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况
图片来源:网络
母亲生于六十年代,是家中的长女,上有两兄下有两妹。在那个物资缺乏,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母亲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从没有为吃穿愁过。这都得益于我外公读过书,在公社担任采购员,每次都能优先的分到东西。当别人家都在愁没有年货过年的时候,母亲她们姐妹却抱怨又要吃油腻的粉蒸肉。
由于外公的在外工作,兄长的在外求学,家里的家务自然而然的落到了外婆和母亲的身上。在那个疯狂崇尚农业劳动的年代,家务似乎也格外的繁重。那时候我两个姨还小,母亲也才十三四岁,她上要帮外婆干家务,下要照顾妹妹,还要挤出时间来学习。也许是由于小时候的磨练,现在的母亲处理事情的时候迅速,准确而又思虑周全。
受外公的熏陶,母亲爱读书,而且成绩好。而读初中的时候母亲却辍学了,是母亲主动放弃的。母亲对我说那时她们家新盖了房子,而且我两个姨也都在读书,所以家里一点点钱都拿不出来了。为了让自己的妹妹们继续读书,她自己主动提出不读了,留在家里帮外婆干活。这成了母亲最不愿提起的遗憾。
母亲跟父亲的结合有点戏剧性。照常理来说,以母亲的条件,是绝对看不上父亲的。父亲家境不好,兄弟姐妹众多。但父亲是干农活的一把好手,远近闻名。
家务的繁重使我外婆经常抱怨今后嫁人要嫁一个会干活的,不要嫁个会读书的。母亲深受外婆的影响,因此才和我爸走到了一起。但母亲却是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她将自己想读而读不了的遗憾转化成了望子成龙的期待。
从上小学起,母亲就对我严格要求。每天放学后,当别的孩子在疯玩的时候,我却在母亲的监督下认认真真的做作业。小时候不懂母亲的良苦用心,对母亲很有成见。随着自己渐渐的长大,懂的事情多了起来,对母亲的成见转变成了钦佩与尊敬。
母亲似乎早知道有一天我会离开她到外地求学,因此特别重视培养我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初二起母亲就让我住在学校,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一周才回家一次。
母亲从不到学校来看我,即使碰上刮风下雨,母亲也从不到学校给我送把伞或者送件衣服什么的。记得有一次放学回家时大雨倾盆,我忘了带伞,回到家时全身都湿透了。母亲看到我时,竟然没有一点心疼的表示。
吃晚饭时,忿忿不平的我问到母亲怎么想不起给我送个伞什么的,毕竟家里离学校也不远。
母亲回答让我吃惊。她说:你为什么今天早上带把伞去呢?既然你没有带伞,你不会自己去解决这件事吗?你可以和你同学一起共用一把伞,你也可以到学校旁边的小卖部赊一把,第二天将钱拿过去不就行了吗?孩子,遇到问题时要自己想方设法去解决,只要你肯动脑筋,问题总会有解决的办法。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学着自己独立去克服。这样我才放心今后一个人到外地去读书啊!
母亲的话似乎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但当时我只将它当作一个借口。也是从那时候起,我也开始逼着自己独立,也开始习惯母亲的“不近人情”。
过了很久,父亲才偷偷的告诉我:其实,每一次碰到你天气降温,刮风下雨的日子,你妈特别担心你,总是念叨着不知道你吃饱穿暖了没有。
父亲后来说什么我没有听清楚。因为当时我心情很复杂,说不出的高兴与感动。彻底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我跟父亲说你多劝一下妈,就说我能照顾好自己,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会向你们说的,让她不要担心。
高中是在离家很远的县城里读的。一个月回家一次,高中课程紧张,日子平淡而充实。母亲照样不去学校看我,也不过问我学习的情况。她对我很放心,当然这也是对她自己教育方式和成果的一种肯定。
高中让我记得最深刻的是母亲煮的茶叶蛋。记得有一次从学校放假回家,我无意提到同学家里带过去的茶叶蛋很好吃。
晚上我在书房看书的时候,母亲推门而进,手里拿着四个鸡蛋,弹壳灰暗,好像涂了什么东西。我问母亲煮这么多鸡蛋干什么。她说:你不是很想吃茶叶蛋吗?我给你煮的啊。将鸡蛋放在茶叶里面煮,我放了很多茶叶,快趁热吃了吧!
我本打算告诉母亲茶叶蛋并不是将在煮鸡蛋是放些茶叶,而是将鸡蛋放在卤水和调料里面煮,但是话到了嘴边还是咽回去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母亲的尴尬而打破这份完整,淳朴的母爱。我要母亲和我一起吃,但母亲说推却说她已经吃了两个。我在母亲的手里硬塞一个,她拿着鸡蛋,笑得很开心。
我边吃边称赞母亲的茶叶蛋比那个同学的好吃。吃着温热的鸡蛋,看着母亲脸上幸福的微笑,那一瞬间,心里很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