声音几乎盖过了我跟同学说话的声音;龙洞沟后面是山,静静的矗立在那里。我们悠闲的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小不一的小水坑,都已盛满了水。那水十分清幽,借着太阳斜射的阳光能照出清晰的人影,水中有许多小蝌蚪在自由自在的闲游,还有小虾之类的小动物也在水里。它是从高往下在慢慢的流着,还有石壁上浸出的水滴,一声一声的滴下来,打在青石上,清脆悦耳,在里面轻声说话都能听到回声,而且特别清晰。越往里面走越黑,那时我们穿的是短袖,也没带外套,似乎感觉有些冷,不过也还好,基本上能挺住那冰凉的温度。我们一路从下往上走,是一处又一处的有点倾斜的斜坡,那水流如小瀑布一般在青石上缓缓的流,打开手电筒的光,去找那水的发源地,可到了一个地方我们突然停住了,因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洞口,一个大一点,一个小一点,都能容纳一个成年人通过,可以用“初极狭,才通人”来形容它。慢慢的往前移动,仿佛有些许微光,我们随意选择了左边的一个洞口进去,逆流而上感觉走了好长的时间,不过我们走得慢,要小心翼翼的踩在青石边沿走,青石有些许青苔,特别滑,稍不注意就很容易摔跤;我们慢慢的向前一步一步的走去,经过了那洞口,一抬头才发现眼前比较宽广,让人豁然开朗,像一个大会堂似的,要是开会的话基本上可以容纳好几百号人;也有稀稀疏疏的水洼之地,头顶是坚硬的石壁,有阳光从狭小缝隙中射进一些光来,让这比较开阔的地方显得明亮些;还有那些钟乳石因为反光显得更加洁白透亮,长得奇奇怪怪的,大小不一,却又错落有致的在坚硬的石壁上排列;这些钟乳石大部分都是碳酸钙石岩,有的亮晶晶的,有的稍稍暗淡些,它们从洞顶下垂,凝成的形状各有不同,有大有小,颜色各异,还值得观赏一番;它们身子特别光滑,一年四季都有水滴在它们身上不停流淌,滴落在青石上流向远方。我们继续朝前走,听到了一股水流声,朝着水声走进一看原来那就是出水的地方,一直在流,水流不大,但一直从那里冒出来,不知哪里来的力量,源源不断的细水长流,日夜流淌,真佩服大自然的神奇。此时我们冷得有点发抖,不过心里却感到说不出的快乐。另一个洞口我们没去,我和同学想应该和我们这个差不多,加上因为有点冷,就往回走了,再说时间也不早了。
这是我对小时候游览龙洞沟的记忆,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但仿佛就在昨日。那同学之情的纯真,那龙洞沟的洞深、石奇和清凉让我难以忘记!这也让我想起了徐霞客,他肩挑着简单的行李,一路上与长风为伍,与日月为伴,饿了就野果充饥,渴了就用清泉解渴,去那荒凉的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边疆游览名山大川,把大半个中国都走遍,纯粹是为了好奇和喜欢,去看看祖国的壮丽山河。虽然旅途艰辛,但那份快乐是难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