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你见过一位老师为上某个课要特别选一件衣服么?而且是位男老师,而且他还要选件长衫,他说:这样我讲课有感觉,你说你们说,我不穿长衫怎么上课呢?
我们给他了个外号,就是长衫先生,教授我们古代文学史和古典文学作品。大学四年,叫了他四年的长衫先生,毕业时竟忘记他姓什么了。
1.
长衫先生戴着黑框眼镜,右腋下夹着几本书,长衫飘飘的飘进了教室,所有的人都抬头张望,挺拔的身材,还算完美的侧颜,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温润如玉。
“这学期,我们学习这本书,还有我规定的一些作品必须背诵,不准到图书馆借阅简体书看,要读的必须是繁体字,即使是参考书目也必须是繁体字。期中期末考试繁体字答试卷,否则不及格。”长衫先生不苟言笑的,一口气说完上面这段话,然后迅速环视了一下整个教室,速度很快,但你觉得他认真的看见了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同学的眼睛对视了一下。
第一节课,长衫先生没有从课本第一页开始,而是领我们读了《诗经.卫风.淇奥》。他用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领读,第一遍是四个字四个字的读,第二遍是八个字八个字的读。长衫先生读书的声调抑扬顿挫,极富有感情,反衬的我们这些学生们的声音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之前忙着高考,谁还这么认真的读过书,还是读诗呢。
开始觉得好玩,看来长衫先生把我们当成小学生了,以为我们不会背书。还领读,书上的疑难词语都有注音呢,虽然是繁体竖版,看着是不习惯,可以勉强看得懂。
“你们以为自己会读书么?你们以为自己会朗读么?想想自己多久没有大声朗读了?”长衫先生连续三个问号,还是那么一抑扬顿挫的语调在问,语气无比地威严,又很庄重,没人敢回答。
“下周的今天要求每个人都要背诵这首诗。如果有异议,我希望做到诗中所说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尽管去办公室找我,或者课堂上理论,莫不可私底下乱讲,没有君子风范。懂得不?”
长衫先生一甩长衫的衣襟,步入教室中间,来回踱步,巡视了一番,继续说:“从今以后,像个中国人,读点中国书,行不。我的课上,把那些个英语单词,英语阅读的书都放桌底下。一节课能背多少单词?把我要求的作业完成,你尽管背你的英语去。”
那些桌上摆着英语书的同学,赶紧把书塞进书包里。长衫先生再甩衣襟,飘然而去。
2.
长衫先生有很多公开课,《诗三百》,《古诗十九首》,《汉乐府诗》等很多个专题。他的专题课都在公共大课堂里上,大约可坐二百来人,来的晚的就只能坐台阶上了,再来的晚就挤不进来了。
上大课,长衫先生也是不苟言笑,看着不可接近,可读起诗来,极富有感情,有板有眼的朗读着,声音极富有穿透力,在公共阶梯教室里,不用话筒,最后一排依然可以听得清楚。他可以这样讲两个小时,热情洋溢的沉醉在他所描绘的诗情画意里,并慢慢将听者带入其中。
长衫先生上大课,和给我们小班上课是不一样的。上大课他不领读,只是讲解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以及其时代精神,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在我们小课上,他总是领读,不厌其烦的读着,有时候我们读着读着就累了。长衫先生好像从不觉得累,有时候还搞起游戏来。男同学一遍,女同学一遍。男同学集体领读,女同学集体跟读,然后反过来再来一遍。有些诗篇直到他说上一句,我们能不看书的说出下一句,才开始读新的一篇。一般这样读过了之后,不能全文通篇背诵,也是非常熟悉的了,一小段一小段的背诵倒是可以的。
长衫先生说,诗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解的。读多了就懂了,除非你要写论文,或者年代久远的字词不懂,再查询参考资料。重要的诗篇和段落,我们必须繁体字默写。我们交作业,他像批改小学生作业一样的批改,红色笔写在旁边,把繁体字和简体字标注好。发下作业来,要求再默写一遍。
和长衫先生熟络了之后,我们就问:老师,你为什么总是穿长衫呢?长衫先生郑重其事的说:浪漫的文学当然穿浪漫的衣服来讲嘛,你说你们说,不穿长衫我怎么上课呢?我讲不出的。
3.
我们觉得奇怪的是,那些调皮捣蛋,桀骜不驯的男孩子,在长衫先生面前都跟小绵羊似的。这个年纪的男孩很难驯服,不上课的,不喜欢背书的,躲在宿舍打游戏的等。可长衫先生的课基本都来,有时候看那些男孩子摇头晃脑的读那些从来没读过的,很多生僻字的诗,觉得很诧异,长衫先生的魔力还真大。
答案找到了。一日傍晚时分,我们几个女生在操场上散步,听见不远的篮球场上阵阵欢呼,我们寻声而去,原来是中文系师生和物理系师生在比赛篮球呢。篮球场上活跃的身影里就有长衫先生,这次他穿着和长衫一样颜色的运动服,英气逼人,带领班上的几个男生,驰骋在篮球场上。
原来长衫先生能文能武,彻底驯服了班上的男孩子。后来那几个男孩子说,长衫先生和他们做了交换,有空就陪他们打篮球,还是篮球主力呢,但长衫先生要求的作业他们也必须完成,背诵默写一个都不能拉下。
记得上课,长衫先生穿的永远是民国款式的长衫,一件深蓝色,一件米白色,我们越来越喜欢他腋下夹着几本书,另只手撩起衣襟,飘进教室的挺拔身姿,和在我们心中愈加好看的侧颜,俨然一位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幸运的是大一大二长衫先生都带我们的课,在他的引领下,我们读了很多之前都不可能读的书,这些书慢慢的滋养着我们,直至现在,那些诗篇,那些遥远的文字和意境,愈久弥香。
毕业后同学们各自分散,去往不同的城市工作或者读研究生。长衫先生因为文化交流的原因,去往日本的大学教学两年。后来听说他娶了个日本太太,定居了日本,留在日本的大学里继续讲授他的中国文学。只是不知他是否还是身着浪漫儒雅的长衫?
大学那会儿,男子的长衫还很少见。现在中国风的衣服愈来愈多,电视上民国戏也很多,见到很多男明星穿的长衫,风流倜傥,美则美矣,只是少了些我们长衫先生的那份飘逸出尘,挺拔清朗,那是当时校园里最美的身影。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感恩遇见的所有老师。感谢您的阅读,如喜欢请点亮❤,照亮彼此。
文|七徽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 第12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