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天气让人们蜷缩在空调房里一动不想动,进入了“夏眠”状态。一出门马上就进入桑拿汗蒸模式,特别是我这样的体型只要做点小事情更是汗流雨柱整个的“湿身”状态。肥硕的身体已经没有了在伏天里除草打药抗旱浇水的奔波干劲了。养尊处优的环境,大人还是小孩子都蜗居在空调房不愿出来。自然予以的四季轮回冬寒春暖夏热秋爽,可是人们的机体在慢慢逃避自然给予我们的考量。酷热的夏季,能这样安逸的生活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吧!我们长辈们以前想都想不到的,每个人都有满满的幸福感。
这么热的天,吃什么也是问题。冰镇的西瓜和绿豆稀应该是解暑的首选。采摘新鲜的带着露珠西瓜洗净放入冰箱,中午拿出来切成对半。坐在小凳上拿起勺子一勺勺的瓦。有点大快朵颐感觉,过瘾且透心凉!吃剩下的瓜皮也不浪费,削去外皮切成薄片加蒜泥姜末和少许盐腌制,吃的时候挤去水分,伴上辣酱淋麻油蚝油美味即成,口感清脆,满口瓜香。我家做绿豆稀一般是傍晚制作,第二天食用。首先提前浸泡绿豆,柴锅饭菜都烧好以后用瓦罐加热水把浸泡好绿豆在灶台里煨闷到半夜。放在空调间晾凉以后加蜂蜜放入冰箱冰镇第二天食用(老妈一手操作,蜂蜜或糖可以第二天吃的时候放)。冰镇的绿豆稀孩子们最爱的是绿豆的汤水,每次剩下的都是绿豆汤渣。绿豆渣口感比较粗糙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减肥人士的首选(那就不能放糖和蜂蜜了)。
我们这里的暑天,家家户户都喜欢整点老鸭海带汤来解解暑气。鸭,两年龄老齐毛鸭是首选;海带皮,要那种厚厚的海带根最好。砂罐煤球炉小火慢炖,文制到肉化汤纯海带皮烂,满屋飘香。鸭肉煨汤前的处理十分重要,弄不好就非常的腥(毛腥味)。宰杀处理好的整只鸭子一定要把细毛处理干净,然后用细盐擦拭一遍,在用料酒腌制一个小时。锅里烧开水加姜片葱把整只的鸭子浸一下焯水三分钟捞出,受热后鸭皮涨开,放在案板上再次寻找处理鸭子上杂毛然后洗净放入砂罐里,加姜片葱结,上开水闷制(海带皮后放)。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文火熬制最后最好吃的是海带皮,入口即化浸润着鸭肉的清香和海带厚厚的肉感,鸭汤甘甜入心扉,让人欲罢不能啊!
这个时节江鲜应当属于“油筒”了(不知道学名)。这种鱼听鱼船上人说,只有在官洲段水域才有,是深水鱼在江的底层生活。毕业的时候几乎隔三差五能吃上它,并且十分的便宜(一两块钱一斤)。而现在就今非昔比了,前年是十五,去年就四十了,是有市而没有货的,紧俏!今年就更是望尘莫及了,长江禁补鱼船上岸,吃“油筒”就是回忆啰。记得前年买“油筒”还经历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哦!紧邻长江的我们与鱼船上的人都比较熟识,到船上买鱼也是经常的。暑假里江鱼比较紧俏都被安庆的饭店老板垄断了,鱼不外买。鱼船上的鱼一到岸就给老板们一锅端买走了。那天正好弟弟回家也想整点“油筒”尝尝,我两一起起早到江边买鱼。七八条鱼船一上岸,鱼贩们,饭店老板们就各自找各自的鱼船称鱼。我也来到一个熟悉的鱼船上拿鱼(提前打电话的),收货的老板就不高兴了。老弟趁着我和收鱼人争执的空隙买了好几斤。收货的老板也没有法子,都是给钱买鱼,“哪个钱大些啊!”旁边的人都替我讲话,而且我们都是本地人,最后收鱼的老板就焉了。实际上鱼船上主人早已经提前为我拿起了几条“油筒”(而且是大的)放在船上的隔板里,我又买了一份带回家。(备注:鱼船上给我们的价格略高一点,我们买十五,收鱼的好像是十二)
新鲜的“油筒”比较肥实,有些人不甚喜欢吃。而且这种鱼如果烧不好就十分的腥,而且是满厨房满屋的腥味。“油筒”的最好吃法就是红烧。处理干净的“油筒”用陈醋、盐加啤酒腌制十几分钟,备好蒜块姜片蒜要多一点。菜油下锅五成热下鱼,小火慢煎至两面金黄下高度白酒少许,放黄酒老抽和蒜姜开水,水漫过鱼身。大火烧开小火慢炖,期间用锅铲轻轻推动鱼身,防止沉底。慢炖至鱼汤浓稠鱼装盘,汤里再加白糖一勺大火收汁撒葱花均匀淋在“油筒”上美味的江鲜就大功告成。色泽金黄,汤汁淳厚,鱼肉软嫩,唇齿留鲜(关键的是鱼刺较少,孩子吃比较放心)。禁补了,以后生态好了鱼就多了“油筒”肯定也会多起来的。
伏天一般胃口都比较差没有精神,整个擂辣椒伴皮蛋乃是下饭的开胃菜哦!菜园里摘螺丝椒十一二个,准备皮蛋四五个。辣椒去蒂皮蛋去壳待用。平底锅里干煎辣椒,用筷子两面翻动,烤制辣椒两面金黄微糊盛起来。准备一个钵(我用的是不锈钢盆),把烤好的辣椒,剥好的皮蛋放在钵里,加蒜蓉姜末盐胡椒粉豆腐乳两三块,用擀面杖捣至稀烂如泥,装盘加麻油冰镇一个小时开胃菜就做好了(怕辣的可以不用螺丝椒,可以加点糖)。辣椒泥里充满着皮蛋和腐乳以及烟火的特殊混合物的味道,马上就刺激着味蕾着实让人食欲兴奋起来。
这样吃下去……
拷!这样不长肉才怪呢!
网友评论