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帆齐微课
〈原著〉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为喜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译文〉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车迹;善于言谈的人,没有漏洞。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机关的人,不用闩楗剑却牢不可开;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索,却牢不可解。因此,“圣人”总是去帮助解救别人,在他们眼里没有无用的废人,也没有无用的器物,这就是明智的做法。得道的人是一般人的老师,而一般人是善人的资财;不重视自己的师尊,不爱惜自己的资质,就算是自以为很明智的人,也会变得十分糊涂。这是深妙的道理。
〈赏析〉
初读文字,我们不禁要问:
善于行走的人不留车迹,可是车是用来方便行走的呀?
善于言谈的人没有漏洞,可是常理是言多必失的呀?
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可是筹策可以用来帮助计算呀?
善于机关的人不用闩棒却牢不可开,可是闩捷是加固门户的呀?
善于捆缚的人,不用绳索却牢不可解,可是绳索可以用来捆绑得更紧呀?
大家不要被文字表面所迷惑。我们只要换一种表达:
真正善于行走的人,不是会驾车的,而是利用会驾车的人替自己远行。
真正善于言谈的人,不是能说会道的,而是利用大众的口碑替自己制造有利的舆论。
真正善于计算的人,不是自己在算,而是用懂筹码的人帮助自己算。
真正善于机关的人,不靠闩楗来锁门,而是让人想不到去开启他的“锁”。
真正善于捆缚的人,不靠绳索来捆绑住别人。而是让人诚心依附,不愿离去。
恍然大悟。这,不正是我们说的“无为”吗?
不错!真正做到无为的人,正是“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那样的。
一个“救”字道破真谛,被舍弃的人,自然是被当作“无用”的。因而,“救人”是变“无用”为“有用”的寓意。而“有用与无用”、“废与不废”又总是在不断地“玄之又玄”中相互转换。因此,圣人之“救”不是通过把某人改变成某样的办法来“救”人。也不会用一把标尺来界定某人的“有用”或“无用”,而是通过不同的静态点,使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的作用。
懂得通过选择不同的静态点,而做到人无弃人,物无弃物,老子以“袭明”来作为评价。那么所谓“善人”、“不善人”就不是谁向谁学习、谁以谁为鉴的说法了。“善人”、“不善人”都是财富,都值得尊重。这才是要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