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春已退场。那篇蓄意已久,春之散文却还搁置至今……
春天是充满生机,耕耘播种、撒播希望的季节,我却停滞不前,左顾右盼,似乎失去了动力和方向。
从春寒料峭、春芽萌动的一二月,经过百花盛开、鸟语花香的三月,再到春深似海,满目兼新的四月。
不经意间,美好的春天便在我的恍惚消磨中溜走。
种下的百合长出一个个小小的花蕾,雪蓝花的枝叶已爬的老远,小小的风车茉莉也是花开繁盛,一朵朵淡粉色的花儿开满藤枝,淡淡的花香让人陶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正是有不断耕耘施肥给予养分,花儿才能茁壮成长,才有今日枝繁叶茂花朵盛开的景象。
小小的一台手机便在不知不觉消耗着我们的生活:微信朋友圈、淘宝、腾讯百度、全民K歌、小红书…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点开手机几分钟可以解决的事,却被根据你喜好推荐跳转的精彩牵引牵制,无意识间消耗着我们(时间、精气神,肝血)。
“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原本简简单单的事情却被纷杂的思绪打乱,思前想后,想法纷沓而至。这也是对我们莫大的消耗,正是这些消耗掠夺了我们太多时间和精力。
杂而乱便是浑浊(混沌),有如一塘死水,容易滋长病菌。
彼时只写了一小段的春之散文还留存在草稿里:“草木葱翠,嫩绿嫩绿的,放眼皆是生机盎然的景象。花儿锦簇,五彩缤纷,花香草香混合着和煦的春风拂面而来让人心生愉悦而恬静。
山润泽润泽的,水涨起来了,小鸟雀跃欢唱,蜜蜂蝴蝶流连在花簇间徘徊往返。
小孩仰起红扑扑的小脸,“咯咯咯”笑着蹒跚学步,年轻的妈妈跟在后面,眼里满是柔情和爱意。
植树,踏春,赏花…从寒冷冬天走出来的人们,迫不及待的投入春的怀抱。活动活动筋骨,舒展舒展精神,置身大自然赐予的春的怀抱。
女人们花枝招展的,卸下了厚重的冬装,换上轻薄的花衣裳。风姿绰约,光彩照人,是春天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很久很久之前,记得还是初春的时候,当时应简书的征文要求,仅仅只写了一段就此搁置。转眼,春天已经过去,此时此地,再提笔描绘春天已没有彼时身临其境时的灵感和心境。有感而发,就近叙述描写,才是练笔最佳的时机。
春天的确很美,春光旖旎,万象更新,百花争艳,充满了勃勃生机。
“蒌蒿满地芦芽短”,初春时抽芽吐绿的景象惹人欢喜和向往。
蒙蒙细雨,滋润了春芽。“春芽嫩叶雀舌尖,长嗅深吸透脾鲜”,诗句形象的描绘了春茶的鲜嫩清雅。
把刚采摘回来一箩筐嫩嫩的叶芽倒入米筛,挑拣去掺杂的杂质,再倒入大铁锅中炒制,然后放到大圆簸箕上烘焙。
身穿深蓝粗布袄衣的外婆,穿梭忙碌,外公在旁配合默契,亮着嗓门大声说话,温馨和暖意让人怀念和向往。
春雨绵绵,山上的竹笋势如破竹,长得飞快,有的已撑破土苞,有的还在土里蓄势待发。
三四月份,刚探出一点点黄笋尖的是最白嫩的黄泥笋。用锄头刨开笋边沿的泥土,一下一下,等到整根笋露了出来,铲到根系的时候,对准根部用力一锄,一根完好的笋便挖好了。
黄泥笋嫩白嫩白的,非常鲜美。刚挖回来的黄泥笋去掉笋皮,清理干净,切成一片片,下冷水和上几根排骨用中火慢慢炖,只需放点盐巴。这汤这笋甘甜鲜美,原汁原味,是最纯正地道的鲜笋汤。
春天,也是野菜最多的时节:荠菜、鱼腥草、马兰头、苦益、水芹菜…
凉拌,清炒都不错,特有的香味,爽口清新。喜欢吃野菜,也许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然山野本真的热爱,也许是源于对童年世外桃源般村野生活的怀念。
那满山遍野盛开的杜鹃花红灿灿的,热烈奔放,肆意飞扬。喜欢山杜鹃也是源于孩童时漫山遍野跑的丫头片子的儿时情结吧?
也有紫色白色的杜鹃花静静地在山野绽放,恬静安然。
桃花,梨花,李子花先后绽放,粉嫩的,雪白的,置身花间树下的我仿佛成了花之仙子,唯美而超凡。
春天的河水山泉格外清澈灵动,仿佛是跳跃的音符,为春天演奏着绝美的乐章。
无遗我们是幸福的,感受着春天的千姿百媚,她的勃勃生机。
疫情此起彼伏,持续施虐,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每个民众生命和健康为至上,作为普通国民的我们难到不应感到庆幸吗?
想想国外的战争,那些居无定所、食不果腹忍饥挨饿的难民…我们又是何其幸福幸运?
疫情还是存在,困难也还是不可避免,但是请你别消沉别迷茫,春天终将会如约而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