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顺视点]:2019,课堂改革坚挺,教育改革升温!
2019,课堂改革坚挺,教育改革升温!
遵道、守真、传承、接力,整体关联、协同演化、动态平衡,是2019课堂改革的典型特征;2019课改将呈现三元色:科学、理性、校本;以尊重的方式推动以尊重为核心改革。
科学指的是:仅从传统教心学视角,走向借助大数据、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共同支撑的科学系统改革。一方面是”与人脑契合的教与学模式的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指的是已研发、探索、运用的课改模式要用脑科学、神经科学理论来检验、校正。
理性的内涵是: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课改版本的升级换代,实现从课改的发烧友一味唱赞歌,到跟随者望风而动,再到普通教师贴地气的常态化的实战践行。课改是在不断行动、自我、持续纠偏中螺旋式前行。纠偏不是盲目排斥,纠偏不是坐而论道,不是全盘否定,不是退回从前,不是“中庸”。对课改迭代升级持失败论、速成论的群体渐少,持持久轮的群体在增加。
校本特征是:兼容、能级、多元、归一。课改路径有多条:如先改课(课堂模式)再课改(课程设置);也可以先课改再改课;当然也可以课改、改课同步进行;课改,改变文化,文化又助推课改。课改的切入点不仅仅是课堂改革这唯一入口,还可以从学校课程改革、管理改革、文化改革、信息技术融合、教师素养提升等角度切入,再拉长课改链条。不在于选择什么角度切入,不在于课改外在形式,只要达到指向核心素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课改本质、目的皆可。总之,课改路径、方式、切入点不同,但课改目标殊途同归。当然也不能否认当前课改主战场在课堂、所有改革最终皆在课堂中体现这一客观事实。综观当前全国城市与农村中小学课程建设来看,侧重点及工作重心会有所不同:有的仍然关注及解决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问题;有的调整为关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及校本课程研发,重点在学校的校本课程框架体系;有些领跑学校关注的是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来重塑并实施核心素养落地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核心素养为主轴整合后的综合课程体系建设。
民主、平等、安全、尊重、容错是课堂改革的文化因子,改变教与学的顺序、关系、结构、性质、意义,关注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学习模式,信息技术运用,这些属于课改的技术因子,文化因子、技术因子的改革皆属于追求正确的方法。
正确的方法还需要用来做正确的事,即直击学习内容选择、问题设计等学科本质的改革,最终达到课改理想目标。
总之,课堂改革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达到正确目标。
教育改革持续升温:教育方针重述劳动教育,以劳育德,以劳启智,以劳蕴美,以劳增体,五育并举,协同发展。
传统文化进校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语文、历史、思品统编教材使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颁布实施,这些立德树人有效裁体在逐步夯实。
以核心素养校级个性化表述为切入点,各校积极构建与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素养为主轴整合后的综合课程体系。
管评办分离赋予了学校更大自主权,学校办学章程贯彻,是学校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决策机制、沟通方式、人际关系等文化因子得以良性重构。
……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场“修订学业质量标准、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并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全方位改革,正在推动中国教育改革的升级换代。
课堂改革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形成的文化场域又为课堂改革保驾护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