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来没有在其他地方读到过这样的诗句,“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唯有在李长吉这里,总是一再地愤懑,把牙齿打掉咽下去,单薄的身影离开,只在原地留下血淋淋的足迹。
这是发自内心的倾诉,中落的王室血脉,因为避讳被剥夺科考权利,连外放幕僚都难以实现。李贺越是有惊人的才华,周围的环境就越是绝大的阻碍,让他在二十出头就经历了常人一生的艰难。
痛苦的倾诉,依然高张着宏大的志向。“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干脆爽朗,直抒胸臆,壮怀激烈,丝毫不像是断绝仕途的苦恨琴弦,却换做风雷激荡的铁板铜琶,一去不回。
绵密的倾诉,始终蕴含着执着的信念。“空将笺上两行书,直犯龙颜请恩泽。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唐代的马周一文不名,凭借一封代奏平步青云,诗人万卷读破,又怎能碌碌终老?纵然一时囊锥,也要百世扬名!诗人以古喻今,还有些自我反思的深意,铸成了一声天下白的名句。
哀婉的倾诉,一直饱含着款款的深情。“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秋寒将暮,墙角边的虫儿啼叫着岁月的更迭,唯有自己这些呕心沥血的诗篇,积攒了无数日夜的思考,寄托着家国山河的爱恋,又有谁能够体会呢?
李贺的诗就是倾诉,这倾诉没那么庄重大气,没那么自命清高,更多的是惊心动魄和无限的深思。李白的倾诉是天生我才,鲲鹏于世,兴酣落笔,一笑倾城;李商隐的倾诉是沧海遗尘,巴山夜雨,平生风义,蓬山万重;而李贺则是“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表面写爱,实际写恨,越是爱世界,爱国家,爱人生,就越是恨周围这黑暗的深渊和虚无的寒气。
鲁迅在《墓碣文》中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对于李贺来说,宏大是他的背负,执着是他的道路,深情则是他的烙印,如同鲁迅,在万马齐喑的社会向着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陷入了这个场景,如若不然,九百多年后,黄仲则也不会发出书生百无一用的感叹。
李贺称为“诗鬼”,他的伟大不是内容,更不是形式,而是他在其他人金刚怒目、浩歌狂热的年纪却做到了反思与深沉。因为这样,他能与苏小小共通,能与鲍照共通,能与化碧的苌弘共通……
用曾经把我读哭过的一首诗来总结:“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这世界没有绝对的遭遇和困顿,也没有很多人理解与守护,李贺是一个人,即使踽踽独行,也要勇敢真诚。
网友评论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诗,李商隐的情,李商隐的人生和浸润在那些优美凄绝又傲然独立的经典诗句,是留给后人最至性的心灵毒药,因为这些华章美句,无不在慨叹生而为人的艰拮的同时,依旧对世间万籁抱有独到的审视和别样的升华,因此,读悟李商隐,才更懂盛世繁华之下,几多风华几度愁的孤执清醒,也更理解一个命途多舛的才情诗鬼,如何能留下那么多值得后世玩味的旷古绝句。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从中,我们感受着诗中引喻的幽美传说那些缠绵不绝的相思知古,在如画的意境中品味爱情中最撩人的欲而不得却勾魂摄魄的荡气回肠。又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常被后人引用的诗句,凝聚了诗人几多才情,又道出了诗人多少的悟世知觉。李商隐,绝对是你值得了解和品读的一位诗人,只是,我们很少读到作者这样专业的学习基础上的引申和解读。在简书上,其实除了热门的徐志摩,陆小曼,张爱玲,还有更多更有才华和故事的人物和传奇,有时候,我们需要用一种阳春白雪式的优雅,来点染我们过于庸白的知解,来丰满我们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对世界万物的深刻领会,及至我们对人生的美好的企望。
我十分欣赏作者所述“李贺是一个人,即使踽踽独行,也要勇敢真诚。”,是的,只有甘之生而为人,才能在痛苦的裂变中升华出最美的灵魂反思。真的希望在简书能时常读到这些阳春白雪的良心之作。
千年走马情怀在, 借取诗魂赋美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